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奧運會,一個只有1米56的小伙子,站在奧運會的舉重臺上,雙手抓住那根沉甸甸的杠鈴,臉憋得通紅,全場屏息凝神。
一舉就把292公斤的重量甩到頭頂,瞬間點燃了整個鳥巢的歡呼。
他就是龍清泉。
是中國第一個在沒有國際比賽經(jīng)驗的情況下,拿到奧運會金牌的大力士。
龍清泉出生在龍山縣紅巖溪鎮(zhèn)的一個小村子,父母都是地道的農(nóng)民。
父母常年在安徽打工,留下他和奶奶相依為命。
小清泉從小就是個野小子,瘦瘦小小的身板,卻總愛跟大伙兒比力氣。
小學(xué)時候,他最喜歡下課后跟同學(xué)扳手腕、摔跤,就算對手比他高一頭,他也從來不服輸。
9歲那年,教練甘智悅一眼相中了他那雙小手和小胳膊里的爆發(fā)力,把他拉進(jìn)了湘西州體校的舉重館。
起初他對舉重沒啥概念,就覺得這玩意兒刺激,能讓他證明自己不是個弱雞。
杠鈴從輕到重,他的汗水也從少到多。2002年湖南省第九屆運動會,他才12歲,就在丙組38公斤級里拿了冠軍。
那時候的他體重才32.5公斤,比對手輕了好幾斤,可他硬是咬牙舉出了好成績。
教練們都說,這小子是天生的舉重苗子,骨骼勻稱,爆發(fā)力像彈簧一樣。
2006年湖南省第十屆運動會,他又在乙組52公斤級奪冠,總成績255公斤,穩(wěn)穩(wěn)坐上冠軍寶座。
16歲那年他進(jìn)了湖南省隊,教練胡常臨一眼看中他,帶著他從地方小賽打到全國選拔。
2008年一切來得太快。,全國男子舉重錦標(biāo)賽暨奧運選拔賽在泉州開打,龍清泉爆冷拿下56公斤級冠軍,還打破了抓舉和總成績兩項世界青年紀(jì)錄。
國家隊門票到手,他直接被扔進(jìn)北京奧運的熔爐。
8月10日北航體育館里,燈光刺眼,觀眾如潮。
龍清泉第一次站上奧運臺,心跳得像擂鼓。
可他沒慌,抓舉132公斤,一把穩(wěn)??;挺舉160公斤,咬牙頂起。
總成績292公斤,他成了中國代表團(tuán)的第六金,還是最年輕的奧運舉重冠軍。
那一瞬他成了“小穆特魯”,因為他的成績直追土耳其神童哈利爾·穆特魯。
勞倫斯獎的最佳男子新人,也順理成章落袋,但這只是他傳奇的開端。
2009年第十一屆全運會,他以抓舉133公斤、挺舉169公斤,總成績302公斤衛(wèi)冕冠軍。
同年世錦賽在韓國高陽,他總成績292公斤,挺舉162公斤,又是兩項冠軍。
奧運、世錦賽、全運會大滿貫到手,年僅19歲的他成了舉重界的“人生贏家”。
東亞運動會,他輕松拿下56公斤級金牌。2010年全國錦標(biāo)賽,抓舉138公斤平了穆特魯?shù)氖澜缂o(jì)錄,總成績301公斤,三金到手。
媒體追著采訪,他笑瞇瞇地說偶像是劉德華,讓他覺得明星和運動員一樣,得靠堅持。
也還在那時候,他認(rèn)識了曾莉云,曾莉云比他小幾歲,也是湘西體校走出來的舉重健將。
曾莉云身高1米60出頭,比龍清泉高點,她在女子舉重隊練得風(fēng)生水起,抓舉、挺舉樣樣穩(wěn)。
退役后,她常去訓(xùn)練場串門,倆人從聊天到互勉,感情水到渠成。
2013年他們低調(diào)結(jié)婚,婚后三年,兩個兒子相繼出生。
