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龍頭選戰(zhàn)結果揭曉,前藍委鄭麗文從下午4點開票后一路領先,而郝龍斌這次是第三度角逐藍魁,仍未能勝出,再嘗悲情紀錄。郝龍斌雖獲藍營內部各派力挺,不過動員不敵支持鄭麗文的自主派,加上力挺郝龍斌的戰(zhàn)斗藍趙少康,控鄭麗文發(fā)動網軍介入選戰(zhàn),卻沒拿出證據(jù),成了壓垮郝龍斌選況的最后一根稻草。
郝龍斌2017年就曾角逐過藍魁,不過當時獲4萬多票、16%支持率,落居第三,不只輸給吳敦義,還低于洪秀柱。2020年藍魁補位戰(zhàn),郝龍斌再度出來選,與江啟臣正面對決,但得數(shù)不到3萬,不增反減,支持率31%,再度落敗。
這次藍營選戰(zhàn),郝龍斌在深度考慮之后才決定選,起步已經落后鄭麗文。雖然不少縣市大家長、議事機構龍頭與藍委力挺,加上趙少康的基本盤,一度相當被看好勝出。不過趙少康頻對郝龍斌下指導棋,讓人擔憂趙少康未來恐成郝背后的實際指揮者,加上趙少康開始對鄭麗文發(fā)動抹黑戰(zhàn),也導致反效果,尤其是控外部力量有加入此次選戰(zhàn),更讓人傻眼。
趙少康出奇招,但卻被藍營內部批評是在學綠營大負面選戰(zhàn),且綠營反而因此撿到寶,狂酸趙少康終于到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用火」,在藍營內外都不討好的狀況下,后來趙少康干脆減少出面,避免再激化選況,催出反郝票,不過為時已晚。郝龍斌因趙少康而出面選,卻也因趙少康敗北,相當諷刺。
至于所謂的各派支持,選戰(zhàn)結果卻顯示,即使在郝龍斌的大本營臺北市,支持率不到4成,郝龍斌選得也不理想,無法彌補在其他縣市落后的得數(shù),輸?shù)貌⒉辉┩鳌K{營人士直言,藍營在野多年,已不像過去有龐大實力,各派早就沒什么動員能力,這樣的選戰(zhàn)結果,并不意外,派別就只是空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