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jié),成都迎來一年一度的銀杏季。道路兩旁的銀杏葉隨風搖曳,為城市勾勒出浪漫的秋日畫卷。伴隨著銀杏葉由綠轉黃,飽滿的銀杏果也紛紛“果熟蒂落”,這一景象不僅吸引了市民打卡拍照,更掀起了一股“撿銀杏果”的熱潮。
銀杏果俗稱生白果,白果有斂肺氣、定喘嗽等功用。記者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看到,不少成都市民已加入“撿果大軍”。10月18日,紅星新聞記者在成都街頭走訪發(fā)現(xiàn),在綠化帶的銀杏樹下,有市民彎腰搜尋掉落的銀杏果?!斑@幾天果子比之前少了,前幾天我一次就撿了滿滿一袋子?!痹邶埲A區(qū)某街道,一位正在撿拾銀杏果的老人告訴記者,“每年秋天我都會撿些回去煮著吃?!?/p>
▲網(wǎng)友發(fā)布的“撿到的白果”
不過,在“撿果熱”背后,也有不少市民提出擔憂:“街邊撿的銀杏果,和藥店、市場賣的到底有沒有區(qū)別?直接吃會不會對身體有害?”
針對這一疑問,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綠化處工作人員表示,建議市民不要撿拾街邊的銀杏果、葉,要前往市場進行采購。
該工作人員解釋,銀杏葉、銀杏果若要食用,必須符合嚴格的可食用標準。但城市道路旁的銀杏樹屬于景觀綠化樹木,其核心作用是美化環(huán)境、提升生態(tài)景觀價值,而非作為“食用作物”培育。為保障樹木健康生長、防治病蟲害,綠化部門會定期對銀杏樹使用農藥,“市民撿拾的銀杏果和葉子,很可能殘留近期噴灑的農藥?!?/p>
除此之外,土壤環(huán)境也是隱患。該工作人員表示,綠化樹木種植在城市建設用地上,土壤可能受到擾動,且綠化部門在種植綠化樹木時,并不會對土壤進行“可食用標準檢測”?!爸参锷L過程中會通過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物質,如果土壤里的某些微量元素超標,銀杏果、銀杏葉的相關指標也可能超出食用安全范圍?!痹摴ぷ魅藛T強調,“市場上在售的食用銀杏果,產自符合標準的農業(yè)用地,從種植到銷售都有嚴格的質量安全把控,與路邊的綠化樹木果實不同?!?/p>
“每年秋季,都會有大量市民撿拾路邊銀杏果,也有很多人向我們咨詢能否食用,我們的回復始終是不建議撿拾,如需食用,務必前往正規(guī)市場采購?!痹摴ぷ魅藛T說。
記者了解到,即便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的銀杏果,也需注意食用安全。銀杏果雖有藥用價值,但含有微量毒性,若過量食用,或未經(jīng)過正確處理,可能引發(fā)嘔吐、腹瀉、抽搐等中毒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呼吸困難。因此,市民在食用銀杏果時,必須嚴格控制用量,并掌握科學的食用方法。
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
編輯 鄧旆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