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公開回應智駕合作方向,明確自研立場
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如果說有什么企業(yè)創(chuàng)造的話題能瞬間讓所有人參與討論,那一定非“華為”和“小米”兩家莫屬。
而僅從華為在汽車行業(yè)的影響力來說,無論是賽力斯的起死回生,還是尊界S800的橫空出世,人們對他的談論,往往離不開“華為鴻蒙智行”那仿佛擁有點石成金的魔力。
社交媒體上,鋪天蓋地的華為ADS(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視頻,在各種“斷頭路”、“魔鬼路口”、“極限會車”場景下游刃有余,讓無數(shù)網(wǎng)友驚呼“遙遙領先”。
一時間,與華為合作,似乎成了車企通向“羅馬”的唯一道路。
曾經(jīng)對合作猶豫不決,喊出“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上汽,如今攜手華為成立了合資公司;曾經(jīng)自研碰壁的廣汽,也最終選擇與華為“再續(xù)前緣”;就連“共和國長子”一汽紅旗,也放下了身段,選擇擁抱華為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整個行業(yè)似乎都在傳遞一個信號:順“華”者昌,逆“華”者……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圖源:微博
在今天的零跑汽車媒體溝通會,零跑汽車高級副總裁曹力明確表態(tài)“我們不會搭載(華為)乾崑智駕系統(tǒng)”。
曹力直言,公司在智駕方面經(jīng)過幾年的沉淀和積累,投入了更多的開發(fā),后續(xù)將推出自己的高階智駕系統(tǒng)。
他強調(diào),自研是零跑的基因,也是參與全球競爭的核心壁壘。零跑每年將研發(fā)投入的15%以上用于智能化領域,2025-2030年計劃累計投入500億元,研發(fā)團隊規(guī)模將擴大至1.2萬人。
這種長期投入已開始結出果實:從零跑C11車型搭載的凌芯01芯片及國產(chǎn)化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到2023年底投產(chǎn)的激光雷達方案與2024年全場景自動駕駛技術,均基于自研架構開發(fā)。
更值得關注的是,零跑D系列高端車型計劃2026年實現(xiàn)L4級自動駕駛城市道路落地,2028年推出“零跑智駕4.0”系統(tǒng),支持全場景無人干預駕駛。
這些雄心勃勃的目標,讓人不禁思考:在智能化競爭進入深水區(qū)的今天,車企究竟該借力第三方巨頭,還是堅守自研之路?
圖源:微博
有意思的是,在溝通會上曹力還談到,交通事故,無論是誰的責任,首先要做的是盡可能保證車主的安全。
據(jù)他介紹,首先,當駕駛員因為道路狀況或者醉駕、超速等狀況而發(fā)生交通事故時,會有碰撞信號傳到后臺,零跑會及時聯(lián)系駕駛員并提供救援等服務。
其次,公司質(zhì)量部門會分析是不是車有安全隱患,配合車主、交警等一起調(diào)查,人身安全始終在第一位。
一番話,好似在暗示前不久剛發(fā)生意外的另一家友商車企。
華為的“朋友圈”與“挑戰(zhàn)者聯(lián)盟”
與零跑的“自力更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的風光無限。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曾明確表示:“華為不造車,但要做智能汽車的‘超級供應商’?!?/strong>這一戰(zhàn)略定位正迅速變?yōu)楝F(xiàn)實。
華為的“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華為打造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已覆蓋超過20家主流車企,合作車型累計銷量突破300萬輛。
而華為的智駕,也確實強。
它的強大,不僅在于技術本身,更在于它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商業(yè)模式。
華為不親自造車,而是通過提供HI(Huawei Inside)和鴻蒙智行兩種模式,將自己頂尖的智能化技術(包括智駕、座艙、電控等)賦能給合作伙伴。
這種模式的威力,在賽力斯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曾經(jīng)在市場邊緣苦苦掙扎的賽力斯,在與華為深度捆綁,推出問界系列后,一躍成為市場頂流,銷量暴漲。其中,問界的火爆甚至有力地拉動了整個重慶市的汽車產(chǎn)業(yè)乃至GDP增長。
圖源:微博
但零跑的發(fā)聲,卻讓我們看到了被忽視的B面。
事實上,選擇對華為說“不”,堅持獨立自研的,遠不止零跑一家。一個隱形的“挑戰(zhàn)者聯(lián)盟”早已存在。
小鵬汽車——作為國內(nèi)最早將“智能駕駛”作為核心標簽的新勢力,它的XNGP(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是其曾經(jīng)引以為傲的護城河。
何小鵬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自研智駕是小鵬的“長板”和“靈魂”,是絕對不會放棄的。
小鵬的目標,是在不久的將來實現(xiàn)“全國都能開,全國都好用”的類L4級智駕體驗,與華為正面硬剛的決心顯而易見。
圖源:小紅書
而理想汽車雖然起步稍晚,但追趕速度驚人。
其AD Max系統(tǒng),通過“BEV大模型+Transformer”的架構,城市NOA(導航輔助駕駛)的落地速度和覆蓋范圍都在快速擴張。
理想汽車CEO李想更是明確表示,要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第一梯隊。
此外還有比亞迪,與零跑同屬“全域自研”陣營。
其DiPilot系統(tǒng)已迭代至4.0版本,在電池管理與智駕系統(tǒng)的協(xié)同控制上形成特色,結合自身在三電領域的優(yōu)勢,打造差異化智駕體驗。
看明白了嗎?
