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行記:江湖與文脈間的荊楚長卷
車過江漢平原的堤岸,長江的水汽便混著楚地草木的清香漫進來 —— 不是攻略里 “山水拼盤” 的刻板標簽,是清晨神農(nóng)架的霧靄纏上杉梢,是正午黃鶴樓的飛檐裁開晴空,是午后東湖的波光吻著綠道,是暮色恩施大峽谷的云霞浸紅絕壁,是星夜荊州古城的燈籠映著磚縫。七日的漫游像摩挲一塊浸過江湖水汽與青銅銹色的古玉,每處景致都不是精心包裝的 “打卡點”,是能觸摸的木構(gòu)溫潤、能聞見的藥香清苦、能聽見的編鐘悠揚,藏著湖北最本真的共生密碼。
神農(nóng)架:晨霧里的杉林與生態(tài)密碼
神農(nóng)架的晨霜還凝在箭竹上,我已跟著護林員老田往大九湖的方向走。膠鞋踩過沾露的腐葉,棧道下的泥炭蘚吸飽了水分,老田肩頭的砍刀掛著竹編刀鞘:“要趁日出前看濕地晨霧,這霧里藏著大山的療傷故事,得細品?!?他的掌心覆著厚繭,指節(jié)處纏著防刺膠布,那是守護這片山林三十年的印記。
晨霧中,黃連隊的山坡像鋪了層綠絨毯,火棘與檵木勾勒出 “大九湖” 三個朱紅大字?!岸昵斑@兒是亂石堆,放炮炸石修的路,落石能砸壞卡車擋風玻璃,” 老田指著崖壁上的植被,“我們先固石,再填客土,種上銀杏和雪松,足足三年才讓石頭穿上綠衣裳?!?霧氣漸薄時,幾只斑頭雁掠過湖面,老田舉著望遠鏡笑了:“以前越冬的鳥就二十多種,現(xiàn)在有五十多了,鳥兒比誰都懂生態(tài)好不好。”
走到大九湖濕地深處,泥炭蘚像海綿般松軟,踩上去能擠出清水。“這是‘活體水庫’,能吸自重二十倍的水,” 老田蹲下身撥開草葉,“以前挖渠種蔬菜,濕地干得裂口子,后來堵了六百多米干渠,種上這寶貝,天旱也不干涸了。” 不遠處的棲息島上,白鷺正梳理羽毛,老田說:“特意修了四個島,讓鳥兒帶種子擴散,比人工撒種管用多了?!?/p>
朝陽升起時,老田帶我去看那棵 1200 年的 “杉王”。樹干要三人合抱,樹冠如擎天巨傘,樹身纏著支撐鋼架?!扒澳昵辶松锨е昙纳参铮啪然厮拿?,” 老田摸著樹皮的紋路,“每棵古樹都有檔案,每年得巡六次,就像照顧老人。” 我撿起一片杉葉,忽然懂了神農(nóng)架的美 —— 不是 “神秘秘境” 的頭銜,是杉林的蒼、濕地的潤、守護的真,是湖北人把最執(zhí)著的生態(tài)堅守,藏在了晨霧里的山林間。
黃鶴樓:正午的飛檐與楹聯(lián)文脈
從神農(nóng)架驅(qū)車南下,黃鶴樓的銅鈴聲已在正午陽光里漫開。楹聯(lián)傳承人周伯正坐在 “擱筆亭” 前磨墨,案上的宣紙鋪著未干的字跡:“來得巧,日頭正烈時飛檐最出挑,這樓藏著千年的筆墨故事,得細品?!?他的袖口沾著墨痕,指節(jié)處嵌著洗不凈的硯臺灰,那是與樓閣為伴四十年的印記。
順著登樓的石階往上走,攢尖頂?shù)慕鸩陉柟庀掳l(fā)亮,七十二根圓柱撐起四層樓閣,斗拱飛檐層層疊疊,既藏著唐代的雄渾,又透著宋代的精巧?!斑@樓修過八次,現(xiàn)在的是按清同治版復(fù)建的,” 周伯指著三層的 “黃鶴樓” 匾額,“你看這飛檐上的銅鶴,每只姿態(tài)都不同,暗含‘鶴舞楚天’的意境?!?正午的陽光照在 “呂仙洞” 的石刻上,周伯忽然念起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人人會背,但崔顥題詩的原址,其實在樓下的碑廊里?!?/p>
