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讀書時間、美術星空一起慘。節(jié)目組慌了,停播一年轉型。把觀眾定位降到中學水平,砍掉高端內容,試著請李銀河講女性主義,王蒙聊紅樓。還加了三分鐘片頭導引,但收視還是低。2004年專注人文,推出水滸、天文、電影史系列,收視回暖,但不穩(wěn)。
閻崇年是第一個救場的人。他是北京社科院研究員,專攻清史。節(jié)目組找他講努爾哈赤,他試了試,效果好,就擴展成清十二帝疑案。2004年播出,收視爆棚,因為那時清宮劇熱,像還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訪記啥的,大家好奇真歷史。
節(jié)目組從閻崇年身上學到訣竅:借熱點,制造懸念。制片人萬衛(wèi)上任后,調整定位,服務大眾,不是精英。開會定下規(guī)則,推人為主,歷史國學系列化。編導分組找人,海選老師,校園網發(fā)公告,院系推薦,學生口碑。試講后還得磨稿,放下身段,通俗講,像給中學生上課。編導內部先比演講,再跟老師商量怎么埋扣子。結果捧紅一批人,但這些人紅了就挨罵。
簽售西單人山人海,15輛警車維持。他的書首印55萬冊,年入800萬,上富豪榜。媒體追著他采訪,對話、面對面啥的。但罵聲更大。葛紅兵寫文批他庸俗化,品了小意失了大義。
粉絲在貼吧互懟,一方說葡萄酸,一方罵垃圾教授。學術圈說他娛樂化解讀,毀了三國。易中天回應,說風格就這樣,不喜歡別看。但爭議沒停,匿名信曝央視霸王條款,捆綁出版權,雖然后來澄清了,但名利交易的質疑一直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