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觀察者網(wǎng) 柳白
隨著特朗普政府加大施壓力度,彭博社8月7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披露,印度國有煉油廠目前正暫時減少購買俄羅斯原油的數(shù)量。等待政府進一步指令。
包括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和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在內(nèi)的企業(yè),計劃在即將到來的采購周期中跳過購買俄羅斯原油,直到政府發(fā)出明確的指示。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稱,這一決定將影響10月份裝船的俄羅斯烏拉爾原油的采購計劃。
在特朗普6日以印度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購買俄羅斯能源為由,將對印度的關稅從25%提升一倍到50%后,全球石油市場密切關注印度的能源采購行為。
本周,緊張局勢使得原油期貨市場波動加劇,交易商正評估可能出現(xiàn)的供應中斷情況,以及如果印度煉油廠減少采購,俄羅斯能否找到其他買家。布倫特原油價格在連續(xù)五天下跌后,于7日小幅波動,維持在每桶約67美元的水平。
俄羅斯摩爾曼斯克港石油碼頭
官方層面上,印度政府尚未要求煉油廠停止采購俄羅斯原油。莫迪政府正在反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印度石油部發(fā)言人尚未回復彭博社的置評請求。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和印度斯坦石油公司也未回應置評請求。
特朗普8月1日稱,他聽說印度將不再向俄羅斯購買石油,并稱將“拭目以待”。
但印度媒體2日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印度國有煉油廠仍在繼續(xù)從俄羅斯供應商處采購石油,“印度政府沒有向其煉油廠下達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的指示”。
消息人士當時指出,印度國有和私營煉油廠有權自主選擇供應商,石油采購屬于企業(yè)自主的商業(yè)決策。兩名匿名印度高級官員也表示,盡管特朗普威脅實施懲罰,印度仍將繼續(xù)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其中一名知情官員稱:“這些是長期石油合同,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停止購買的。”
與此同時,也有消息人士透露,煉油廠曾被要求制定非俄羅斯石油的采購計劃。
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5日表示,印度有權自主選擇貿(mào)易伙伴,特朗普的關稅威脅“試圖迫使各國停止與俄羅斯的貿(mào)易關系”。
“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石油降到零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咨詢公司Vanda Insights創(chuàng)始人范達娜·哈里(Vandana Hari)表示,“大家都明白特朗普的目的是試圖向普京施壓,但用‘槍頂著印度的肩膀’來實現(xiàn)這一目的,令新德里極為反感?!?/p>
印度的國有煉油廠是全球最大的烏拉爾原油買家之一。除了長期合約外,原油生產(chǎn)商與煉油商通常以短期周期方式進行交易,貨物通常在裝船前1.5到2個月就已預訂。這種預先安排的模式有助于用戶確保供應穩(wěn)定、滿足需求。
分析稱,雖然印度煉油廠在10月裝船期的俄烏拉爾原油采購總量不太可能降至零,但一旦采購減少,市場可能會迅速轉(zhuǎn)向其他油種,如來自美國、中東和非洲的原油。
今年7月底,由于烏拉爾原油報價偏高,印度在9月裝船期的采購量已減少。此后,印度國有煉油廠通過多個招標,從其他地區(qū)大量采購現(xiàn)貨原油。與此同時,印度的私人煉油企業(yè)信實工業(yè)有限公司和納亞拉能源公司一直保持沉默,后者還因歐盟制裁導致運營效率大幅下滑。
知情人士表示,8月和9月裝船的烏拉爾原油貨物預計將如期交付,除非印度政府發(fā)出新指示。
印度煉油廠
最近幾天,盡管有一些輕微延誤,部分油輪仍在印度港口卸貨。印度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前幾乎沒有進口俄羅斯石油,但在高峰期,日進口量曾超過200萬桶。
巴拉特石油公司前煉廠總監(jiān)馬錢蘭德(R. Ramachandran)表示:“短期內(nèi)可能會有一些運營上的干擾,但原油的供需最終會重新平衡?!?/p>
他補充道:“如果俄羅斯供應變得更加困難,憑借地理優(yōu)勢和豐富的品種,中東原油將成為主要替代品,特別是來自沙特和伊拉克的原油?!?/p>
“印度不想讓自己看起來向特朗普屈服”
《印度時報》8月7日發(fā)文分析,特朗普將印度關稅提高一倍,本意是在向俄羅斯施壓盡快結(jié)束與烏克蘭的沖突,但給印度煉油行業(yè)造成了嚴峻挑戰(zhàn)。
文章指出,當前局勢對莫迪而言是復雜難題:若屈服于美國壓力,可能損害印度與俄羅斯長期建立的關系,并放棄現(xiàn)有經(jīng)濟利益;而若堅持購買俄油,則面臨與印度最大貿(mào)易伙伴美國關系惡化的風險,潛在的損失可能超過所獲利益。
荷蘭國際集團大宗商品策略主管沃倫·帕特森(Warren Patterson)說:“如果你看看印度與美國的貿(mào)易總額,再對比購買俄油節(jié)省的金額,其實答案很明顯——你會為了省幾億美元的油錢,而讓870億美元的出口面臨風險嗎?”
