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深圳初三女生潘某的悲劇,是熟人嫉妒之刃刺穿善意的刺骨警示。三年無償接送的溫暖,終究抵不過鄰家少年因自卑滋生的陰暗,26刀不僅奪走了一個鮮活的生命,更撕開了“人之初性本善”的理想化濾鏡——人性中的嫉妒之惡,從非成年人專屬,它可能藏在少年看似無害的眼神里,在對比中發(fā)酵成毀滅性的力量。
從蔡天鳳案到朱令案,嫉妒釀成的慘劇從未停歇。這起案件更提醒我們:既要教會孩子看見他人的光芒,更要幫他們接納自身的平凡,唯有正視人性中的幽暗,用認知與共情筑起防線,才能避免善意喂養(yǎng)出惡的獠牙,讓“身邊人”不再成為危險的代名詞。
01
深圳初三女生被害案,前天開庭。
案件的發(fā)生時間,是今年的4月8日。
初三女生潘某,在自家樓棟門口,被同住一小區(qū)的同班男同學鐘某,持刀殺害。
潘某媽媽說,女兒被殘忍地捅了26刀。
行兇后,鐘某手上有傷,跑回家被問時,還謊稱是“見義勇為”弄傷了雙手。
但這件事,最讓人憤怒和后怕的地方,還在于潘某母親透露的一個細節(jié)。
因為是同班同學,又是同小區(qū)鄰居,潘某一家與鐘某一家早就相識。
而潘某母親,還曾因為兇手鐘某母親的要求,連續(xù)三年無償順帶接送鐘某上下學。
其實很多人平常都不太在意,但實際上,大部分強奸、兇殺案,都是熟人作案。
但作案,總得有動機吧。
哪怕這是一個白眼狼的故事,但狼也是餓了才會咬農(nóng)夫。
可人就不同了,因為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你嘗試過什么叫做嫉妒。
原來潘某不僅家庭條件更優(yōu)越,自己還很優(yōu)秀。
她的成績,是班級前五,還多才多藝,鋼琴過了9級,長相也漂亮清麗,落落大方。
相比之下,一直被潘家人照顧的兇手鐘某,就顯得處處不如人。
這種深埋心底的自卑,讓他嫉妒,也讓他泯滅了人性。
因為人也許不會憎恨遠在天邊,過得比自己好很多的陌生人,卻有可能會對近在咫尺,過得比自己哪怕只好一點的人,恨得咬牙切齒。
鐘某的嫉妒壓抑已久,他的行兇同樣蓄謀已久。
調(diào)查顯示,鐘某作案前曾搜索“15歲殺人刑事責任”“無色無味毒藥”“捅刺頸部致死方法”等。
行兇那天,鐘某在潘某家樓下埋伏了一段時間。
那一天,距離潘某15歲生日僅僅一個月,而她的母親,還計劃等中考結(jié)束,趁著暑假帶上她去新疆旅游。
02
這些年,我看過太多這類慘劇。
某種程度上說,嫉妒是人性之中最深的惡,是各種悲劇慘案里,最大的殺人兇手。
比如前年,轟動全國的香港名媛蔡天鳳碎尸案。
比如清華大學朱令案。
比如湘潭大學室友投毒案…
一定要說區(qū)別,就是上面那些案件,是發(fā)生在成年人身上,而今天說的深圳慘劇,是一起未成年人殺人案。
可這,也正是誤導了很多人的認知偏差。
中國人自小都讀過《三字經(jīng)》,覺得“人之初,性本善”。
但人之初,到底善不善,其實科學上從未有定論。
甚至這些年,看多了未成年犯罪的案例,我越發(fā)覺得:
有些人性深處的惡,是從遠古時代叢林法則下就刻進基因里的,孩子與成人之間并沒有太大差別。
承認別人的優(yōu)秀,就相當于認同了自己的平庸和無能,這是很多人的劣根,從小便如此。
比如深圳的鐘某,14歲就殺了又是鄰居又是同學的潘某,因為他骨子里就是一個“見不得身邊的人過得比自己好”的人。
我再舉一個例子。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說《孤勇者》這首歌,明明歌詞里一直講的都是戰(zhàn)斗、孤獨、廢墟、傷口、絕望、暗巷、槍口,這些暗黑的內(nèi)容,為什么最后卻在孩子的世界里火了,成為流傳最廣的兒歌?
答主@鈴蘭不語的回答,特別有啟發(fā),他說:
如果留心過真正在兒童間口口相傳的兒歌,就會發(fā)現(xiàn),兒童其實并不喜歡大人為他們定制的兒歌,他們真正喜歡的兒歌都沒什么童趣,甚至其中一些非常的不和諧。
所謂共同記憶中的黃金兒歌,比如《讓我們蕩起雙槳》《捉泥鰍》等等,其實在兒童中沒什么傳唱度,反而是“你的頭像皮球,一腳踢到百貨大樓”“背起炸藥包,我要炸學校”等等暗黑歌曲,更加流行。
兒童有強烈的長大欲望,這份欲望甚至有些野蠻。
《孤勇者》正好契合了這一點,歌詞直白,戰(zhàn)斗感很強,曲調(diào)也不復雜,受到兒童歡迎很正常。
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大人,在一廂情愿的把兒童想象成單純可愛的小白兔。
這種對童年的美化,是人類流傳長久的認知偏差。
不然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校園霸凌,會有那么多的未成年犯罪?
甚至,你只用想想自己小時候,班上那個不合群的人,是不是都沒人跟他說話,有時候放學了都回不了家,因為有人會堵在路上打他。
03
說了這么多嫉妒的惡,不是為了宣揚惡,反而是想告訴大家,我們要杜絕這種惡。
人類自詡高級動物,我想高級之處,就在于應(yīng)該有自查自糾的能力。
再講一個故事,作為今天的收尾吧。
清朝雍正年間有個白泰官,是當時的八大武術(shù)家之一。
成親后他因故離家多年,一直都在江湖上流浪,那天他終于決定回家。
就在回家途中,他遇到了一個小孩對著石頭練功。
小孩一招一式的力度、準確度,都非常到位,白泰官看到后心生嫉妒:
如此偏僻之處,竟然有如此天賦異稟的孩子,比我小時候還厲害。
假如放任他長大,以后一定會遠遠超過我。
一念至此,他果斷出手,把那個孩子打得五臟俱裂,倒地不起。
孩子在斷氣之前,對著他說了句:
“我爹爹白泰官一定會找你報仇的!”
白泰官一聽,頓時五雷轟頂,眼前的小孩竟然就是他自己的孩子,卻被他親手打死了。
善惡終有報,在這個到處是天眼攝像頭的時代,作惡者不可能逃過科技的法眼。
勸你善良,從來就不只是一句玩笑話。
共勉。
如果你也認同,請點亮【贊】+【在看】吧。
作者: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guān)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Hot Events
讓每一次閱讀都有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