老話說“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掛滿集”,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就正是柿子大量成熟時!
作為我國一種古老的水果,柿子也被稱為“木本糧食”,曾在我國大量種植,南北方都有它的身影!
有不少村們,還會在自家院子里栽種柿子樹,寓意著“事事如意”!特別是在秋季的時候,看到樹上掛滿柿子,非常的喜慶!很多人看到了,都會忍不住去爬樹采摘!
可是老輩人卻說了“柿子樹上一把刀,棗子樹上一根棍”,可不能隨著采摘!這又是為什么呢,柿子樹上怎么會有一把刀呢?
這話乍聽讓人摸不著頭腦,柿子和棗子都是解饞的好東西,怎么會和“刀”“棍”扯上關(guān)系?其實(shí),這也是古人的一句忠告,即便到今天依然值得一聽!
先來看看前半句“柿子樹上一把刀”。并不是說柿子樹上真的有一把刀,而是用刀來形容柿子樹很危險,尤其是爬樹去采摘,更是危險!
這是因?yàn)?,別看柿子樹很高大,樹齡也長,有的能活上百年,長得更是十分的粗壯!然而,柿子樹的木材卻很脆,如果爬樹去采摘,有些看起來很粗壯的枝干,人踩上去,就容易把樹枝采摘,然后就從樹上掉下來!這不就相當(dāng)于柿子樹上有一把刀,它既把柿子樹的枝條砍斷了,同時這把刀也傷了采摘柿子的人!
在過去,柿子是很重要的一種水果,食物比較短缺,很多人都會爬樹去采摘樹頂?shù)氖磷?,然后就有些人出事,并且這種情況發(fā)生的還比較普遍,輕則摔傷,重則摔死了,因此古人就總結(jié)了這樣一句老話,提醒后人采摘柿子,可不能貪心,更不能忽視一些潛在的危險!
遇到一些太高枝條上的柿子,采摘不到就留著,不要刻意去采摘,小心摔傷,這樣更得不償失!
記得小時候,跟著大人去采摘柿子,小孩子就喜歡爬到好處去,而家里的老人都會叮囑:“慢著點(diǎn),樹上有‘刀’呢!”當(dāng)時也沒在意,直到后來真的采摘樹枝,險些掉落下去了,才明白了老祖宗的忠告!
這話里藏著的,是對家人的牽掛,也是代代相傳的安全提醒。
那么,這后半句說的“柿子樹上一把刀”,又是什么意思呢!
這里說的可不是棗子樹上有棍子,而是去采摘棗子,記得要帶根長棍子!
棗子不像柿子那樣掛在粗壯的枝條上,而是密密麻麻長在細(xì)枝上,一顆一顆摘不僅費(fèi)時間,還容易被棗樹枝條上的刺扎傷。
于是古人就想出了用棍子打棗的辦法!在
民間有句老話“有棗沒棗——打兩桿再說”,就也是說棗子要用棍子去打!
這是因?yàn)?,棗子和柿子不同,它的個頭小,掉落下來也不怕摔壞,就算是摔壞了,也可以把它曬成干的紅棗!
而且關(guān)鍵一點(diǎn),就是這樣能大大提高效率記得我家鄉(xiāng)打棗子,都是先找一根長短合適的細(xì)長木棍,站在樹下輕輕敲打棗樹枝條,熟透的棗子就會“嘩啦啦”掉下來,落在事先鋪好的布或竹筐里,又快又省事。
但這“打棗”也有講究,不是隨便亂打。老人們會選那些表皮發(fā)紅、摸起來有點(diǎn)軟的棗子枝,棍子舉得輕、落得慢,只打結(jié)滿熟棗的枝條,避開還沒成熟的青棗枝;要是枝條太高,就把棍子一頭綁上鉤子,先勾住枝條輕輕晃動,讓熟棗自己掉下來。
這樣既不會傷了果樹,又能把熟棗收干凈,還能讓沒熟的棗子繼續(xù)生長。
過去每到打棗的季節(jié),院子里總能聽到棍子輕敲樹枝的“噠噠”聲,夾雜著孩子們撿棗的笑聲,那是屬于秋日的熱鬧。
老祖宗的“柿子樹上一把刀,棗子樹上一根棍”,這句老話看似簡單,卻藏著古人對自然的觀察和生活的智慧。
特別是前半句,一定要謹(jǐn)記,柿子在好吃,在高處的可不要冒險去采摘,小心“柿子樹上的刀”!
最后再問大家一個問題,就是以前農(nóng)村很多老人采摘柿子,為何都要特意在柿子樹上留下幾個柿子不采摘,你們知道這是啥原因嗎?歡迎大家評論區(qū)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