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擁有大智慧,其實,人生,就是一場智慧的修行。
達到很高智慧境界的人都有這6個特征,你如果占3條,就非常了不起!
01
不再對任何人有期待
看過一個故事:
有一位年輕人向神明禱告,希望神明賜予他度過人生難關(guān)的秘訣。
神明爽快地與他約好時間、地點,答應到時候會把所有的秘訣都告訴他。
到了約定的這天,年輕人早早地如約而至。誰知,一直等了三天三夜,神明也沒有出現(xiàn)。
年輕人失望至極,他自言自語道:
“看來神明也是會違背承諾的,既然這樣,以后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只有寄托在自己身上最靠譜?!?/p>
這句話剛說完,神明立刻就出現(xiàn)了。
他微笑著說:“孩子,這就是我要告訴你的秘訣。今后,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你都會立于不敗之地?!?/p>
在任何關(guān)系中,都是期待越多,失望越多。只要有所期待,就是失望的開始。
真正智慧的人,都懂得如你所料是意外驚喜,不隨心愿才是人間常態(tài)。他們不再期待任何人,來者珍惜、去者隨緣。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真相:“人生的本質(zhì),就是一個人活著,不要對別人心存太多期待?!?/p>
02
允許接納一切的發(fā)生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記錄了自己癱瘓十多年的苦難歷程。
史鐵生20多歲的時候,命運給他開了個大大的玩笑。
一場大病,使他徹底失去了雙腿,后半生只能與輪椅為伴。
一個意氣風發(fā)的少年郎,瞬間掉進了人生的谷底。
史鐵生曾經(jīng)歇斯底里過,曾經(jīng)想離開這個世界。
歷經(jīng)苦難后,史鐵生與地壇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他幾乎每天都去地壇,無言地訴說著滿腹的痛苦與煎熬,地壇默默地包容著這一切。
地壇,成了史鐵生精神和身體的棲息地。
最終,史鐵生接納了現(xiàn)實,以坦然的心態(tài)向死而生。
所謂允許一切的發(fā)生,就是放下。這個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境隨心轉(zhuǎn),眼前的世界突然變得開闊起來。
真正智慧的人,允許樹成樹、花成花。無論遭受多么跌宕起伏的人生,都能平靜地走好當下,將所有的失去,化作另一種方式歸來。
被譽為“西方老子”的伯特·海靈格寫過一首詩《我允許》,其中大家耳熟能詳?shù)脑娋涫牵骸霸试S一切如其所是,我允許任何事情的發(fā)生?!?/p>
03
越來越喜歡簡單的事物
演技好、人品正的老戲骨陳道明,是一位與眾不同的演員。
他淡泊又低調(diào),家里沒有請過保姆,他幾乎包攬了所有家務。
陳道明經(jīng)常關(guān)掉手機,不沾煙酒,很少參加飯局。每天忙于讀書、寫文章、下棋、彈琴、畫畫……
陳道明陪著妻子杜憲一起做手工,更是令人津津樂道。
他給杜憲手工裁剪、縫制皮包,穿針引線給女兒做衣服。把簡單的日子,過得既充滿煙火氣,又詩意盎然。
在娛樂圈中,陳道明是個“另類”。他把簡單的生活過得不簡單,這種簡單的快樂,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
他說:“世間萬物由簡至繁走到今天,該由繁至簡了?!?/p>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會越來越喜歡簡單的事物。他們無欲則剛,不被欲望牽絆、世俗所累。反之,復雜的人由于顧慮太多,反而會陷入無窮無盡的內(nèi)耗中。
真正智慧的人,不會沉醉于燈紅酒綠中。他們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老子認為:“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04
常懷一顆悲天憫人之心
楊絳先生家里有一位仆人郭氏,她的外貌很不討喜,高顴骨、梭子臉、腫眼泡……
關(guān)鍵是郭氏的品行有問題,她自私又貪婪,偷楊絳家的物品,還隨意把楊絳的家事往外說。
每過一段時間,郭氏就提出要求加薪。如果楊絳不同意,她就又是摔碗,又是摔碟子。
面對這樣一位仆人,楊絳從郭氏粗鄙的行為背后,看到了隱藏在背后的辛酸故事。
楊絳懷著一顆悲憫之心,理解她、包容她,認為郭氏并不是丑惡的化身。從生活上關(guān)心她,并且選擇長期雇用她。
楊絳對于身處苦難的人,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情感,是一種博大的愛。
每個人都是紅塵中的匆匆過客,修一顆悲天憫人之心,感恩生活、感恩遇見。
真正智慧的人,具有一種強大的能量。他們常懷一顆悲天憫人之心,心存善念、多行善舉,為人處事厚道真誠、坦蕩做人。
《周易》有云:“君子以厚德載物?!?/p>
05
不因任何人而委屈自己
林徽因不僅文學造詣頗深,而且是著名的建筑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主要設(shè)計者,是愛國知識分子的典范。
冰心也是一位才女,是詩人、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被稱為“世紀老人”。
1933年,冰心在《大公報》上發(fā)表了短篇小說《我們太太的客廳》,暗諷林徽因不檢點、太過招搖,是男性文人間的“交際花”。
一向溫婉的林徽因忍無可忍,托人給冰心送去了一壇山西老陳醋作為回應。
從此,兩位才女一直沒有和解。
世人都說:與人為善。然而,任何一種感情,都是雙向奔赴、彼此成全。別怕失去,珍惜你的人,永遠不舍得讓你彎腰受委屈。
真正智慧的人,不會因為遷就任何人,而委屈了自己。因為他們懂得:在這個世界上,確實沒有幾個人值得他們彎腰。
劉震云在《一句頂一萬句》中說:“無論任何關(guān)系,只要對方不顧及你的感受和利益,你就該及時止損?!?/p>
06
有“隨喜”的積極心態(tài)
作家麥家的《人生海海》描述了人性的糾葛,揭露了人性最深處的丑惡。
書中的小瞎子是一個典型代表,有爹沒娘,爹還是個瞎子,日子過得相當窘迫。
在小瞎子的眼里,上校從來不干農(nóng)活,日子卻過得非常舒坦。就連貓都比村里的孩子吃得有營養(yǎng),心中升起了嫉妒之火。
特殊時期,小瞎子唱歌辱罵上校是“太監(jiān)”。還總是帶頭領(lǐng)著村里的孩子們,把上校當豬狗一樣拖著游街。
最終,小瞎子倒在了血泊中,落得個終生殘廢。
人性最大的惡,就是見不得身邊人好。愚昧無知的小瞎子,可能到死也不會知道,他悲慘的下場,源于嫉妒。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人生海海。隨心歡喜,是一種大格局、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
真正智慧的人,無論什么時候都能保持一顆隨喜的心,在紛繁的世界中保持內(nèi)心的喜悅。這樣的生活,更加輕松自在。
《論語·雍也》有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愿你眼里有故事,臉上不見風霜,擁有大智慧,走好腳下的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