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赴死!吳石兩副官拒活路,槍口下從容震撼臺灣,馬場町刑場上,33歲的聶曦身中七彈,白襯衫被鮮血染紅,嘴角卻掛著一絲微笑。
“給我支煙?!甭欔乇唤壴诶匣⒌噬?,膝蓋墊了七塊磚,昏死四次后醒來只說了這句話。點著煙,他直接噴向審訊官。1950年的臺灣,白色恐怖籠罩,國民黨保密局對吳石的兩位副官許以高官厚祿、金條洋房,卻只換來沉默與微笑。
26歲的王正均胳膊被打折,面對誘降只有一句話:“我無言可訴?!边@兩位本可活下來的英雄,為何選擇慷慨赴死?
“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對我翁”——吳石將軍就義前的絕筆詩,恰如其分地勾勒出他與兩位副官的信仰與決心。1950年6月10日下午,臺北馬場町刑場,天空飄著細雨。33歲的聶曦與其他三名烈士被押赴刑場。
媒體鏡頭前的他身穿白襯衫,襯衫下擺塞進軍褲,嘴角掛著微笑,像是去赴約而非赴死。
聶曦的微笑瞬間被定格在膠片上,隨后刊登在臺灣各大報紙。蔣介石本想借此震懾臺灣百姓,卻沒想到這微笑反而讓人們看到了一位英雄的從容。
聶曦,吳石最信賴的副官,1917年生于福州。早年加入國民黨,但心中對進步思想十分向往。抗戰(zhàn)爆發(fā)后,聶曦來到吳石身邊當隨從副官。吳石對這位老鄉(xiāng)十分信任,大事小情均交給聶曦處理,包括秘密情報的傳遞。
王正均的命運則更為坎坷。1924年生于福州三坊七巷,自幼喪父,連給父親下葬的錢都沒有。停尸三日后,他痛下決心將妹妹賣去當童養(yǎng)媳,換了錢才讓父親入土為安。
后來他靠讀書識字,靠給人寫家書賺錢糊口。在聶曦親戚的引路下,王正均開始了革命之旅。
1949年,國民黨命令吳石將保存在福州的500箱機要檔案運往臺灣。這批文件價值極高,對我黨同樣意義非凡。吳石與聶曦商量后,決定冒險將檔案截留。吳石以軍運壓力大為由,用軍事圖書和資料頂替機要檔案,湊了一百箱先發(fā)往臺灣。
而真正的機要檔案則由聶曦負責秘密運往福建省研究院書庫妥善保存。聶曦帶著親信白天假裝整理待運檔案,夜里用馬車分批把298箱檔案藏進書庫。
他們整整忙活了七天七夜,手上磨出了血泡,肩膀也壓得紅腫。福州解放后,這批檔案完整交給解放軍第十兵團。
1949年8月中旬,聶曦跟隨吳石前往臺灣。離別時,聶曦與妻子高秀娟訣別,抱著三歲的小兒子,摸著另外三個孩子的頭,最終只說“照顧好自己和孩子,等我回來”。
他連全家福都只能藏在軍裝內襯里。
到臺灣后,吳石升任參謀次長。聶曦也在吳石的運作下被調去當交際科長,王正均則在聶曦的幫助下來到吳石身邊擔任副官。
在臺灣期間,吳石傳遞出大量重要情報,包括《臺灣戰(zhàn)區(qū)戰(zhàn)略防御圖》、《臺灣各戰(zhàn)略登陸點地理資料分析》等絕密資料。
吳石還冒死給我黨暴露的人員開“出境證”,暗中保護組織人員撤離。聶曦和王正均是這些行動的關鍵執(zhí)行者。
朱楓赴臺取走的《臺灣戰(zhàn)區(qū)戰(zhàn)略防御圖》膠卷,就是聶曦用“免檢”印章蒙混檢查,然后塞進吳石大衣墊肩夾層送出去的。
朱楓的出境證也是他幫忙辦理的。而當朱楓走投無路向吳石求救時,吳石安排聶曦動用了空軍人脈,開了“出境證”,才將朱楓送了出去。
王正均則負責為吳石梳理軍用電臺密碼、整理部隊部署資料。吳石給組織的密信都由他謄抄,足見吳石對他的信任。
1950年1月29日,中共臺灣省工委書記蔡孝乾在臺北被捕。他第一次逃脫后,竟因為饞嘴進城吃牛排再次被抓,這次徹底叛變。
他記事本里“吳次長”三個字把特務引向了吳石。1950年3月1日,聶曦、吳石、陳寶倉同時被捕,王正均也很快落網。
保密局二處處長谷正文親自審訊聶曦和王正均。一開始,特務們許以重利:聶曦能保上校軍銜,王正均能升官,還給臺北洋房和金條。
面對誘降,兩位副官絲毫不為所動。特務見軟的不行就來硬的。聶曦被綁在老虎凳上,膝蓋墊了七塊磚,昏死四次。每次醒來,他只要求“給我支煙”,點著了直接噴向審訊官。
王正均胳膊被打折,也只說“我無言可訴”。他們遭受如此酷刑,卻沒有出賣任何同志,沒有泄露任何秘密。
05 微笑赴死,精神永存
在獄中,聶曦曾寫下遺書,給妻子高秀娟的信只有三行:“秀娟,把兒子養(yǎng)大,別讓他姓聶,姓‘中國’就夠了?!钡@封信被看守扣下,直到2019年才在檔案里被發(fā)現。
1950年6月10日下午,聶曦與吳石、朱楓、陳寶倉一起被押往馬場町刑場。天空下著小雨,聶曦身中多彈倒下,眼睛始終沒閉上。
草草順祝康安兩個月后的8月10日,26歲的王正均也被處決。臨刑前,他給大陸的弟弟寫了絕筆信,到死還是那句“我無言可訴”。這封信直到2010年才被家屬上交中央。
聶曦與王正均本有機會活下來。只要他們肯出賣吳石,將他們替吳石做過的事情都說出來,敵人就會給他們留一條生路。
但他們始終閉口不言,聶曦還將辦理“出境證”的事情全部攬在自己身上。他們選擇了忠誠,選擇了死亡,而非背叛與生存。
如今,在北京西山無名英雄廣場上,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的雕像并排而立。王正均的名字也刻在石碑上。
聶曦的烈士身份確認用了56年,直到2006年才正式平反。王正均犧牲61年后,骨灰才從臺灣遷回福州,2011年安葬故土。
臺灣網友看完《沉默的榮耀》后感動留言:“真實的歷史格外令人感動”、“致敬英雄,銘記歷史”。一位大陸網友感慨:“這是一部知道結局,但仍要追下去的劇?!?/p>
馬場町的槍聲已沉寂七十余年,但英雄們的身姿依然清晰。他們用生命詮釋了什么是忠誠,什么是信仰。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微笑赴死的身影,已成為中華民族永恒的精神財富。
對此你們怎么看?歡迎評論區(qū)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