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獲諾獎的那篇論文第一作者是李政道,第二才是楊振寧,為何楊的聲譽更大?
振寧的聲譽更大?
楊振寧和李政道因為發(fā)現(xiàn)了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稱不守恒定律而一同摘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兩人因為合作寫了一篇諾獎貢獻級別的論文而得到諾獎而被世人所知。
不過,明明獲諾獎的那篇論文第一作者是李政道,第二才是楊振寧,后來為什么楊
丁肇中:“中國人在國際科學壇上有建立不朽之功績者,乃自楊振寧始。
楊振寧確實比李政道聲譽更大。楊振寧和李政道合作完成了“宇稱不守恒”,僅僅憑借這項貢獻,就立即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吳健雄也應該同時獲獎,可是由于她是一個女性,被遭遇了性別偏見……所以很遺憾。“宇稱不守恒”是很重要的發(fā)現(xiàn),推翻了科學界30年的共識。為了爭奪這項發(fā)現(xiàn)的“第一人”,李政道和楊振寧有了一些矛盾。但是,我們現(xiàn)在基本可以肯定,當時李政道和楊振寧他們不能獨立做出這項貢獻,離開誰都不行,至于誰是“第一”并不重要了。
李政道自從獲得諾貝爾獎之后,在學術上再也沒有大的創(chuàng)見,漸漸趨于平淡。楊振寧認為,他“是一個極聰明的物理學家,吸收能力強,工作十分努力??墒嵌床炝Γ↖nsight)與數(shù)學能力(Mathematical Power)略遜一籌”。而楊振寧卻愈戰(zhàn)愈勇,同時在冷原子,凝聚態(tài),統(tǒng)計力學,場論等領域斬獲不斷。加上楊-M場被承認,有10個諾貝爾獎得主的成就來源于此,讓楊振寧名聲大噪。所以,三聯(lián)書店總編輯李昕說,楊振寧沒有必要在意“宇稱不守恒”的第一歸屬權問題,因為他的科學成就早就超越了“宇稱不守恒”的高度。好比,一個全國作文大獎賽的冠軍,沒有必要再去爭奪在市作文比賽的名次。
但僅僅是科學上的貢獻,還不足以讓楊振寧獲得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楊振寧之所以成大名,還在于他是一個出色的社會活動家。按照華桐院士的說法,楊振寧是最厲害的外交家,為中國與其他國家增進友誼的外交事業(yè)做出了大貢獻。
比如,楊振寧1971年就頻繁回國訪問,屬于“破冰之旅”,轟動了全世界。他之后一大批海外科學家才開始回國。楊振寧回美國之后,到美國大學做了70多場演講,大說中國好話,消除了不少人對我們的誤會。
楊振寧還是“全美華人協(xié)會”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第一任會長。在70~80年代,該協(xié)會領導幾百萬華人積極的參與、促成中美合作,影響力很廣。楊振寧以創(chuàng)始人和會長的身份,多次在美國的知名報刊上刊登整版文章,要求華盛頓政府必須重視對華關系,放棄對抗走合作之路。還敦促總統(tǒng)盡快把與華建交提上日程。鄧先生訪問美國,楊振寧又親自組織人員歡迎,在800多人的歡迎宴會上首先發(fā)言。
楊振寧還是國際上保護某一個小島的國際組織的發(fā)起人和領導者,多次公開在參議院和法院替我國領土歸宿權作證。
楊振寧還在1977年建立一個基金會,開始組織國內(nèi)的學生去美國大學深造,學費、生活費全免,學成后絕大多數(shù)回中國。目前已經(jīng)有上千人得益。
所以,楊振寧不僅是科學家,還是很厲害的外交家。李政道與楊振寧比,則略顯低調(diào)。這主要是他們的性格不同所致。一個外向,一個內(nèi)向,都沒有錯,只是楊振寧過的更加精彩一些。
有人說,楊振寧和李政道二人的性格特點也是截然相反。李政道是一個內(nèi)向的人,李政道就像是一個書呆子一樣,一心一意搞科研,而不太習慣提意見,不喜歡社交,也不喜歡與人交流。
而楊振寧則大為不同了,他是一個極為外向的人,而且他的性格很倔,是有意見必提的人,當初有人建議中國搞大型粒子對撞機,楊振寧第一個提出反對,因為他斷定高能物理已死,再搞下去只會是勞命傷財,而李振道一開始也是反對的,但是后來卻沒有堅持原則。再說了,楊振寧除了是一個有著杰出貢獻的物理學家之外,還是一個積極活躍的社會活動家,所以,他的名氣大點,知名度高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授予楊振寧“鮑威爾科學成就獎”的美國權威機構富蘭克林研究所稱贊其成果“對20世紀下半葉基礎科學研究的廣大領域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給人類對宇宙基本作用力和自然規(guī)律提供了理解”,認為楊-米爾斯理論“深遠地重新規(guī)劃最近40年物理學和現(xiàn)代幾何學的發(fā)展。已經(jīng)排列在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的工作之行列,并必將對未來幾代有類似的影響”。
弗里曼·戴森認為楊振寧對數(shù)學的熱愛使得楊振寧“正如使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一樣,對自然的神秘能夠比別人看得更遠一點?!贝魃€說“在楊振寧的工作中最最重要的是規(guī)范場,已經(jīng)證明這比他和李政道關于宇稱的工作要重要得多。”弗里曼·戴森還稱楊振寧為“繼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紀物理學卓越的設計師”。
曾受楊振寧影響的超導體物理學者朱經(jīng)武說,人們常將物理學家分為兩種:一種是一天到晚聽人家講而自己不講,然后拿回去做得更快更好;另一種是不停地講話,讓人家知道自己多么偉大;楊振寧是第三種,他會認真聽別人講,還給別人提意見。朱經(jīng)武還說“楊先生對物理的熱愛、熱忱是沒有人可以理解的。有人說他是富有羅曼蒂克的物理學家,他對物理有一種很多人看來是愛情的東西.”
中國核物理學者鄧稼先曾對夫人許鹿希表示,如果不是諾貝爾獎規(guī)定每個人只能在同一個領域獲一次獎的話,楊振寧應該再獲一次諾貝爾獎。鄧稼先贊譽楊振寧的規(guī)范場理論媲美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不但影響當代,他的前瞻性是將以世紀來論的。
清華大學教授聶華桐評價楊振寧的物理學地位時說:“我們常??梢月牭揭恍┪锢韺W家的名字,像麥克斯韋、愛因斯坦,量子力學初建時的海森堡、薛定諤以及狄拉克?,F(xiàn)在再要往下排的話,我想楊先生的名字就要算在里面了。”
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兼數(shù)學系教授鄭洪表述物理學界有一個通俗的說法,諾貝爾獎分為三等,第三等的貢獻是第二等的1%,第二等的貢獻是第一等的1%,60年前楊振寧與李政道因提出“弱相互相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獲得的諾貝爾獎是其中的頭等——愛因斯坦是唯一的例外,特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