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潛水前,總聽人說蝠鲼是 “海洋魔鬼”,光聽名字就覺得有點嚇人 —— 直到我第一次在海底見到它,才發(fā)現(xiàn)這 “魔鬼” 居然是個優(yōu)雅到極致的 “紳士”。那巨大的身影從頭頂緩緩掠過,像一片會飛的黑色綢緞,動作輕得連水流都沒怎么驚動,跟 “魔鬼” 的兇悍形象完全不沾邊,反倒讓我看得挪不開眼。
第一次見蝠鲼是在馬爾代夫的蝠鲼清潔站,那片海域以能近距離觀察蝠鲼出名。當(dāng)時我們趴在水面下的沙地上,潛導(dǎo)反復(fù)叮囑 “別突然動”,我心里還有點緊張,畢竟早就聽說蝠鲼的翼展能有好幾米。沒等多久,就聽見潛伴輕輕敲了敲氣
瓶,我抬頭一看,瞬間屏住了呼吸 —— 一條巨大的蝠鲼正從遠(yuǎn)處的海面上往下游,身體像個扁平的菱形,黑色的皮膚在陽光下泛著細(xì)膩的光澤,最顯眼的是它那對巨大的胸鰭,像展開的翅膀,輕輕扇動著,慢悠悠地往清潔站飄來。
等它離得近了,我才看清它的模樣:腦袋前面有兩根短短的 “角”,其實是它的胸鰭演化來的,用來把食物送進嘴里;嘴巴大大的,呈梯形,游動時偶爾會微微張開,濾食水里的浮游生物;眼睛長在身體兩側(cè),小小的,一點都沒有 “魔鬼” 的兇狠勁兒。最讓我驚艷的是它的游動姿勢 —— 胸鰭扇動的幅度特別小,卻能推動巨大的身體平穩(wěn)前進,有時候還會輕輕扭動身體,像跳華爾茲似的轉(zhuǎn)個小圈,連轉(zhuǎn)身都透著股優(yōu)雅,完全沒有大型海洋生物的笨拙感。
潛導(dǎo)后來跟我說,蝠鲼被叫做 “海洋魔鬼”,主要是因為它的外形:巨大的體型、黑色的皮膚,再加上早期漁民夜里看到它的影子,容易聯(lián)想到傳說中的魔鬼,
久而久之就有了這個稱號。可實際上,蝠鲼特別溫順,從來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反而很喜歡在清潔站停留,讓小魚啄食身上的寄生蟲,像個乖乖配合的 “紳士”。有次我看到一條蝠鲼停在清潔站,好幾條小魚在它的皮膚上游動,它居然一動不動,連胸鰭都放慢了扇動速度,生怕驚擾到小魚,那畫面溫馨得讓人忘了它 “魔鬼” 的名號。
后來在印尼的科莫多,我又遇到了一群蝠鲼,這次的場景更震撼。當(dāng)時我們在做夜?jié)?,水下的燈光剛打開沒多久,就看見遠(yuǎn)處有幾個黑色的影子往燈光這邊飄來 —— 居然是三條蝠鲼!它們圍著燈光轉(zhuǎn)圈,巨大的胸鰭在燈光下投出斑駁的影子,像在跳一支緩慢的水下舞蹈。其中一條蝠鲼離我特別近,翼展大概有三米多,我甚至能看清它皮膚下隱約的血管紋路,還有胸鰭邊緣那圈淡淡的白色紋路,像給黑色綢緞鑲了道銀邊。它扇動胸鰭時,我能感覺到身邊的水流輕輕晃動,卻一點都不覺得有壓迫感,反倒覺得特別治愈。
潛導(dǎo)跟我們聊蝠鲼時,說它雖然體型大,卻是個 “挑食” 的主兒,只吃浮游生
物和小型甲殼類,而且壽命能有幾十年,是海洋里的 “長壽紳士”。不過現(xiàn)在蝠鲼的數(shù)量越來越少,主要是因為棲息地被破壞,還有非法捕撈。我聽了心里有點不是滋味,這么優(yōu)雅的生物,要是以后見不到了,該多可惜。
有次我跟潛伴開玩笑,說這 “海洋魔鬼” 要是去參加海底選美,肯定能拿 “優(yōu)雅獎”。潛伴笑著點頭,說誰要是被它的名字嚇到,錯過這么美的畫面,才真的可惜?,F(xiàn)在每次去有蝠鲼的海域潛水,我都盼著能再見到它 —— 不是為了證明它不是 “魔鬼”,而是想再看一眼那片 “會飛的黑色綢緞”,再感受一次那種從頭頂緩緩掠過的優(yōu)雅,那種讓人心靜的美好,是其他海洋生物很難給我的。也正因為見過它的優(yōu)雅,我更覺得要好好保護海洋,讓這 “魔鬼紳士” 能在海里一直優(yōu)雅地游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