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臺灣,正處于白色恐怖最為猖獗的時期。
蔣介石掀起的“肅諜”風暴席卷全島,幾乎每個角落都籠罩在高壓的陰霾之下。在這場風暴中,曾是國民黨參謀次長的吳石中將因情報泄露被捕,最終慘遭處決。
他的犧牲震驚了兩岸,而就在同一年,徐會之,這位被稱為“中共諜王”的傳奇人物,孤身潛入臺灣,卻選擇了一條看似匪夷所思的路,向蔣介石提交了一份自首報告。
許多人認為他是貪生怕死,叛變投敵,但多年后,人們發(fā)現(xiàn),這份自首報告竟隱藏了精妙的暗碼,是一次絕境中的頂級陽謀。
吳石是黃埔軍校出身的高級將領,曾任國民黨“國防部參謀次長”,但實際上,他早在抗戰(zhàn)期間便秘密加入中共。
之后,吳石將國民黨大量軍事情報傳遞給中共,為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正是因為蔡孝乾的泄密,吳石的雙面身份被徹底暴露。
那個年代,臺灣島上的氣氛緊張得像一根繃緊的弦,到處是特務和眼線。吳石的工作風險極高,稍有不慎就會掉腦袋。
果然,1950年,他被國民黨當局逮捕,經(jīng)過一番審訊,最終被處以死刑。犧牲時,吳石才42歲。
吳石的犧牲不是孤立的,它牽扯出另一個人物——徐會之。
徐會之比吳石小兩歲,也是中共派往臺灣的特工,人稱“諜王”,因為他手段高明,多次在險境中脫身。
而徐會之的潛入臺灣,是在吳石犧牲后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nèi)完成的。
1950年9月,他以黃埔軍校一期老同學的身份,偽裝成國民黨“歸附者”,進入臺灣。
他的任務非常明確:重新搭建被摧毀的情報網(wǎng)絡,并策反臺灣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彭孟緝。
彭孟緝是蔣介石的心腹,直接掌控臺灣的治安和戒嚴權。
徐會之與彭孟緝同為湖北人,還是黃埔軍校的師兄弟。正是基于這樣的關系,徐會之試圖通過“同鄉(xiāng)情誼”與“同窗交情”策反彭孟緝。
可彭孟緝表面上對徐會之的計劃表現(xiàn)出興趣,實際上卻將與他的每一次會面都詳細記錄,并暗中向蔣介石匯報。
很快,徐會之的名字被列入了“異動分子名單”,臺灣保密局開始對他進行全面監(jiān)控。
眼看自己隨時可能暴露,徐會之決定孤注一擲。
他向蔣介石的“國防部次長”袁守謙提交了一份自首報告,聲稱自己愿意“悔過自新”,并詳細敘述了自己此前與中共接觸的經(jīng)歷。對于許多人來說,這一舉動無異于公開投降。甚至在徐會之犧牲多年后,還有人指責他是“叛徒”。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多年后,隨著歷史研究的深入,人們開始懷疑,這背后可能有更大的棋局,甚至堪稱“頂級陽謀”。
原來,這份看似自首的報告中,徐會之使用了大量隱晦的暗示。例如,他在敘述關鍵情報時故意模糊時間節(jié)點或錯用人物姓名,這些細節(jié)組成了摩斯電碼的符號,向大陸傳遞了行動指令。
更為巧妙的是,徐會之在報告中“選擇性供認”了一些已經(jīng)完成使命的情報員的身份,卻刻意保護了尚未暴露的核心人員。
這種“以退為進”的策略,不僅為中共情報系統(tǒng)贏得了時間,還讓國民黨特務機構在錯誤的方向上浪費了大量資源。
徐會之自首后,立即被關押在臺北延平南路保密局看守所。
國民黨特務機關對他進行了多次審訊,試圖從他口中挖出更多中共情報網(wǎng)絡的線索。
可徐會之始終堅持一個立場:自己“早已脫離中共”,對組織的核心機密一無所知。
為了瓦解他的意志,特務人員對徐會之施以酷刑,從“披麻戴孝”(鞭刑后撒鹽)到“坐老虎凳”,無所不用其極。
但徐會之不僅咬緊牙關守住了秘密,還利用獄中的環(huán)境,繼續(xù)為情報工作服務。
1951年11月13日,蔣介石親自批示,要求對徐會之“應即槍決”。
11月18日,徐會之被帶到臺北馬場町刑場執(zhí)行死刑。
在行刑前,他提出了兩個請求:一是面朝北安葬,二是哼唱《洪湖水浪打浪》送別自己。這首紅色歌曲的旋律回蕩在刑場上空,成為徐會之人生最后的注腳。
徐會之犧牲后,他的身份與事跡長期被掩蓋。
直到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他為革命烈士。1996年,他的遺骸被迎回祖國,安葬在武漢九峰山烈士陵園。
徐會之的一生,是隱蔽戰(zhàn)線的縮影。
從1924年秘密加入中共,到1951年在臺灣犧牲,他用27年的潛伏書寫了革命者的忠誠與智慧。
他的自首,不是叛變,而是一場頂級陽謀;他的犧牲,不是終結,而是隱蔽戰(zhàn)線的永恒燈塔。
他用生命詮釋了什么叫“懷揣光明,面向黑暗”。
正如董必武所說:“他是中共諜王,是我們不能忘記的臺灣朋友?!?/stro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