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釗,《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7年新媒體一線從業(yè)經驗,專注于新媒體和知識IP
有句古話叫做“多事之秋”,目前來看,似乎很有道理。
11月,發(fā)生了挺多讓人感到無可奈何的事情。直至今日,武漢的形勢仍然沒有一絲好轉,不出意外,元旦之前恐怕難有改觀。
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對我個人的工作以及精神狀態(tài)其實產生了一些影響,當然也引發(fā)了一些思考。
1、互聯網尤其是自媒體的普及,幾乎消滅了信息差,尤其消滅了社會事件的信息差。傳統(tǒng)媒體的權威性在一點點被削弱,自媒體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源,但是其真實性往往會遭遇質疑。但是整體而言,自媒體崛起,帶來的信息透明,對于普通個體而言好處是遠大于弊端的,這其實就是“認知盈余”的價值。
2、每個人都在吐槽短視頻讓大家沉迷和懶惰,我們似乎沒辦法再深度的去學習。換個角度想一下,當一種現象成為主流趨勢的時候,個體是不是應該主動去適應和調整,去迎合這種改變。是不是人類的學習方式,就應該從深度學習逐漸進化成碎片化學習?
大家都知道達爾文雀,從進化學的角度來講,達爾文雀是成功的,按照我們的正常邏輯,只有強壯的動物才能夠在環(huán)境的變遷中生存下來,實際上達爾文雀一點都不強壯,反而是非常瘦小,但是它們卻從加拉帕戈斯群島的颶風中存活下來了。也因為如此,進化論強調的是“適者生存”而不是“強者生存”。
3、作為一個從業(yè)7年的新媒體人,和從業(yè)3年以內新媒體運營相比,我的優(yōu)勢在于哪里?是對行業(yè)的了解程度?更出色的執(zhí)行力?還是更加豐富的資源?
這些都能夠解答這個問題,但都不是我認為最恰當的答案。我認為,答案應該是決策能力和判斷力,而這兩項能力是基于前面所說的那些能力。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馬云的視頻,視頻里馬云說:如果讓我從零開始,我肯定競爭不過今天的年輕人,但是因為過去50年我的經歷,年輕人要試10次可能最多成功2次,但是我的話只需要1次就可以了。
馬云的觀點,我深表贊同。
在互聯網行業(yè),尤其是新媒體行業(yè),知識層面的差距基本都能在幾個月之內去抹平,唯有判斷力和策略能力是短時間內無法去提升的,這才應該是資深從業(yè)者和新人之間最大的差距。
4、對待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逃避,第二反應是自我麻痹。逃避很容易理解,就是會盡一切可能性去避免接觸自己不擅長的事情。自我麻痹是指,為自己逃避的行為找借口。比如說,很多擅長公眾號的內容生產者,早期都會對短視頻產生這兩種情緒。我自己其實也是如此,2018年之前我都沒有注冊過抖音賬號。當時,我給自己找的借口是,短視頻都是低俗和碎片化內容,沒有營養(yǎng)。直至今日,很多人都還對短視頻持有這樣的偏見。
其實,任何被一個群體所接受的東西,必然是存在某種特殊價值的,即便你不感興趣,也不應該對這個東西的價值全盤否定。
5、搜索流量在所有內容平臺中的價值都很大,只要你想要做內容,就一定要想辦法去布局搜索流量?,F實生活中,很多人卻會忽略掉搜索流量,原因是搜索流量屬于長尾流量,見效慢的同時效果還無法去評估。但是很多人忽略掉了,搜索是一個成本很高的用戶交互行為,如果不是強需求,用戶是不會主動觸發(fā)搜索的,強需求往往對應高轉化,這就是搜索的獨特價值。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在11月初發(fā)布的關于視頻號限流的視頻,播放量才幾千,點贊數也僅有25個,但是通過這條視頻,添加我好友的有意向做視頻號的用戶,卻超過了20人。這條視頻的流量來源中,除了發(fā)布視頻當天的推薦流量較高,后續(xù)每天的新增流量其實都是源于其它,官方對其它的解釋就是來源于搜索等其它場景,毫無疑問搜索就是主要場景。
6、哲學真的很有價值,而且適用場景真的很廣泛。很多你想不通的問題,都能在哲學作品中找到答案。當然,讀哲學作品的時候,我們本不該如此功利。在讀哲學這件事情上,我還是一個小白,還在努力中。
這個月,有兩家出版社給我寄了三本書,讓我?guī)兔ν埔煌啤R槐臼枪鉴欍懙摹吨袊说木瘛?、一本是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還有一本是丘鎮(zhèn)英(丘成桐父親)的《丘鎮(zhèn)英先生哲學史講稿》,目前雖然一本沒賣出去,但是這三本書確實都不錯。
以上就是11月的月度的思考,12月的會增加更新頻次,持續(xù)更新一些關于視頻號的內容,同時也會更新一些這一年來對行業(yè)的觀察以及對來年行業(yè)趨勢的預估,同時也會有一些書單分享。
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微信聯系我,也可以加入我的知識星球向我提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