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漸漸深了,天空如一塊洗凈的藍玻璃,明凈而高遠。陽光不再如夏日那般潑辣,變得溫和了,透過稀疏的枝丫投下斑駁的影子,竟有些暖意。風起時,已帶著明顯的涼意。
我沿著山道而行,道旁的草半青半黃,軟塌塌地伏著,上面棲著零星的露水,太陽一照,便閃出細碎的光。野菊花東一簇西一簇地開著,小小的,黃得淡雅,不招搖,卻自有一番堅韌姿態(tài)。山腳下的稻田已經收割完畢,只剩下整齊的稻茬,排列在大地上,靜待來年。而最惹眼的,莫過于那楓樹了。起初只是遠處的一抹紅,愈往上走,便愈發(fā)明艷起來。及至半山腰,已是滿目楓紅,如焰如霞,染紅了整座山巒。
楓葉紅得真好看。并非單調的一種紅,而是層次分明,各具情態(tài)。有的尚帶綠意,邊緣卻已鑲了一圈紅邊;有的全黃了,在陽光下透明如琥珀;更多的是深深淺淺的紅,從淡粉到橘紅,從朱砂到絳紫,不一而足。最妙的是那些深紅色的,紅得極正,極濃,仿佛凝聚了整個秋天的精華,在枝頭熊熊燃燒。
一棵楓樹就是一團火球,一排楓樹便連成了火海。這火不燙人,反而溫暖了眼目,暖透了心扉。我站在一棵老楓樹下,看樹的枝椏卻恣意伸展,擎著滿樹紅葉,向天空揮灑著絢爛。陽光穿過紅葉,將光芒濾成了暖紅色,灑在地上,也灑在我身上。風過時,幾片楓葉掙脫枝頭,在空中翻轉飄舞,劃出優(yōu)美的弧線。
“霜葉紅于二月花。”此刻方覺古人此言不虛。春花開得爛漫,卻少了一份厚重;夏花濃艷,卻缺了幾分凝練。唯有這秋楓,紅得沉靜,紅得深邃,紅得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
其實楓葉紅時,便是它生命將盡之時。這絢爛的紅色,原是告別之姿。然而楓葉卻不現絲毫悲戚,反而將最后的生命化作最熱烈的色彩,燃燒到最后一刻。這或許便是生命的智慧罷。既然終究要飄零,何不飄零得壯美一些?既然難免離別,何不離別得絢爛一些?
山路上游人不少,多是來看楓的。有一對年老的夫婦,攜手慢慢走著,不時停下腳步,仰頭看楓。老先生從地上拾起一片完美的紅葉,遞給老妻。老太太接過,對著陽光細看,笑了,眼角的皺紋里都溢著光彩。有幾個年輕人,拿著相機追逐最美的楓景,想要留住這轉瞬即逝的美。
楓葉紅了一年又一年,看楓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而楓葉依舊紅得那么認真,那么盡心盡力,不負秋風,不負時光。
我繼續(xù)向上攀登。山路漸陡,楓樹卻愈加密了。陽光透過紅葉灑下來,整條山路都泛著紅光,走在其中,如入幻境。登至山頂,視野豁然開朗。遠山層林盡染,近處楓紅似火,遠處黃綠相間,交織成一幅巨大的織錦,鋪展在天地之間。
夕陽西下時,天空被染成了金紅色,與滿山楓葉相互輝映,天地間一片紅光。楓葉在夕陽的照射下,更加紅艷,仿佛真的要燃燒起來。這紅光溫暖而不炙熱,明亮而不刺目,照在山路上,照在游人臉上,照在即將進入寒冬的大地上。
我忽然明白了。楓葉之所以紅得如此熾烈,或許就是要用最后的生命力,點亮這個漸冷的季節(jié),為世界留存一份溫暖,為生命唱響一首贊歌。
“寧品讀”專欄投稿請發(fā)至shcnwx@163.com,并注明姓名、聯(lián)系電話,一經發(fā)布,稿費從優(yōu)。
圖片來源于網絡和AI生成
作者:魏益君
責編:李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