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縣城體制內的單親媽媽來說,穩(wěn)定的工資是底線,但我每天利用“碎片空檔”,可以悄悄多賺5萬。
01把“寫材料”變成零花錢
在單位寫了幾年的材料,從年初的工作計劃到年底的匯報PPT,從政策解讀到宣傳稿、講話材料,閉著眼都能摸清“套路”——開頭點題、中間分點、結尾升華,用詞要準,邏輯要順。
去年春天,服務對象來單位辦事,愁眉苦臉說“要寫篇政協提案,寫了三稿都覺得干巴巴”。我剛好手頭沒事,就幫他改了改,他拿去交差,直接過審,轉頭就把制衣廠的張老板介紹給我:“他要寫篇工作匯報,1000字,你幫著弄弄,他給500塊?!?/p>
那是我第一次靠寫材料賺外快,拿著500塊現金,轉手就給兒子買了2箱他愛喝的純牛奶,心里特踏實。從那以后,我就只接這種“短平快”的活:培訓機構的招生簡章,不用華麗辭藻,把“教啥、多少錢、上課時間”說清楚就行;個體老板的開業(yè)致辭,加幾句本地話,顯得親切。
訣竅就是”見縫插針“:上午等領導批文件,電腦頁面開著公文,底下藏著寫了一半的軟文,領導沒回話的空當,就能敲出兩三百字;下午開短會,提前10分鐘到會議室,掏出手機在備忘錄里列大綱,參會人員到齊時,框架剛好搭完。
再有就是平時自己寫的工作材料,可以把地區(qū)單位和數據隱藏之后,投稿到“筆桿兒網”“公文寫作網”,經采用和下載都會有稿費收入。
一年算下來,寫材料就賺了2萬,平均下來,每個月多了近2000塊,夠給兒子報個鋼琴班。
02靠“小愛好”賺點辛苦費
如果能夠把愛好轉化成成果,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又有動力的事情,也不會覺得累。
我的愛好有讀書、烘焙、養(yǎng)生、旅行和記錄生活等。去年,我試著和朋友開起了家庭式咖啡,她負責做咖啡,我負責做甜品,她不是體制內的,所以外加負責發(fā)朋友圈廣告和送貨。
每天晚上忙完檢查兒子的作業(yè)之后,我會空出1-2個小時的時間做第二天預定的甜品,送到隔壁小區(qū)合作伙伴的家,幸運的是,我們平均每天都能賣出20多份咖啡和甜品,我的甜品一年下來就賺了1萬5,可以和兒子安排一次暑期旅行。
再有就是在微信公眾號記錄我的生活,利用工作空檔和睡前時間,工作日每天花半個小時,周末的時候花半天多寫一些存到草稿,比如寫讀書筆記,分享養(yǎng)生知識和旅行攻略。開通流量主以后,每天都能有進賬,有爆款文章的時候單日收入能達到三位數,一年算下來就賺了1萬5,可以給自己買點喜歡的衣服和包包,獎勵辛苦的自己。
03守好公務員的“本分線”
有人問我,為啥不接大活?比如整本書代筆、長期合作的文案,那樣賺得更多。我不是不想賺,是不敢,也不能。
我給自己定了兩條死規(guī)矩:一是不接耗時超過2小時的活。耗費太多時間,沒有時間陪娃、弄垮身體都得不償失。二是不碰和工作沾邊的錢。在“摸魚”的時候,絕不動用工作資源,絕不占用本職工作時間,更不碰任何可能越界的灰色地帶。
日常工作里,我會把效率提到最高。我嘗試跟領導申請彈性工作制,早上早到半小時,下午早走半小時,保證孩子及時接送,不減少工作時間。
小縣城的錢賺得慢,沒有一夜暴富的驚喜,只有一分一分攢起來的踏實;體制內的工作不算風光,沒有高薪,卻給了我敢停敢選的安全感。不是因為掙錢炫耀,是因為想把這掙錢背后,既沒耽誤工作,也沒缺席兒子的成長,還活出了單親媽媽的底氣的這一份力量,分享給同頻的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