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古鎮(zhèn)不是景區(qū),是生活本身。
不是每一座古鎮(zhèn)都要收門票,也不是每一個古鎮(zhèn)都靠流量活著。
有些地方,早起熱湯滾燙,傍晚炊煙冒起,人坐著喝茶,房子還在說話。
走進去,不需要解說,石板路的水漬、墻角的綠苔,已經(jīng)是最動人的引子。
選一個周末,挑一座鎮(zhèn)子,不帶目的地去生活一下。
廿八都古鎮(zhèn)
在衢州江山,有一個讀作“niàn”的古鎮(zhèn)。廿八都,不喧不鬧,方言多到像在聽播客節(jié)目切換頻道。13種語言混合,142個姓氏扎根,一條老街連著東南三省的過往。
古鎮(zhèn)是長方形的,進門不遠就是豆腐磨坊,石磨碾聲夾著豆香。往里走,有鄭成功的塑像,也有“軍統(tǒng)特工訓練營”,文與武、廟宇與諜影,一路鋪陳開。
戲臺空著,臺下有奶奶剁著豬肉。有人穿漢服穿越,也有人蹲在石階上吃胡麻餅。老街不是為游客準備的,它自己一直沒走。
新市古鎮(zhèn)
德清的新市,水靜,街靜,人更靜。
唐代的覺海禪寺安靜坐在橋頭,門前有一棵古槐,春天花落滿地。十一座古橋像珠子一樣串在鎮(zhèn)中,踩著石板路,腳下是濕濕的青苔和微微的水汽。
西河口是電影《林家鋪子》的取景地,也是這個古鎮(zhèn)最具“年代感”的角落。2024年開街的“運河新天地”把藝術(shù)區(qū)與民宿混搭得毫不違和,老舊與新潮在這里彼此成全。
羊肉面熱騰騰地端上來,桌邊坐著剛拍完寫真的一對新人,一口茶糕,甜的不是糖,是時光。
游埠古鎮(zhèn)
蘭溪的游埠鎮(zhèn),是吃貨的應許之地,也是攝影師的私藏機位。
早上五點街頭就亮了燈,三十多家早茶店依次開門。豆腐湯圓、雞子粿、肉圓……油煙升起時,光也從巷子口溜進來。攝影黨可以在這里一待就是一上午,拍生活,也拍溫度。
老建筑大多保留原樣,馬頭墻、小天井、白墻黑瓦,沿著清代“五馬歸槽”石橋分布。下午人少下來,適合慢逛。店鋪老板會主動搭話,推薦自家最好吃的饅頭,聲音不大,卻很真誠。
安昌古鎮(zhèn)
安昌,是紹興味道最濃的地方。
臘月時節(jié),古鎮(zhèn)被一條條臘腸“晾”成了紅色的海洋。烏篷船在窄窄的水巷里晃,穿旗袍或棉襖的游客坐在船尾,偶爾與船夫?qū)ν幌拢竦暨M了哪部民國劇。
“碧水貫街千萬居”,古橋十七座,彩虹形狀的石拱橋一座連著一座。臘腸、醬鴨、黃酒奶茶,是這里的煙火氣,也是游客舍不得的味道。
不趕時間的時候,建議在水邊的茶館坐會兒。陽光斜著打在黃酒杯上,街那邊傳來一段紹劇調(diào)子,不用看戲臺,聽就夠了。
龍門古鎮(zhèn)
龍門古鎮(zhèn),是孫權(quán)的故里。
住著7000余人,90%以上都姓孫。街巷分散,層層疊疊,像一個活的迷宮。宗祠高大,門樓挺立,明清建筑保存得非常完整。走在里面,很難不迷路,但也沒關(guān)系,拐個彎就是老街,往回走就是龍門溪。
文氣重,民風也淳。早市上能買到現(xiàn)蒸的米酒饅頭和燉牛肉,油面筋帶著湯汁,是很多老杭州人記憶中的味道。
現(xiàn)在古鎮(zhèn)取消了大門票,游客也少了很多商業(yè)感。走進去,看得到生活,還能找到一份平靜。
南潯古鎮(zhèn)
南潯很富,卻富得不張揚。
這里有張靜江故居、有玻璃雕花的中西合璧宅院,也有書香氣息濃厚的小蓮莊與嘉業(yè)堂。景區(qū)早已永久免費開放,可以自由走街串巷。
搖櫓船穿過百間樓,早上7點的倒影最好看。張石銘故居的法式玻璃窗配著芭蕉葉,適合拍一張人像,后期不用加濾鏡。
美食也扎實——潯蹄蹄髈酥軟入味,雙交面澆頭豐盛,定勝糕和芡實糕小巧適口。逛累了,可以坐上水上巴士,在江南的溫柔里緩一緩。
江南有水,但水不止是柔情;
古鎮(zhèn)有舊,但舊從未失色。
門票不貴,風景也不吵鬧。
這些地方適合慢行、慢吃、慢拍照,適合把自己調(diào)成“飛行模式”。
在古鎮(zhèn)的一杯茶、一口糕、一段水路中,找回生活本來的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