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向北風》劇照
10月19日晚,在南京拍攝完成的38集年代情感劇《依依向北風》(以下簡稱“《依》劇”),在央視8套黃金時段開播。
該劇故事背景發(fā)生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劇中講述了我國民營經(jīng)濟從萌芽階段到正式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這段曲折歷程。劇中主人公俞樂山(魯諾飾)、盛雪竹(菅紉姿飾)、喬正君(何明翰飾)等知識青年,在回城之后順應改革開放大潮,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進取,闖出了一條改革之路。它真實再現(xiàn)了那一代年輕人在歷史變革中的困惑、抉擇與成長,為當代觀眾提供了一面反思歷史、觀照現(xiàn)實的鏡子。
《依依向北風》劇照
據(jù)了解,《依》劇主要取景地有南京紫金山、江寧云臺山、六合冶山、浦廠醫(yī)院、江南水泥廠、南京大學、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民國電臺舊址、南京北站等。南京浦口火車站那條銹跡斑斑的鐵軌,戲里藏著一封沒寄出去的情書;老門東的磚墻前,盛雪竹和俞樂山因為返城名額吵得臉紅脖子粗……秦淮河畔的韻味、老城南的煙火氣融入鏡頭,盡顯金陵人文底蘊。
《依依向北風》劇照
多年來,南京已成為大量優(yōu)秀影視作品創(chuàng)作的外景地,《建國大業(yè)》《金陵十三釵》《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人民的名義》《我不是藥神》《我的后半生》等作品,都曾在南京拍攝取景,并被網(wǎng)友貼上“南京戲”標簽。南京電影協(xié)會披露:近5年來,已有110個影視劇組走過南京的街頭巷尾,這座歷史文化名域在熒屏銀幕的辨識度與日俱增。
文藝評論家張瀾濤認為,影視攝制組紛紛到南京取景拍攝,對南京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推動意義顯而易見。(梁平)
來源:南京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