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課題組昨天在一個很有名的學術(shù)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發(fā)了一篇令人震驚的文章,題目是:
新冠核酸序列在培養(yǎng)細胞中可通過逆轉(zhuǎn)錄進入宿主基因組,并在源自病人的組織中得到表達。
我想不管是懂不懂病毒學的人,都能感受到這篇文章的題目挺嚇人的。那就讓我們先說一個此文傳達的好消息。
在漫長的疫情中,我們也許聽到所謂“新冠肺炎康復病人“復陽”的新聞,這帶來了兩個憂慮。首先,這是否意味著病人痊愈后又重新感染了?如果這樣就預示了人在病愈后抗病性持續(xù)很短,這就讓病愈后帶有抗性或者是接種疫苗后的人永遠放不下心來了;或者,“復陽”如果是老病毒沒有清楚干凈而冒頭的話,那就說明這個病毒極其狡猾,會秘密躲在暗處而見機復發(fā)。這兩個可能性都很讓人鬧心。
而此文提出了另一種解釋“復陽”的機理,如果正確的話,就排除了以上的兩種糟糕情況。這種機理就是我們所要說的壞消息,正如題目所指,病毒遺傳序列可能整合入了宿主的遺傳物質(zhì),因此一個病毒清零人也會被繼續(xù)檢驗出新冠的核酸陽性,因為病毒的基因已經(jīng)進了他自己的染色體。
這個現(xiàn)象的機理是,人體自身帶有把病毒RNA系列轉(zhuǎn)化為DNA,并且整合進入自己染色體的一種叫做“逆轉(zhuǎn)錄”的機制,所以新冠基因就駐下不走了。
我把此文的主要觀點總結(jié)如下:
在“逆轉(zhuǎn)錄”活性特強的人類改造細胞中,新冠序列整合宿主的位點有63處,分布在所有的23條染色體上;
而在逆轉(zhuǎn)錄活性沒有被特異強化的人細胞中,也有7個病毒片段被整合;
在整合入宿主染色體的病毒片段中,相當部分插入了宿主基因的編碼區(qū)(也就是說對宿主蛋白功能的影響比較大);
這些整合的宿主-病毒雜合基因,有的是有活性的,也就是能夠被轉(zhuǎn)錄成為RNA,這些現(xiàn)象在體外細胞培養(yǎng)和病人組織中得到了確認,并非原先懷疑的實驗室“噪音”所致。
這篇文章帶來幾個壞消息,首先就是對于新冠痊愈的病人,如果真有病毒基因整合的話,那么這些整合體就會持續(xù)釋放一些攜帶病毒病理信息的分子,攻擊人體系統(tǒng),造成長效的病癥。
這篇文章出來之后,遭到了各種批評,但也不乏被說服的人。一個特別的例子就是NIH的艾滋病毒整合專家Stephen Hughes, 在去年12月此文的初稿剛剛上線的時候,他曾認為宿主新冠基因的整合是一個實驗室室假象。他給原作者發(fā)帖說:你們?nèi)绻绱诉@般地補做一些分析,也許就能揭示你們在邏輯上的謬誤。
沒想到麻省理工的原作者們咨諏善道,察納雅言,真把他建議的實驗和分析給做了,結(jié)果反而是強化了初始的論點。所以就連最初的懷疑者Stephen Hughes也被說服了,由于他對補做的研究有重大的貢獻,居然成了修改后文章的共同作者了【1】。
很多批評作者的人指責他們用一個并不成熟的研究來招徠矚目和流量。我不贊同這樣的批評,這篇文章在方法,設計和邏輯構(gòu)架上還是很強大的,同時,他們在短短的篇幅中不厭其煩地強調(diào):病毒基因固然可能整合進入人的染色體,但是這絕不意味著這樣的人能夠繼續(xù)包裝分泌出病毒顆粒和具有傳染性。那么,如果有人故弄玄虛,炒作新冠病愈之后依然是活動的病毒發(fā)射機的,可以休矣。
我想此文之所以掀起軒然大波,主要是一個很多人心知肚明但是不愿意去想的一個問題:這個發(fā)現(xiàn)對當前拯救世界的RNA疫苗有什么影響?
目前的所有疫苗中,唯有輝瑞和Moderna兩家使用了活性的病毒RNA片段。而本文揭示有害機理恰恰就是人細胞具有把RNA逆轉(zhuǎn)錄為DNA,并整合入人染色體。可以說是對RNA疫苗的精準打擊了。這對RNA疫苗來說是個壞消息。
而且這并不是一個新的爭議。
在去年12月FDA給輝瑞開的專家組評審會上[3],匹茲堡大學的Patrick Moore教授問輝瑞,人體內(nèi)的逆轉(zhuǎn)錄酶會不會把接種的病毒RNA轉(zhuǎn)成DNA?廠方的答案是概率極低,首先病毒RNA未必是人體這種酶的合適作用對象,其次是輝瑞在實驗中沒有觀測到疫苗RNA會進入細胞核,那么染色體整合就不會發(fā)生。所以,為了消除疑慮,當務之急是重復實驗確認這個結(jié)果。
塔夫茨大學的兒童傳染科主任Cody Meissner博士特別關(guān)心這個現(xiàn)象對胎兒的影響。因為胎兒的染色體DNA處于復制的活躍期,如果人體逆轉(zhuǎn)錄酶對疫苗RNA發(fā)生作用的話,會不會提高整合的概率?我沒有聽到輝瑞對此有明確的答復。
當時,我感到在這位兒科專家的問題太尖銳了,這樣的問題會不會被反疫苗人士拿來做文章呢?但是從另一個側(cè)面看,F(xiàn)DA請的所有評審專家都在職責所在而用批評性的眼光看待疫苗,他們不是來歌功頌德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們?nèi)巳硕际莢accine hesitancy。
也許只有在這樣的開誠布公之下,人們才能更加接近科學的真理。
正如此文所強調(diào),病毒RNA的整合幾率極低,在細胞水平的實驗證明這個整合頻率是在千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之間。但是目前世界已上億人感染新冠,接種RNA疫苗的會是10億人口以上,任何小幾率的事件都必須得到充分重視,正如FDA/CDC因為一個百萬分之一的血栓事件就暫停強生疫苗接種兩個星期。
也許有人問,就算是病毒序列整合入人體染色體又怎么了?不是說人體基因組的相當比例的組分,恰恰是來自遠古的病毒細菌微生物的整合嗎?
應該說,疫苗哪怕是有理論上的宿主染色體整合可能,都值得非常的重視。一個鮮明的例子就是曾經(jīng)被考慮用于疫苗研發(fā)的逆轉(zhuǎn)錄病毒載體,正是由于它能整合入人基因組的特點,而遭到了冷遇,研究的興趣轉(zhuǎn)向了不會整合人染色體的腺病毒載體【4】。這就是美國強生,英國AZ,中國康熙諾和俄國衛(wèi)星疫苗的由來。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參考資料
[1]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1/05/further-evidence-offered-claim-genes-pandemic-coronavirus-can-integrate-human-dna
[2]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21/e2105968118
[3] https://www.c-span.org/video/?507053-2/fda-advisory-committee-votes-recommend-pfizer-covid-19-vaccine
[4]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494222/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