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前,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四部委 “悄悄” 發(fā)了新政。
“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對純電動乘用車實施出口許可證管理?!?/p>
這話聽起來挺官方,在輿論場上也沒啥水花,但其實話少事大。
咱翻譯翻譯:以后純電新車想光明正大地出海,可不能隨便找個貿易公司,要拿到車企的授權才行。
之前那些大量出口的 “零公里二手車” ,估計要逐漸收緊了。
脖子哥翻閱了具體的海關編碼,這次新增了具有識別代碼的純電車 (編碼:87038010.90) 這一類目,與原來二手純電車(編碼:87038010.10)并不一樣。
但結合之前商務部召集行業(yè)機構與車企開閉門會,以及隱隱約約 “新車登記后 3-6 個月禁止轉二手” 的流言,毫無疑問,有關部門正逐步規(guī)范電車出海,遏制亂象。
隨著近年來中國車企自己造船出海,相信這種通過新車轉二手車來出海的方式也會越來越少。
我覺得這是大好事。
咱們先來看看前兩年出海都是咋回事。
從 2021 年的 200 萬輛,一路狂飆,到 2024 年直接干到了 500 多萬輛,硬生生把日本拽下馬,成了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車貢獻了五分之一,可謂功不可沒。
但在 “大航海時代” 的狂歡下,零公里二手車出口的生意也借此野蠻生長。
汽車出海一般有兩條路徑,一是正常的整車出口。另一條路子就是“平行進口”,說白了,就是海外代購。
平行進口由于是自行購買,所以他們會買一些國外相對便宜,或者是稀缺的車型回國來倒賣,像赫赫有名的豐田蘭德酷路澤、奔馳大 G,都是平行進口車的扛把子。
而隨著我們中國汽車崛起,部分國內車商看準了中國新能源的性價比,開始反過來往外倒騰。
以最常走的中亞為例,車子先到新疆的霍爾果斯口岸,以二手車手續(xù)規(guī)避新車出口認證,運到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又因為中亞各國組成了歐亞經(jīng)濟聯(lián)盟,所以就可以免關稅賣到俄羅斯去,甚至是更遠的東歐。
一開始,由于中國新能源車斷層式的產(chǎn)品力,壓根不愁賣。
重慶環(huán)宇汽車的市場部總監(jiān) William Ng 表示,2022-2023 年的時候,他們花 4 萬人民幣在中國收一臺電車,賣到中東能賺 1 萬。
熱門的車型則更加離譜,當初 40 多萬人民幣的理想 L9,在俄羅斯可是能賣到 1100 萬盧布(折合人民幣 90 多萬)。
現(xiàn)在帶改裝的25款理想L9仍要 8、9 百萬盧布。
說實話,這一開始并不是啥壞事,甚至是雙贏、三贏。
眾所周知,俄烏沖突之后,中國車迅速占據(jù)外國車企讓出來的市場,幾乎給俄羅斯包圓了。2023 年,中國汽車在俄羅斯本土占了 55% 的銷量,24 年直接超過 60%。
就算不談俄羅斯這特殊情況,中國汽車的性價比仍然讓中亞哥們直呼便宜。在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一臺丐版凱美瑞是 2000 萬堅戈,而極氪 001 則不到這個價格。。。
對于中國車企來說,這種國際車商對車型的需求量大,也能幫 4S 店去去庫存。
在成都從事二手車出口生意的 XC 向脖子哥表示,隨著國內價格戰(zhàn)打得越來越厲害,他們甚至不用從 4S 店收資源車,直接找車企都行。
但是,當越來越多人都想來撈一筆的時候,咱們國內車企在打價格戰(zhàn),車商自己也在國外互相卷了。
你一臺車賺 1 萬?那我賺 5000 就好了嘛,把你擠出去再說。
可汽車銷售本身就很吃流動性,你降我也降逐漸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最后單車賺 1000、500 的都有。
在國內同行激烈的競爭下,外國人也不傻,逐漸摸清你的車價、清關、物流等成本,這樣車商甚至被逼的連國內退稅的錢都得讓一部分出來(我國出口商品可退13%增值稅)。
而且這種近乎無底線的低價競爭,受傷的不僅是車商,對于車企以及中國的汽車行業(yè)來說,都是百害無一利。