對于這些從誕生之日起就將“智能化”視為生命線的新勢力品牌而言,智能駕駛系統(tǒng)不是一個可以外包的“零部件”,而是它們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它們區(qū)別于傳統(tǒng)車企、區(qū)別于彼此的“品牌圖騰”。
將這個“圖騰”交給華為,無異于自廢武功。它們將從一個擁有核心技術和無限進化潛力的“科技公司”,退化成一個僅僅負責生產(chǎn)和組裝的“代工廠”。
這在瞬息萬變的智能汽車時代,是致命的。
因此,零跑的“不合作”,本質(zhì)上是新勢力“自研派”與華為“平臺派”兩條不同技術路線的正面交鋒。
這種競爭,是好事。因為它能催生出更多元的技術、更創(chuàng)新的產(chǎn)品和更普惠的價格,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消費者。
警惕華為智駕的過度神化
聊完了產(chǎn)業(yè)格局,我們必須回到一個最根本、也最重要的問題上:安全。
打開抖音、B站,我們能看到無數(shù)華為車主上傳的智駕視頻。在這些視頻里,汽車仿佛擁有了“老司機”的靈魂,絲滑地避讓行人、果斷地駛出匝道、精準地停入車位。評論區(qū)里,“無敵”、“超神”、“徹底解放手腳”的贊美不絕于耳。
這種強大的產(chǎn)品力展示,固然令人興奮,但背后也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風險:那就是用戶對智能駕駛的“過度神化”和“盲目信任”。
在這里,我們必須用最嚴肅、最清晰的語言,強調(diào)一個被很多人忽視或混淆的關鍵概念: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無論是華為的ADS、小鵬的XNGP,還是特斯拉的FSD,它們都屬于L2或L2+級別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tǒng)”,而絕非L4、L5級別的“自動駕駛”。
一字之差,謬以千里。
“輔助駕駛”的核心是“輔助”,它存在的意義是幫助駕駛員減輕駕駛疲勞、應對突發(fā)危險,而不是“替代”駕駛員。
這意味著,無論系統(tǒng)表現(xiàn)得多么智能、多么可靠,駕駛的最終控制權和法律責任,永遠、永遠在人類駕駛員身上。
你必須時刻保持注意力集中,雙手不離方向盤,雙腳備戰(zhàn)剎車和油門,隨時準備在系統(tǒng)無法應對的“邊緣場景”下,立即接管車輛。
那些認為開啟了NCA(智駕領航輔助)就可以在車里睡覺、玩手機、甚至吃火鍋的行為,不僅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任,更是對道路上所有交通參與者的巨大威脅。
而這絕非危言聳聽。
更重要的是智駕與人駕法律邊界的模糊。就像余承東低頭看手機被抓拍事件,即便車輛開啟輔助駕駛,他仍因分心被罰款扣分。
而杭州那位酒后爬去副駕睡覺的車主,雖被系統(tǒng)安全停下,最終仍因危險駕駛罪拘役。深圳交警早已明確:輔助駕駛中駕駛員需負全責。
所以,別再神化智駕了。開車時,請握好你的方向盤。那不僅是對法律的尊重,更是對生命的敬畏。
作者 | 劉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