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路,被你們的車占了!
深夜的岳陽街頭,一位大爺蹣跚在非機動車道上。
刺耳的喇叭聲在身后響起,司機探出頭吼著:“不要命啦!”
大爺費力地指向不遠處的人行道:“我的路,被你們的車占了?!?/strong>
這發(fā)生在湘超“雙陽會”賽后岳陽市體育館外的一幕,道出了無數(shù)行人的心聲。
而自10月20日起,這樣的場景在岳陽街頭或?qū)p少——岳陽市城管局將正式開啟人行道違法停車專項整治行動。
這場“零容忍”行動能否真正讓出生命通道?
這場關(guān)乎每個人出行方式的變革,才剛剛開始。
行走之難:被侵占的生命通道
老張推著輪椅上的父親,在東風廣場的人行道上再次停下——一輛白色轎車橫在盲道正中。
“要不,咱們從馬路上繞吧?”父親輕聲問。老張看著身旁飛馳而過的電動車,鼻子一酸。
同樣感到無助的還有牽著導盲犬的李先生?!澳烫呛苈斆?,知道怎么繞開停在盲道上的車?!钡@段一公里的路,他們要走上四十分鐘。每次被迫走上機動車道,他都能感受到飛馳而過的汽車帶來的風壓。
推著嬰兒車的年輕媽媽、拄著拐杖的老人、踩著滑板車的孩子……當人行道變成停車場,最受傷的永遠是那些最需要保護的人。
“那些說‘就停一會’的人,能不能替我‘就瞎一會’試試?”視力障礙的王師傅的話,刺痛人心。
停車之困:方向盤后的無奈
“我知道不該停在人行道上,但你能告訴我能停哪里嗎?”車主小陳指著身后的老小區(qū),“月薪三千,買不起車位。每天下班就像打仗,搶不到車位就只能停路邊?!?/p>
開網(wǎng)約車的小周剛把車從人行道上挪開。他算了一筆賬:等合法車位要二三十分鐘,停人行道只要五分鐘?!捌脚_扣掉一半,再吃張罰單,這一天就白干了?!?/p>
下午六點后,岳陽很多老舊小區(qū)周邊的人行道上,車輛如雨后春筍般“生長”出來。這不是車主們熱愛違法,而是在現(xiàn)實困境下的無奈選擇。
燒烤攤老板老楊道出更多人的擔憂:“我們這條街,晚上八點后要是都不讓停人行道上,這些車能把機動車道堵死你信不信?”
壓在盲道上的,不只是車輪——
傍晚的南湖大道,李女士推著嬰兒車在車流中穿行?!懊看味家詈粑鸥疫^馬路。最怕下雨天,一手打傘一手推車,還要躲車。”
另一邊,剛下班的趙先生在小區(qū)轉(zhuǎn)了半小時,最終還是把車停上了人行道。“我知道不對,但明天要送孩子上學,不能遲到?!?br/>
每個人,都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執(zhí)法之惑:板子該打向哪邊
“我就停五分鐘”——這句話,執(zhí)法人員小李聽得耳朵快起繭了。
他永遠記得那次教訓:一輛車堵住居民樓唯一通道,樓上老人突發(fā)疾病,救護車死活進不來。等車主慢悠悠回來挪車,已耽誤了黃金十分鐘。
“就五分鐘,能出多大事?”小李搖頭嘆息,“等出事的時候,五分鐘就是一輩子?!?/strong>
另一位執(zhí)法人員接到過最扎心的投訴:“你們管這叫盲道?明明就是‘忙道’,忙著自己找路的意思?!钡怖斫廛囍鞯碾y處:“我們執(zhí)法的,也是普通市民。問題不是罰單能解決的。”
若整治只是罰款、拖車,很可能陷入“違停-整治-回潮-再整治”的循環(huán)。一位前執(zhí)法隊員對筆者坦言:“曾經(jīng)在貼罰單時,一位車主指著我的鼻子罵——‘你們只管罰,怎么不多建點停車場?’” 這個問題,他答不上來。
但若借此機會,推動更多停車資源供給、更科學的區(qū)域停車規(guī)劃,這次整治或?qū)⒊蔀樵狸柍鞘兄卫砩壍钠鯔C。
值得注意的是,岳陽城管部門此前已采取了如“首次違停可免于處罰”等人性化措施。
出路何在:一場關(guān)乎共處的智慧
帶著孫子遛彎的劉大爺說得在理:“就像治病,不能只吃止痛藥,得治本。”
《岳陽市機動車停車條例》實施兩年來的數(shù)據(jù)顯示,城區(qū)已累計規(guī)范整改1200余處違章停車點。但根治違停亂象,需要更多創(chuàng)新思維。
在杭州,他們用“錯時停車”化解難題——沿街商鋪的白天空位,夜間對居民開放。在上海,廢棄地塊化身立體停車場。在重慶,背街小巷施劃夜間臨時車位。
這些經(jīng)驗,岳陽能否借鑒?
周邊的單位停車場能否夜間開放?
閑置土地能否改建成臨時停車場?
背街小巷能否施劃夜間臨時車位?
開小賣部的陳阿姨觀察敏銳:“以前也整治過,風頭一過,該停還是停。關(guān)鍵是能不能一直管下去,還有,能不能給車找個安身之處?!?/strong>
老張在便利店門口貼了張紙條:“請您別在門口停車,給大家留條路?!弊屗馔獾氖?,好幾個熟客看了都說:“理解理解,我們以后注意。”
改變,或許就從這張小紙條開始。
前路:共筑城市交通新秩序
若違停車輛堵塞了消防通道或急救通道,延誤的每一秒鐘,都可能意味著無法挽回的生命財產(chǎn)損失。
10月20日真的要來了。
有人說:“早該管管了,現(xiàn)在的人行道,都快成免費停車場了?!?br/>也有人說:“先把停車位解決了再來罰款吧!”
但或許,我們該問的是:岳陽這座我們共同生活的城市,到底應該是車優(yōu)先,還是人優(yōu)先?
當接送孩子的母親被迫推著嬰兒車走上機動車道;當視障人士的盲杖敲在車門上發(fā)出無助的聲響;當消防車因為通道被堵而延誤救援的每一秒——我們是否還能心安理得地說:“我只是停一會兒”?
這不只是城管和車主的事,這是每一個生活在岳陽的人都要面對的選擇。
畢竟,今天你的車停在別人行走的路上,明天你的家人也可能要在車流中穿行。
這條路,終究是大家的路
這條路到底該留給誰?
答案,取決于我們每一個人
——當你手握方向盤時,是否愿意為陌生的行人多繞幾步;當你走在路上時,愿意對改善中的城市多一份耐心;當你當你執(zhí)掌治理之筆時,是否愿意為供需平衡多搭些橋梁,為長效治理多下些苦功。
老張的輪椅能否安全通行?小陳的車能否有處可停?答案不在城管局的罰單里,而在每個岳陽人日常的選擇里。
這條路,終究是咱們大家的路。而這座城市的路權(quán),從來不該是誰輸誰贏的戰(zhàn)爭,而是如何共處的智慧。
這條路屬于誰?它既屬于每一個行走其上的人,也屬于每一個愿意為他人留出空間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