最明顯的就是擾亂了汽車的價格體系。
在哈薩克斯坦,一輛宋 PLUS DM-i 比亞迪官方賣 1778 萬(折合人民幣 23.5 萬),而當?shù)氐牧愎锒周囍恍枰?1000 萬(折合人民幣 14 萬)出頭。這樣的差價,買誰大伙都懂的。
可官方賣那么貴可真不是覺得外國人人傻錢多,而是汽車出海的成本比我們想象的要高。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車企一般會對出口的車輛進行適應性的調校。
就比如被 Top Gear 火燒水泡還能開的一代神車 Hilux,上至中東土豪,下至黑哥們都在用的原因就是針對性的開發(fā)。
在非洲,黑哥們的汽油品質低,豐田改良了燃油噴射系統(tǒng)來適應它;面對中東的日常高溫,Hilux 的空調能在 3 分鐘內將溫度從 50℃ 降至 25℃;至于全是爛路、強調實用性的東南亞,Hilux 也有專門的升高懸掛版本和縮短轉彎半徑的商用卡車版。
這些出口車輛的本土化,車企又要做當?shù)厥袌稣{研,甚至還得在當?shù)亟▽iT的研發(fā)基地,成本唰得一下就上去了。
而車商們只是單純把國內車輛賣出去,又基本不需要承擔售后,成本當然低。
可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萬一出現(xiàn)大批量本土適應性的問題,導致重現(xiàn)中國摩托企業(yè)敗走東南亞的情況,那可真的得不償失。
更重要的是,中國車出海得尊重當?shù)氐姆珊拖M者權益,這同樣也是成本。
就拿新能源車最在意的維修來說。在歐美這些相對成熟的汽車市場,他們第三方的維修廠是可以訂閱車企的維修方法和診斷工具的,大家都知道修車原理,沒有信息差那就純看手藝。
這樣既讓汽車售后市場實現(xiàn)公平競爭,也保障了消費者自行選擇維修店的權利。
所以我們進軍歐美市場,這塊就不能像國內那樣將維修與 4S 綁定,整個盈利模式都跟國內不一樣。
中國車企在澳大利亞汽車服務和維修管理局的網(wǎng)站上披露維修信息。
還有老生常談的各種出口驗證,整車驗證 (WVTA)、安全環(huán)保認證(E/e-mark)、網(wǎng)絡安全認證(CSMS)、電池護照。。。。。。
這些東西做二手車出口生意的車商基本都沒法弄,現(xiàn)在他們出口中東、中亞,也就是抓住了當?shù)氐南嚓P法律尚未健全的空子,用二手車手續(xù)規(guī)避這些正常的新車驗證,一旦政策開始收緊,以后能不能繼續(xù)做都很難說。
這不,今年中亞各國已經(jīng)開始有動作了。
去年烏茲別克斯坦總統(tǒng)直接訪華找比亞迪去建廠,今年也找來了理想,成為理想出海第一站。
俄羅斯更絕,去年 10 月提高了 70%-85% 的回收費,并說明每年都會上漲 10%-20%。到今年,先是取消關稅同盟國(EAEU)的回收費豁免,堵住進口車商從中亞報關再免稅運入俄羅斯的漏洞。
然后再把回收費的計算方式從單純的看發(fā)動機排量和年份,增加一個汽車功率的參數(shù),進一步增收新能源車的稅費?,F(xiàn)在一臺中國汽車出口到俄羅斯,光這回收費就得交 6 萬塊人民幣。
而俄羅斯的本土車企,或者是在俄羅斯建廠的車企,則有相關的補貼與退稅機制。。。
人家這些操作,明顯就是先讓你二手車進來培育市場,然后再引導正規(guī)車企進來,最后再在當?shù)亟◤S,帶動供應鏈,拉拉就業(yè),有錢一起賺。
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里,中國汽車出海最終會以車企為主導。
現(xiàn)在再回頭看四部委的通知,那一切都很清晰了。
當年我們以市場換技術,請外資車企進來,現(xiàn)在輪到我們走出去,希望別落下什么 “脆皮” “斷A柱” 的軼事了。
撰文:浩森
編輯:脖子右擰 & 面線糊君
美編:煥妍
圖片、資料來源:
央視財經(jīng)
小鵬汽車
Top Gear
豪車沒人買了?平行進口也快涼了!—— 逗斗車
https://aasra.com.au
https://byd-auto.kz/ru/about/
https://auto.ru
https://kolesa.kz/car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