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包青天》“崔明沖”是一個復雜又充滿矛盾的角色,時隔劇播25年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依然能看到他的討論帖,堪稱所有案件單元中人氣最高的角色。
他是天下讀書人的榜樣,科舉狀元,滿腹才學,品行高潔,低調謙遜,平等待人。
他心系天下,有匡扶天下之志,豁達正義,事事以朝綱為重,身居高位,不涉黨爭,是龐太師和八賢王這對死對頭同時欣賞的人才。
相貌周正,儀表堂堂。
從外形到品行再到執(zhí)政能力優(yōu)秀到幾乎是一個完美的人。然而殊不知他心狠手辣,手上沾染3條人命,還試圖將罪名嫁禍他人,識破他真面目的公孫策也慘遭毒手,幸好有主角光環(huán)才保住了性命。
正是因為反差過大,所以當包拯抽絲剝繭揭開真相指證他是真兇時,觀眾才和八賢王的反應一樣,震驚、不可置信、扼腕嘆息。
小時候看這個案件為崔明沖感到惋惜和遺憾,有些意難平,時隔多年重溫又有了不同的看法。
崔明沖固然是一個好官,品行有好的一面,但更有兇狠的一面,甚至可以說是本劇所有案件真兇里最壞的一個。
其他人的犯罪動機要么是迫于無奈,要么是復仇,沈良是潛伏在大宋的遼國人,肩負國家使命,戒賢是為了維護住持和相國寺的名聲,卓云、戚老爹和丫頭、蒙放常雨兄妹是為了復仇,沒有一個人是出于個人利益,而崔明沖完全是出于私欲——壯志未酬,不能就此下野。
理由再怎么偉光正,都不是殺人的借口。崔明沖正人君子的表面下隱藏著腹黑陰暗的一面。
先來回顧一下劇情。
包拯公孫策一行人進京參加科考,考試的過程中并不順利,先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光了考生的答卷,接著又有兩位考生阮文浩和向天問以及客棧店小二周八斤遇害,從而牽扯出“千鯉湖女鬼案”,認為是女鬼所為。
不過經(jīng)過包拯一行人的一番查證,根本不可能是鬼魂殺人,所有的證據(jù)都指向了考生賽中原,然而在賽中原即將被問斬之時出現(xiàn)關鍵轉折,包拯找出了真正的兇手,正是本屆考官崔明沖。
崔明沖供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還得從表妹云霜說起。
崔明沖家境貧寒,連上京趕考的錢都拿不出,姨母變賣了產(chǎn)業(yè)支持他。他以為姨母此舉是希望他光宗耀祖,殊不知這是云霜的一番心意,是把終身大事托付于他。礙于女孩子的矜持,云霜沒有直接表明心意,她以為崔明沖應該知道,但崔明沖其實并不知道。
后來崔明沖高中的消息傳回家鄉(xiāng),云霜以為守得云開見月明于是就來到了京城找他。到了京城她卻得知了一個令人心碎的消息,崔明沖已經(jīng)娶妻。
原來高中后的崔明沖在謝師宴上與龐太師的女兒龐惜燕一見鐘情,崔明沖做了龐太師的乘龍快婿。
云霜沒有臉再回到家鄉(xiāng),便流落京城成為一名歌姬,名聲轟動京城,達官顯貴排著隊見她。
云霜的境地令崔明沖愧疚萬分就想給她一個名分,但是云霜是個性情中人,覺得崔明沖對她不是愛情所以拒絕了。云霜最后跟崔明沖提了一個要求:他撫琴,她跳舞。
舞還沒跳完云霜就倒下湖里,原來在赴約之前她已經(jīng)服用了毒藥,毒藥引來湖中的魚圍繞在她身邊幾日不散,流傳成為了凄美的愛情故事。
云霜的自盡一來是覺得失去愛情生活沒有了念想,二來是不想拖累崔明沖,擔心他們的關系成為崔明仕途的隱患。這個秘密就藏在湖邊的石碑上。
他們在千鯉湖相會及云霜跳湖的這一幕剛好被阮文浩、向天問和周八斤看到,不過當時他們并沒有認出那是崔明沖,直到崔明沖三年后擔任科考考官他們才認出來。而后他們三人拿此事要挾崔明沖被崔明沖反殺。
真相被揭開后八賢王斥責崔明沖此舉是眷戀權位,崔明沖辯解自己視名利為糞土,只是朝中多事,不能就此下野。
在崔明沖的自述中,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逼不得已,他想繼續(xù)為朝廷效力,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但人言可畏,阮文浩三人的威脅逼得他不得不痛下殺手。
小時候看這段只覺得崔明沖非常地可惜,造化弄人,明明可以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奈何偏偏選擇了一條不歸路,朝廷失去了一個好官。
然而現(xiàn)在再看就會發(fā)現(xiàn)崔明沖的很多說法都站不住腳。
崔明沖說不知道云霜對他的心意,但他可是滿腹經(jīng)綸的狀元。解決考生之間的沖突,安撫耍脾氣的飛燕,都能看出來他很懂人情世故,更不用說在龐太師和八賢王兩個政見敵對陣營之間游刃有余,足以證明他善權謀通曉人性,就這么一個智商、情商都超群的人怎么會看不出來云霜對他的愛慕之情,不懂姨母變賣產(chǎn)業(yè)籌錢給他上京趕考之意呢?