走到頂層的觀景臺,長江如銀帶橫亙楚天,龜山電視塔與晴川閣隔江相望?!耙郧拔娜说菢潜仡}詩,現(xiàn)在游客愛拍照,但楹聯(lián)的根沒斷,” 周伯鋪開宣紙,寫下 “一樓萃三楚精神”,“這聯(lián)是張之洞寫的,‘三楚’指湘鄂豫,把地域文脈都藏進去了。” 不遠處的非遺展廳里,幾位年輕人正學刻楹聯(lián)木版,周伯笑著說:“以前擔心手藝失傳,現(xiàn)在來拜師的年輕人不少,筆墨香氣總算留住了。”
午后的風穿過飛檐,銅鈴叮當作響。周伯教我辨楹聯(lián)的 “門道”:“上聯(lián)要仄聲收尾,下聯(lián)平聲落腳,比如‘黃鶴飛去且飛去’對‘白云可留不可留’,讀著才順口。” 他遞給我一枚銅鶴書簽:“這是飛檐上的同款,摸著涼涼的,像把千年的故事握在手里?!?我摸著欄桿上的木紋,忽然懂了黃鶴樓的美 —— 不是 “天下絕景” 的標簽,是飛檐的翹、筆墨的濃、文脈的長,是湖北人把最厚重的詩意,藏在了正午的陽光里。
東湖:午后的波光與湖居智慧
從黃鶴樓驅(qū)車十分鐘,東湖的荷香已在午后陽光里漫開。楚樂師陳姐正坐在磨山楚天臺的編鐘前調(diào)弦,青銅鐘上的蟠螭紋泛著幽光:“來得巧,日頭偏西時湖面最靜,這湖藏著都市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得細品?!?她的指尖沾著松香,裙擺上繡著菱紋,那是與湖光為伴二十年的印記。
順著綠道往湖心島走,33 平方公里的湖面像塊碧玉,水杉林沿湖岸排開,騎行的游人掠過蘆葦蕩。“這湖是武漢的‘肺’,以前周邊有排污口,水發(fā)綠發(fā)臭,” 陳姐指著遠處的生態(tài)浮島,“現(xiàn)在種了美人蕉和狐尾藻,能凈化水質(zhì),魚群都回來了。” 午后的陽光照在 “行吟閣” 的屈原雕像上,陳姐忽然奏響編鐘,《宴饗圣樂》的旋律在湖面回蕩:“這曲子是按曾侯乙編鐘樂譜復(fù)原的,在湖邊奏最有韻味?!?/p>
走到湖邊長堤,幾位老人正用竹竿釣鳊魚,魚簍里的魚蹦跳著濺起水花?!皷|湖的鳊魚最鮮,清蒸時放片姜就行,” 陳姐笑著打招呼,“張爹爹釣了三十年魚,知道哪片水域魚最多 —— 蘆葦叢邊氧氣足,魚都愛往那湊?!?不遠處的植物園里,園丁正修剪荷花,陳姐說:“這是‘東湖紅蓮’,只有這兒的水土能種出這么艷的顏色,以前是貢品呢?!?/p>
晚風漸起時,楚天臺的燈光亮了起來。陳姐教我認編鐘的 “音階”:“最大的甬鐘音最低,最小的鈕鐘音最高,敲不同部位聲音也不一樣?!?她遞給我一片荷葉:“裹著蓮子吃最清甜,這是湖邊人的消暑秘方?!?我摸著冰涼的湖石,忽然懂了東湖的美 —— 不是 “城中明珠” 的噱頭,是波光的柔、荷香的淡、湖居的閑,是湖北人把最本真的自然饋贈,藏在了午后的湖面上。
恩施大峽谷:暮色的絕壁與藥草清香
從武漢飛抵恩施,大峽谷的山風已在暮色里漸涼。藥農(nóng)向伯正蹲在絕壁下采黨參,竹籃里的草藥堆得冒尖:“來得巧,日落時絕壁會變紅,這谷里藏著草木的養(yǎng)生智慧,得細品?!?他的褲腳卷到膝蓋,鞋上沾著巖縫里的泥土,那是在峽谷采藥三十年的印記。