不過,美國的壓力不太可能導致印度的政策立場發(fā)生根本性轉(zhuǎn)變。
文章稱,當前油市條件和俄羅斯烏拉爾原油的折扣逐漸減少,理論上為莫迪提供了逐步減少對俄油依賴的機會。但實際操作上面臨困難,尤其是印度國內(nèi)反對黨和部分執(zhí)政黨成員批評美國施壓,這激起了民族主義情緒。
亞洲市場人士預測,長期來看,印度煉油廠將尋求與中東國家簽署新協(xié)議。但如果美國沒有采取更廣泛的制裁措施,業(yè)內(nèi)人士并不認為印度會系統(tǒng)性調(diào)整采購方案。
“從俄羅斯轉(zhuǎn)向其他供應國的經(jīng)濟成本實際上并不大?!眲P投宏觀經(jīng)濟學家希蘭·沙阿(Shilan Shah)說:“這感覺像是一個政治決定,而不是經(jīng)濟決定。”
“印度不想讓自己看起來屈服于特朗普的要求。印度和俄羅斯有著相當長期的貿(mào)易關系,我認為印度會熱衷于維持這種關系?!彼f。
英國廣播公司(BBC)7日給出了類似看法。報道認為,莫迪政府以民族主義議題為基礎,其支持者可能期待對美方強硬回應。
這讓印度政府陷入兩難:既想達成協(xié)議,又不愿被視為屈服于特朗普壓力。
2月13日,美國華盛頓特區(qū),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聯(lián)合記者會
但目前印度似乎正逐步放棄克制。在回應美方對其購買俄油的批評時,印度誓言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維護“國家利益與經(jīng)濟安全”。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的侮辱言論是一種施壓策略,以達成他認為對美國有利的協(xié)議。
印度前外交官、現(xiàn)為金達爾全球大學教授吉騰德拉·納特·米斯拉(Jitendra Nath Misra)表示:“特朗普是地產(chǎn)大亨,也是強硬談判者。他的風格或許不具外交禮儀,但追求的卻是外交成果。所以我認為他的做法是談判策略的一部分?!?/p>
此外,印度視俄羅斯為“全天候盟友”,俄羅斯在歷次危機中曾多次援助新德里。
根據(jù)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數(shù)據(jù),俄羅斯在印度武器進口中的占比已從2016至2020年的55%降至2020至2025年的36%,但仍是印度的最大武器供應商。
南亞問題分析師邁克爾··庫格爾曼(Michael Kugelman)表示:“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毫無顧忌地展現(xiàn)其交易性與商業(yè)導向,對印度這樣的親密伙伴,也不惜使用可能疏遠對方的強硬手段?!?/p>
他也補充道,印美關系過去二十年來累積了大量信任:“失去的或許能重新找回,但鑒于目前的困境,可能需要很長時間?!?/p>
來源|觀察者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