大兒子龍嘉瑞2015年落地,那時龍清泉正備戰(zhàn)里約,遠(yuǎn)在北京訓(xùn)練營。
他每天視頻看孩子,買玩具、挑衣服,成了“手機(jī)奶爸”。
小兒子龍嘉駿2016年8月底出生,正好趕上里約奧運閉幕。
龍清泉一摘金,就飛回長沙陪產(chǎn),握著妻子的手。
曾莉云不是花瓶,她是龍清泉的定海神針。
低谷時,她不抱怨分離,里約前她挺著大肚子發(fā)微信,倆人都是舉重人,懂彼此的苦。
曾莉云退役后,轉(zhuǎn)行做教練,幫著管理訓(xùn)練,還得操持家務(wù)。
龍清泉常說,妻子比他高大,不光是身高,還有心胸。
兩個兒子遺傳了爸媽的活力,大寶嘉瑞如今上小學(xué),愛輪滑、打籃球;小寶嘉駿活潑得像猴子,倆兄弟打鬧完兩分鐘就和好。
這份溫暖也成了他重生的動力。
2013年全運會,他以296公斤衛(wèi)冕,找回自信。
結(jié)婚后他像換了個人,訓(xùn)練嚴(yán)起來。
2015年換教練于杰,那位帶出呂小軍、金牌教頭,用鐵腕幫他定制計劃。
于杰說:“龍清泉需要狠一點的管教,他潛力大,但得磨?!?/p>
奧運選拔賽,他300公斤奪冠,力壓吳景彪。
里約奧運,賽場劍拔弩張,對手朝鮮的嚴(yán)潤哲,抓舉134公斤,挺舉169公斤,總303公斤,已是衛(wèi)冕冠軍。
龍清泉抓舉137公斤成功,領(lǐng)先3公斤;挺舉第一把170公斤,一舉破紀(jì)錄!
總成績307公斤,他打破穆特魯16年魔咒,奧運紀(jì)錄也到手。
嚴(yán)潤哲握手時說:“你是最強壯的人?!?/strong>
那一刻,龍清泉不光是冠軍,還是勵志偶像。
勞倫斯最佳突破獎,CCTV體壇風(fēng)云人物提名,全都來了。
2017年天津全運會,他手腕關(guān)節(jié)重傷,只能退出。
舉重改革,56公斤級取消,東京奧運推遲,一切亂套。
他在采訪中坦言:“練了20年,該試試新東西了?!?/p>
2016年退役后,他開始跨界,他試水賽車,參加環(huán)洞庭湖賽事,小組亞軍到手。
速度與力量的碰撞,讓他上癮。
他還推廣全民健身,去學(xué)校講座,教孩子舉重入門。
2022年一篇“冠軍去哪了”的采訪,讓他分享育兒日常:“周末帶娃玩,才是真放松?!?/strong>
如今34歲的他,身材發(fā)福了點,從賽場56公斤竄到70多斤,臉圓了兩圈,穿T恤時肚子微微鼓起。
可他笑言:“這才是正常人啊,以前太苦了?!?/strong>
轉(zhuǎn)行體育行政,是水到渠成,2024年2月他被任命為湖南省體育局競技體育與科技處副處長,試用期一年。
主要干啥?審預(yù)算、調(diào)研基層隊、幫運動員對接科技支持。
辦公室里,他從舉杠鈴變成寫報告,從賽場喊口令變成開會協(xié)調(diào)。
試用期,他跑遍全省隊,幫著優(yōu)化訓(xùn)練計劃。
2025年3月25日,局里發(fā)文:試用期滿,正式任職。
通知里肯定他一年表現(xiàn)突出,工作扎實。
從運動員到管理者,退役不是結(jié)束,是新賽道。
如今他平衡工作和家庭,周末擠時間陪老婆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