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楊德振
有一天,我在一個小餐館點了一碗餃子,一個人狼吞虎咽、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我旁邊的餐桌上坐著一對年輕的夫婦,他們身邊還有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吹贸觯@是一家三口;男人應該是從工地上剛下來,汗流浹背、滿臉疲倦,褲腿上還沾滿了泥巴;他還來不及去洗臉和換衣服,就迫不及待地來見妻子和女兒。
他的妻子和女兒可能是利用暑假剛從北方趕到廣州的,旁邊還放著兩個行李箱。一家人點了三碟餃子,一碟醬醋骨,要了三碗免費的餃子湯。一家人談笑風生吃起來,頓時,歡聲笑語彌漫在嘈雜的小餐廳中。
女兒先吃完。只見小丫頭放下筷子,走到爸爸身后,也不顧爸爸一身臭汗,就掄起小拳頭幫爸爸捶背按頸;過了五分鐘,又轉(zhuǎn)到媽媽背后,用巴掌幫媽媽揉肩膀。夫妻倆目不斜視,自顧自地吃著餃子,一邊說著悄悄話……目睹此一家人吃簡餐吃出了“高級感”和其樂融融的樣子,我當即有感而發(fā),回到家一氣呵成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要把幸福當幸?!罚瑢⑺查g的溫馨場面定格在紙面上。
文章初稿寫好后,我又反復打磨和潤色,最后形成了一篇千字的小品文,投給《廣州日報》,《廣州日報》第三天就在“閑情”版發(fā)表了。
《廣州日報》發(fā)表后,很快被全國眾多報刊轉(zhuǎn)載。一時間,迅速掀起了一個關于幸福話題的熱烈討論。我朋友圈里面的一些朋友看到這個“熱鬧”后,也紛紛加入進來“湊熱鬧”,也有豎起了大拇指表示由衷欣賞和贊美的。尤其是一些作家朋友,發(fā)微信給我說:“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細節(jié),居然被你看的這么仔細和真切?!你然后剝開、咀嚼、聯(lián)想、升華,看似簡單平常,卻寫出了幸福的深意和高度,了不得,又了不起啊!”我聽后,一笑而過;深深感到:一個作家如果具備一雙慧眼和一顆樂心,是可以拓寬寫作路徑的。一個人的幸福的能力原來無處不在呀!
當然,我更開心這么一個小小的人生片段、平常偶遇的片段,被我撞見和記錄了下來,這本身也是一種幸福的觀照與體悟。更為意想不到的是,這篇文章刊登出來后,被全國眾多的報刊雜志所轉(zhuǎn)載,尤其是像《深圳特區(qū)報》《中國文摘報》這些知名報刊轉(zhuǎn)載后,“幸?!钡氖鼙姀V泛,影響面大,本身又構(gòu)成了開心的元素,這是多么幸福幸運的一件事!而且,這些報刊雜志用完稿后紛紛給我寄來了高額稿酬,換成物質(zhì)上的折算,這些稿費足夠我吃一餐“滿漢全席”的。
一碗餃子換來了一桌滿漢全席的錢。讓我有些驚訝,又讓我很開心,我還為自己在平凡的煙火氣中能在現(xiàn)場感受到這種濃濃的親情,收獲滿滿的幸福感,喜不自禁,喜出望外。
事實證明:精神的豐盈往往又不是任何物質(zhì)可以比擬的。從人生的另一個視角上來講,一桌“滿漢全席”的味道在此時可能還不如那一碗餃子的味道好,因為“一碗餃子”的生活才是我們普羅大眾人生的真實況味和寫照。
剎那間,我豁然開朗:盡管世事艱難,人心繁復,一個人的幸福感覺并不是在物質(zhì)上多么富有,而是在精神上的富足與遼闊。所以一個人別把眼前的幸福不當幸福,要看到,一碗餃子照樣可以吃出幸福的模樣與感覺。
☆ 本文作者簡介:楊德振,中共黨員、復轉(zhuǎn)軍人、工商碩士、中國散文作家、廣東作家,現(xiàn)為酒店高管;業(yè)余時間筆耕不輟,在全國各類報刊發(fā)表雜文、詩歌、散文隨筆數(shù)百篇;已出版八部散文著作,兩部企業(yè)管理專著。
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