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晚報微信公眾號
層林盡染,北京迎來登山賞秋高峰。10月17日,房山一處野山發(fā)生驚險一幕,因雨后山路濕滑,一名登山愛好者不慎從10米高的山坡滑墜,萬幸被樹木攔住,但身體多處受傷。房山藍天救援隊緊急救援,安全將傷者抬下山送醫(yī)。
17日上午10時40分,房山藍天救援隊隊長陳海軍接到一通求助電話,對方是一支10人的登山隊伍,在攀爬一處野山賞秋時,其中一位60歲阿姨從10米高的山坡滑墜,身體受傷,失去行動能力。隊伍中有人先行下山,另有幾人留守在傷者身邊,等待救援人員到來。
接到求助后,房山藍天救援隊立刻啟動救援程序,恰好在附近拉練的山野救援組組長陳文明第一時間抵達現(xiàn)場。經(jīng)了解,滑墜者幸運地被半山腰的樹木攔住,未造成更嚴重后果,但腰部、腳踝受傷,身體多處擦傷,且無法動彈。
“別著急,其他隊員一會兒就到!”陳文明先安撫傷者情緒,同時反復(fù)叮囑其保持靜止,避免因移動加重傷情,隨后下山接應(yīng)攜帶裝備的隊員。
很快,隊員們背著擔架和救援裝備趕來,為防止傷者二次受傷,大家先對其受傷部位做簡易防護,再小心翼翼地將其固定在擔架上。
抬著傷者下山是對隊員體力與配合的極限考驗——因為是野山,沿途都是溝壑與亂石,根本沒有現(xiàn)成的道路,又因為剛剛下過雨,濕滑的地面讓每一步都充滿挑戰(zhàn),隊員們?nèi)缏谋”8P(guān)鍵的是,傷者腰部受傷,必須時刻保持擔架平穩(wěn),傷者因疼痛發(fā)出的呻吟聲,牽動著每位隊員的心,大家心里著急,也只能慢慢走。
最終,隊員們克服重重阻礙,成功將傷者安全抬下山,送上120急救車,由醫(yī)護人員接手,隊員們這才放心回撤。
房山藍天救援隊在此提醒:秋季登山雖能欣賞美景,但務(wù)必提前關(guān)注天氣與路況,避開雨后濕滑路段;野山探險風險極高,非成熟路線切勿貿(mào)然前往,安全永遠是探索自然的第一前提。
北京晚報 記者 張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