順著棧道往 “一炷香” 走,喀斯特絕壁如刀削般直立,棧道懸在半空,腳下是云霧繚繞的深谷?!斑@絕壁上的草藥最金貴,黨參要長五年才成形,” 向伯指著巖縫里的綠色植株,“以前采藥要系繩索往下蕩,現(xiàn)在修了棧道,安全多了,但還是得守‘采大留小’的規(guī)矩?!?暮色的陽光照在 “母子峰” 上,巖壁的紋路像母子相擁,向伯忽然說:“這谷里的每塊石頭都有名字,老輩傳下來的,記著名字就不會迷路?!?/p>
走到峽谷底部的溪流邊,向伯教我辨認草藥。手指捏著一片鋸齒狀的葉子:“這是黃蓮,味極苦,但能清熱;旁邊的是淫羊藿,葉子像羊心,能補陽氣。” 不遠處的吊腳樓里,阿婆正曬草藥,向伯笑著說:“她的草藥茶最管用,用峽谷的泉水泡,喝了能解乏?!?他掏出一個牛皮藥袋:“這是我爺爺傳下來的,防潮防水,裝草藥最合適?!?/p>
夕陽沉入峽谷時,絕壁被染成金紅色。“以前峽谷人靠采藥為生,現(xiàn)在游客多了,也有人學認草藥,” 向伯說,“這些草木是老天的饋贈,得懂它惜它?!?我摸著帶露的黨參,忽然懂了大峽谷的美 —— 不是 “喀斯特奇觀” 的標簽,是絕壁的險、藥香的苦、草木的韌,是湖北人把最質(zhì)樸的生存智慧,藏在了暮色的峽谷里。
荊州古城:星夜的磚縫與青銅匠心
從恩施驅(qū)車北上,荊州古城的燈籠已在星夜里閃爍。青銅器手藝人劉叔正坐在賓陽樓前打磨銅片,鏨子在銅坯上劃出細痕:“來得巧,夜里的古城最靜,這城藏著楚人的匠心故事,得細品?!?他的圍裙沾著銅屑,手上的老繭硬如銅塊,那是與青銅打交道四十年的印記。
順著青石板路往古城深處走,2.8 公里的城墻如臥龍般蜿蜒,青磚上的苔痕泛著幽光,“荊州古城” 的石匾掛在城門上方。“這城有兩千多年了,現(xiàn)在的城墻是明清修的,但夯土芯還是楚時的,” 劉叔指著磚縫里的糯米灰漿,“用糯米和石灰拌的,比水泥還結(jié)實,能抗住洪水。” 星夜的燈光照在 “仲宣樓” 的飛檐上,劉叔忽然舉起一塊銅片:“這是仿曾侯乙編鐘的殘片,要鏨三百多下才成形,力道重了會裂?!?/p>
走到劉叔的作坊,貨架上擺滿青銅鼎、爵杯,角落里的熔爐還留著余溫?!斑@是‘失蠟法’做的鼎,先做蠟?zāi)?,再涂泥燒制,?劉叔指著一尊三足鼎,“楚人的青銅器最講究紋飾,你看這蟠螭紋,要一筆一筆刻,不能斷?!?不遠處的古玩街,幾位老人正下棋,棋盤是刻在青石板上的,劉叔笑著說:“這棋盤有幾十年了,以前古城人沒事就來這兒下棋,熱鬧得很?!?/p>
深夜的古城漸漸安靜,劉叔收起鏨子?!耙郧澳贻p人不愛學這手藝,覺得麻煩,” 他說,“現(xiàn)在有人來訂仿古青銅器,老手藝又活了。” 我摸著冰涼的城墻磚,忽然懂了古城的美 —— 不是 “歷史遺址” 的虛名,是磚縫的舊、青銅的亮、匠心的深,是湖北人把最悠遠的楚韻,藏在了星夜的街巷里。
七日的漫游讓我懂得,湖北的美從不是 “山水或古跡” 的單一標簽 —— 是神農(nóng)架的蒼、黃鶴樓的雅、東湖的柔、大峽谷的險、古城的厚。這片土地的美,藏在江湖與文脈的相擁里,藏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交融里,藏在沒有商業(yè)化包裝的本真里。若你想真正讀懂它,不妨放慢腳步,去巡一次山林、登一回名樓、泛一葉湖舟、采一株草藥、訪一座古城,去觸摸那些江湖與文脈間的荊楚長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