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晚上七點接到阿凱的電話,他在哈爾濱做票務(wù)五年,背景里混著街頭的風(fēng)聲和票務(wù)系統(tǒng)的提示音,可他說那不是汪峰演唱會的訂單?!斑€有一周就開唱了,想看人數(shù)才10327,場館能裝六千,預(yù)售票連一半都沒賣出去。”他的聲音裹著寒氣,“哈爾濱都飄雪了,這場‘相信未來’,好像還沒暖起來?!?/p>
阿凱說的是汪峰“相信未來”巡演的首站,10月25日在國際會展體育中心。我問他票價,他嘆了口氣:“跟刀郎剛結(jié)束的巡演一模一樣,480到1280,連中間的檔位都沒差。可人家刀郎開票半小時就空了,汪峰這邊?我刷新三次后臺,數(shù)字就釘在那兒,不動?!彼蝗惶崞?月那兩場黃了的演唱會:“龍梅子和曾軼可,臨開場一周撤了。主辦方偷偷跟我說,資金鏈斷了龍梅子曾軼可就是例子,汪峰這次,得小心?!?/p>
掛電話前,阿凱說他剛給一個老顧客退票,對方說“孩子要補課,沒時間去了”。我看著窗外的路燈,突然覺得,一張演唱會門票背后,藏著的不只是歌手的名氣,還有普通人的生活瑣碎,和音樂市場的冷暖。汪峰說“相信未來”,可未來的門票,得觀眾愿意買才行。他們買的不是票價,是值得花時間坐下來聽的故事。希望汪峰的“相信未來”,能讓哈爾濱的雪,暖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