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彈幕起義:諜戰(zhàn)劇里的 “演技刺客”
“快進鍵已按爛!”“這瞪眼演技是批發(fā)來的?”2025 年諜戰(zhàn)大劇《沉默的榮耀》開播即爆,卻被演員隆妮飾演的黎晴攪亂了口碑。
當(dāng)老戲骨于和偉用微顫的指尖傳遞角色焦慮時,同框的隆妮全程面無表情,說話像含著棉花糖張不開嘴,彈幕里 “戲混子” 的聲討此起彼伏,更有人翻出三年前《狂飆》的對比截圖怒懟:“高啟蘭當(dāng)年只是及格,如今怎么退化成這樣?”
這場觀眾自發(fā)的 “演技審判”,恰是影視圈的醒世恒言。當(dāng)吳越為演好朱楓磨破速記本、魏晨為角色熬出滿眼紅血絲時,隆妮的 “模板化表演” 成了刺眼的反例 —— 諜戰(zhàn)劇的張力,終究容不下敷衍的 “背景板演員”。
二、高啟蘭:及格線徘徊的 “眼鏡濾鏡”
2023 年《狂飆》里的高啟蘭,曾讓隆妮嘗到走紅的滋味。這個戴著黑框眼鏡的豪門千金,前期是躲在哥哥身后的怯懦少女,后期蛻變成氣場全開的精英,角色弧光本是演技試金石。但如今回看,這個角色的 “及格分” 更像人設(shè)與造型的功勞。
劇中高啟蘭的高光時刻,多依賴外在符號:初露鋒芒時的西裝套裝、暗藏心事時的眼鏡反光、對峙場景里的沉默低頭。
有觀眾精準(zhǔn)吐槽:“她演的不是高啟蘭,是‘眼鏡擬人化道具’?!?戲份較少的配角身份,恰好掩蓋了她臺詞含混、情緒扁平的短板 —— 當(dāng)高啟強與安欣的對手戲火花四濺時,站在角落的高啟蘭只需維持 “清冷感”,便足以蒙混過關(guān)。
彼時的彈幕尚顯寬容,“無功無過”“適配角色” 成了主流評價。沒人料到,這竟成了隆妮演技的 “天花板”,三年后再挑大梁,暴露的全是功底缺陷。
三、黎晴:被老戲骨襯成 “機器人”
《沉默的榮耀》里的黎晴本是黃金角色:潛伏在敵人內(nèi)部的文職特工,既要用柔情攻略副官聶曦,又要在身份暴露時展現(xiàn)掙扎??陕∧莸难堇[,讓這個復(fù)雜角色淪為 “偶像劇掛件”。
最讓觀眾出戲的是 “下藥名場面”:她偷偷往聶曦的水杯里放東西,動作夸張得像在表演魔術(shù),眼神慌張得恨不得貼滿 “我在搞陰謀” 的標(biāo)簽,與吳越演朱楓時 “指尖發(fā)顫卻面不改色” 的隱忍形成慘烈對比。
送情報被特務(wù)盯上的戲份更顯滑稽,本該是生死攸關(guān)的緊張時刻,她臉上毫無波瀾,連嘴角弧度都沒變化,彈幕直言 “特務(wù)沒抓她,可能是覺得她太呆”。
臺詞問題在與于和偉的對手戲中被無限放大。于和偉僅憑一個皺眉就能傳遞出角色的擔(dān)憂與試探,隆妮卻全程 “腹語式念詞”,每個字都像從牙縫里擠出來,連嘴型都懶得對整齊。
有觀眾截出同框畫面調(diào)侃:“一個在演諜戰(zhàn)劇,一個在演啞劇?!?更諷刺的是,她與魏晨的對手戲里,歌手跨界的魏晨都能半秒切換 “兇狠 - 無害” 雙重情緒,而科班出身的她卻全程僵硬如木偶。
四、退步根源:資源飛升與功底脫節(jié)
從 “及格邊緣” 到 “全網(wǎng)群嘲”,隆妮的演技滑坡藏著娛樂圈的畸形真相。《狂飆》爆火后,她資源飛升,兩年內(nèi)連續(xù)搭檔于和偉出演《城中之城》《沉默的榮耀》,但戲份增加的同時,她并未打磨演技,反而陷入 “造型依賴癥”——《城中之城》照搬高啟蘭的眼鏡造型,《沉默的榮耀》靠制服撐場面,可一旦剝離外在包裝,演技短板便暴露無遺。
更致命的是 “躺平心態(tài)”。當(dāng)吳越為還原角色翻爛 70 年前的速記本、余皚磊用燈泡照臉設(shè)計 “陰陽臉” 反派時,隆妮連最基本的表情管理都不愿精進。
她在采訪中曾坦言 “角色靠感覺演”,卻不知諜戰(zhàn)劇的 “感覺”,恰恰藏在無數(shù)個細節(jié)里:朱楓發(fā)報時磨出繭的虎口、聶曦犧牲前布滿血絲的雙眼、谷正文審訊時飄忽的眼神,這些老戲骨的 “笨功夫”,正是她最缺失的東西。
觀眾的眼睛從不會騙人?!冻聊臉s耀》豆瓣評分從開分 8.2 跌至 7.5,評論區(qū)近半數(shù)差評指向隆妮,有熱評一針見血:“好劇不該給‘關(guān)系戶’當(dāng)跳板,演技配不上角色,就該讓出位置。”
五、彈幕覺醒:“戲混子” 的生存空間正在消失
隆妮的爭議,本質(zhì)是觀眾審美覺醒與行業(yè)浮躁生態(tài)的碰撞。十年前,流量演員靠顏值與人設(shè)就能收割熱度;如今,“我們不容忍戲混子” 的彈幕宣言,標(biāo)志著觀眾已用 “演技標(biāo)尺” 重新定義好演員。
這種覺醒正在倒逼行業(yè)改變:《覺醒年代》因張晚意的實力演技棄用流量明星,《狂飆》讓張頌文等老戲骨翻紅,《沉默的榮耀》里魏晨、余皚磊等非頂流演員憑實力圈粉。這些案例證明,影視圈的核心競爭力從來不是資源與人脈,而是對角色的敬畏心。
對隆妮們而言,這次爭議或許是轉(zhuǎn)機。若能放下 “資源咖” 的身段,像吳越那樣沉下心打磨細節(jié),像魏晨那樣為角色透支精力,未必不能打破 “模板化演技” 的標(biāo)簽。但如果繼續(xù)躺在流量紅利里敷衍觀眾,終將被市場淘汰 —— 畢竟,再華麗的造型,也遮不住空洞的演技;再強硬的資源,也抵不過觀眾的用腳投票。
當(dāng) “戲混子滾出劇組” 的呼聲越來越高,影視圈終于迎來最樸素的回歸:演技,才是演員唯一的 “通行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