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年九月,發(fā)生了一件朝野震驚的案子,第七十代衍圣公孔廣棨奉旨入京慶賀乾隆帝萬壽,借著這個機會,他把曲阜知縣孔毓琚給參了。論輩分,孔毓琚還是孔廣棨的曾祖父輩,且又是上一代衍圣公保舉的知縣,孔氏家族內(nèi)訌,讓乾隆一時間難以處理。
孔家是有史以來第一貴族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之后,孔子的地位水漲船高,他的后世子孫被尊為“圣裔”,所謂鐵打的孔家流水的王朝。不管是誰做了皇帝,都不會也不敢虧待老孔家。
孔子的地位在西漢初年就開始抬頭了,漢高祖劉邦繼位后,封孔子的九代嫡孫孔騰為“奉祀君”,盡管這一職務級別不高,也沒有實權(quán),但卻是孔家貴族化、世襲化的開端。
到了北宋至和二年,宋仁宗正式冊封孔子嫡系長孫威“衍圣公”,此后一直到民國初年,衍圣公的爵位傳了八百余年。如果要從西漢算起,曲阜孔家保有爵位的時間則超過2100年。
清代的衍圣公屬于“超品公”,比一等公地位略高,所用的印信尺寸也更大,被稱為“百官之首”。衍圣公到了京師朝覲,按例都站在文官班首,就連紫禁城中只有皇帝才能走的中軸線,衍圣公也是照走不誤。
和其他異姓公爵不同,朝廷對衍圣公爵位的承襲制度有一套十分嚴格的規(guī)定。第一條硬性標準就是,衍圣公必須由嫡長子承襲,這是為了明確大宗與小宗的區(qū)別。
宗法制度是儒家學說中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歷朝歷代的統(tǒng)治基礎,它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統(tǒng)治結(jié)構(gòu)提供了理論依據(jù)。作為孔子圣裔,自然是要遵守這一規(guī)定,表率天下的。
其他異姓爵位控制的則沒有衍圣公嚴格,爵位承襲不一定是嫡長子,只要是嫡出就可以,甚至有些時候還是庶出,全憑皇帝的個人意志行事。但在衍圣公承襲方面,皇帝也做不了主,必須得按章程來。
為了防止小宗覬覦大宗,衍圣公嚴格執(zhí)行嫡長子繼承制,也就是說,如果嫡長子早逝,嫡次子也沒有機會承襲,必須是嫡長子的嫡長子,即嫡長孫繼承。這一點,和當年朱元璋傳位皇太孫朱允炆是一個套路。
有一個案例就很能說明問題。民國八年(1919年)年底,衍圣公孔令貽因病早逝,他的妾王氏當時已經(jīng)懷有身孕,而且也是孔令貽唯一的骨血。
第二年春天,王氏即將臨產(chǎn)。民國政府為了防止孔家貍貓換太子,或是出現(xiàn)其他意外情況,特調(diào)集一個團的北洋軍包圍了孔家,王氏的產(chǎn)房被圍得跟鐵桶一般,除了產(chǎn)婆和幾個照應的侍女,其他人等一律不得靠近。
按說已經(jīng)到了民國,封建時代已經(jīng)畫上了句號,應該不至于如此大動干戈。然而北洋政府依然對衍圣公的承襲制度十分上心,令山東省省長和一名將軍,以及孟、顏、曾三氏的奉祀官,親自坐鎮(zhèn)孔府監(jiān)督,孔府還把血緣最近的十二府長輩全部請來,在產(chǎn)房外靜坐監(jiān)產(chǎn)。
這個嬰兒后來平安降生,他就是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從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衍圣公爵位的承襲制度,以及孔門宗法,始終是受到最高統(tǒng)治者重視的,絲毫不能出現(xiàn)錯亂。
曲阜知縣也是孔家世襲
孔家除了衍圣公之外,其實還有很多世襲官職,比如衍圣公次子世襲翰林院五經(jīng)博士,三子世襲太常寺博士。如果是獨子,可以在近支侄子中選人充任。此外,與孔府相關的書院主管,也授國子監(jiān)學錄職銜,零零總總算下來,朝廷為孔家設立的世襲官職就有30個。
其中曲阜知縣就是地方實權(quán)的官職之一,且還是正六品。按照大清官制,任官必須遵循回避制度,唯獨曲阜知縣是個例外。這一職務,向來由衍圣公推薦,在孔氏子孫中擇優(yōu)擔任。而且,曲阜知縣直接向衍圣公負責,就連山東巡撫也得禮讓三分。
乾隆六年發(fā)生的衍生公彈劾曲阜知縣,而曲阜知縣又揭發(fā)衍圣公劣跡的事件,其實就是孔家內(nèi)部矛盾的體現(xiàn),嚴格地說還是屬于家事。但是乾隆皇帝對此十分重視,讓大學士九卿會議。
最終,朝廷派出刑部右侍郎周學健赴曲阜查案,可是誰都知道這是一件十分棘手的案子,周學健可操作的空間很小,不可能真拿衍圣公說事。
經(jīng)過調(diào)查,周學健采取了折中的辦法,即兩邊都不得罪,而是向乾隆建議取消曲阜知縣世襲的制度。乾隆一時拿不定主意,因為曲阜知縣世襲是慣例,希望能想出一個更好的辦法。
于是朝中就有不少大臣出了主意,建議以衢州孔氏子孫世襲曲阜知縣。那么不禁要問,衢州孔氏又是什么來頭呢?
原來,北宋末年曲阜孔家為了逃避金人,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攜近親族人隨高宗南渡,后定居與衢州,并形成了衢州孔氏家族。
金人取得北方政權(quán)后,為了拉攏人心,就在留守曲阜的孔端友的堂弟任命為衍圣公,而遷居衢州的衍圣公仍被南宋朝廷所認可,如此一來,在同一時期就出現(xiàn)了兩個衍圣公。
到了元朝統(tǒng)一后,朝廷讓孔端友的嫡孫到曲阜承襲衍圣公爵位,但他卻自愿放棄衍圣公爵位,而讓族弟孔治一支代表孔氏嫡系承襲。所以明清兩朝的衍圣公,都是孔治一支,衢州孔氏則趨于平靜。
大臣提出讓衢州孔氏擔任曲阜知縣的建議其實也是可行的,但乾隆最終決定,曲阜知縣仍令衍圣公在孔氏族人中的進士、舉人中挑選。直到乾隆中期,經(jīng)山東巡撫的奏請,才最終廢除了曲阜知縣的世襲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