云霜跳湖自盡后崔明沖居然都不幫她收尸,讓她的尸體在湖里漂了好幾天,他殺害了阮文浩三人后還引導是云霜的鬼魂所為,這哪里看得出來他對云霜愧疚了?惜燕還說他重情重義……
且不說他和云霜完全沒有男女私情,就算是有而且還被阮文浩他們添油加醋地宣揚,頂多只是一樁艷聞軼事,他的岳父龐太師民間也到處流傳著《龐太師與我娘親的二三事》,龐太師理都不理,一段緋聞而已影響了點名聲,但是傷不到根本。
阮文浩他們無憑無據(jù),石碑上的詩也當不了證據(jù),完全可以把它當成是過度解讀,打死不認就行了。而且別忘了,崔明沖是朝廷命官,岳父龐太師權傾朝野位列三臺,阮文浩三人對他根本構不成威脅,崔明沖沒有必要因為一段毫無證據(jù)的緋聞殺人。
若是真的擔心這件事影響了名聲,他解決不了完全可以向龐太師或者八賢王求助,對他倆來說這都算不上事,輕松就能擺平,沒有必要冒那么大的風險。這就是崔明沖悲劇的來源,不愿意別人看到自己不光彩的一面,也太自信能把事情處理好。
這些經(jīng)不起推敲的邏輯bug引發(fā)了觀眾的另一層解讀,認為崔明沖根本不像他自述中那樣的,事實上他就是很腹黑的人。
或許他正如包拯推理的那樣是個為了前途拋棄云霜的負心漢,作案過程又剛好被阮文浩他們看到了,所以才殺人滅口。
反正牽扯到的人全都死了,死無對證他怎么說都可以。
他口口聲聲說不在乎名聲,可是最初作案動機就是名聲的問題,甚至到死都還在維護它,他說的壯志未酬不能下野也更像是在美化自己。本質上他就是個壞人,為了一己私欲,殺人不眨眼。
不過也有人覺得這恰恰體現(xiàn)了崔明沖是血肉豐滿的人,又真實又擰巴又矛盾,展現(xiàn)了人性的復雜。
自尊又自負。出身貧苦的他花了比別人更多的心血才走到了今天,他不允許自己的人生存在一絲的隱患,對別人來說或許這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對他來說卻是能毀掉他幾十年努力的大問題。
他是個心懷天下的好官,愛惜人才,但是受到威脅也會心狠手辣,毫不遲疑地解決掉威脅他的人。
總而言之,這個案子留白太多,存在諸多邏輯bug,在人物塑造上存在矛盾之處,但不影響崔明沖是個很有魅力的角色。
除了人設外,演員張冰本人的外形也給這個角色加了分,他的儀容儀態(tài)和氣質真的很像古時候世家公子的形象。
斯文入骨,溫潤如玉,風度翩翩。
就算是淪為階下囚,頭發(fā)散亂,依然貌美,還多了一份讓人看了就心生憐惜的破碎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