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雷軍與他的小米,在網(wǎng)上接連引起不小的風波。尤其是過往雷軍在一些場合的演講與營銷方式,更被網(wǎng)友接連吐槽。
甚至有人形容:當一個人的財富和他的認知不匹配時,他的財富就會流向雷軍。以此來諷刺雷軍那夸張、過度卻又極具誘導力的營銷話術。
因此,也開始有一批人開始模仿用雷軍的營銷方式去銷售各種各樣的產(chǎn)品,其中有一位女博士就在這一賽道中殺出重圍,被譽為女版雷軍。
一周前,她模仿雷軍賣牛奶,在網(wǎng)絡上爆火。近日,她發(fā)布了新的視頻,這次“雷軍”不賣牛奶了,改賣新疆大蜜薯。
按照慣例,視頻開頭先是向雷總道歉,一句“對不起雷總,我又來了”,然后臉上還帶著誠懇卻又不失惡搞的表情,可以說是極具感染力。
那用雷軍的營銷方式,如何推銷蜜薯呢?話術是這樣的:
朋友們,我們今天不談產(chǎn)地,不論品種,我們只說一個扎心的事實。你平時餐桌上吃的那個紅薯,可能已經(jīng)失去了紅薯它本來該有的味道。我們聯(lián)合了新疆農(nóng)科院和24家沙漠實驗室,在過去的618天里面我們收集了12.7萬份沙漠土壤實驗樣本,把紅薯從播種到收獲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拆分成了分子級的數(shù)據(jù),結果令人震驚。我們發(fā)現(xiàn)普通的紅薯在倉儲到運輸?shù)倪^程中,甜度就已經(jīng)流失了67.77%,而香味就已經(jīng)喪失了51.11%。這不是保鮮技術的問題,而是生長環(huán)境和品種特性的根本失衡。為了找回那紅薯最初的味道,我們做出了一個近乎偏執(zhí)的決定,我們把基地建立在了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在這個沙海與綠洲之間的交匯處,我們投入了35套智能灌溉系統(tǒng),在117種沙漠土壤改良方案中反復篩選,最終研發(fā)出了0.19孔隙率的黃金沙壤配方。這里的秘薯每天享受著16個小時的日照,喝著天山雪水,晝夜溫差高達20度。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這里種出來的新疆天山蜜薯可溶性糖含量高達23.88,干物質(zhì)含量比普通的蜜薯高81.88%。但這還只是開始,我們邀請了46位沙漠農(nóng)業(yè)專家,復原了烤制古法工藝,讓每一個蜜薯在翻土了之后,還要經(jīng)過96個小時的沙漠風自然糖化。這樣烤出來的蜜薯是流心、流蜜、流糖。更重要的是,沙漠邊上種出來的黃金秘薯,得益于純凈的沙漠環(huán)境,重金屬殘留和農(nóng)藥殘留均未檢出。今天我們把這一款來自沙漠的珍饈命名為天山流心沙漠蜜薯。我們相信,最好的食材不應該被城市的喧囂淹沒,而應該在最純凈的土地里面自然生長。就像古詩里面說的那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在這一片曾經(jīng)的沙漠邊緣,我們用汗水澆灌出了最甜的果實,讓每一口香甜都承載著治沙人的堅守,讓每一口甜蜜都見證沙漠變綠洲的奇跡。這一個來自新疆的天山蜜薯,不僅僅是沙漠的珍饈,更是見證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奇跡。瀚海闌干百丈冰,蜜薯甜于十月秋。希望這一份來自沙漠的甜蜜,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溫暖你的餐桌,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