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無論在戰(zhàn)爭年代還是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與周恩來相互配合默契。在指揮軍事,發(fā)展民生、經濟等等方面,毛主席是拿最后主意的人,負責統(tǒng)籌全局;周恩來總理是毛主席最為堅實的擁躉,與之堅定不移的執(zhí)行者。
就連毛主席自己都曾說過:恩來是我的主要助手。
結合相關史料與知情者的共同回憶,到底是哪些原因讓周恩來成為毛澤東最離不開的人呢?
第一,周恩來是咱們黨最會管理這個家的人。
1948年春,薄一波同志向劉少奇、朱德、周恩來匯報工作時,朱德總司令就明確說過:“咱們的恩來同志快來了,他是個管家的,能管好這個家,他會把這個事情辦得妥妥當當。”
曾擔任過紅軍第九軍團政治部主任黃火青同志回憶戰(zhàn)爭年代時說過:“我們打勝仗靠的是毛主席的戰(zhàn)略方針路線,但每次戰(zhàn)役提前布置,使戰(zhàn)爭勝利還是要靠周副主席的指揮?!?br/>楊尚昆、陳云二位同志共同指出:“歷史證明,毛澤東同志是全黨領袖,是當之無愧的主帥;恩來同志是名副其實的副帥?!?br/>以上事實證明,周恩來在革命工作的不同階段時,他既是毛澤東主席的主要助手,還能管理好黨和人民軍隊等一系列復雜的問題。
包括生產、經濟以及敵后統(tǒng)戰(zhàn)工作,戰(zhàn)役指揮和后勤保養(yǎng),周總理都要事無巨細地過問。
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周恩來為了保護黨的安全和收集敵人情報,在上海創(chuàng)辦中央特科,領導中國共產黨地下工作。
周恩來在長達幾十年的復雜斗爭環(huán)境中,已經熟悉了方方面面的工作,他能迅速投入到新的工作,并且干出成績。
第二個方面原因,周恩來是我黨最重要的設計者,及制定決策的參與者。
毛主席是這一決策群體的核心,也是中心,周恩來與劉少奇、朱德同為重要的謀劃與決策參與者。
在解放戰(zhàn)爭史上最為重要的三大戰(zhàn)役爆發(fā)前夕,因為周恩來當時是軍委副主席兼代理總參謀長,他與毛澤東、朱德、任弼時等黨內領導人共同制定了關于三大戰(zhàn)役的具體指揮方案。
包括抗美援朝戰(zhàn)爭時期,周恩來都是先和中央軍委領導人擬定一套作戰(zhàn)方案,然后再送交毛主席。經由毛主席審閱修改后,再發(fā)放到基層單位。
當時在軍委工作室工作過的幾位同志講過:幾乎每天所有軍事電報都是先到周總理那里,周總理看了之后,考慮好自己的意見,然后再去找毛主席,二人一起對重大問題進行商量。
此外,在導致中美關系重大突破的“乒乓外交”過程中,周恩來以一個積極的態(tài)度影響了毛主席的決策。
當時關于邀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華的報告送交給毛主席后,他老人家還是有些猶豫。周恩來果斷主張邀請美國乒乓球團訪華,這才讓毛主席下定了決心。
在國家經濟建設中,尤其是在制定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毛主席提出增加20億基建預算,周恩來總理據理力爭。
這是兩個偉人在看待問題時出現的差別。可正如楊尚昆同志說的那樣:周總理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統(tǒng)戰(zhàn)、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建樹,極大地豐富了毛澤東思想的理論寶庫。
從這一點上看,毛主席制定很多決策時都受到了周總理的影響。周總理實際上就是這一些重要決策的參與和制定者,他能以自己的經驗,修正這些決策當中的一些錯誤,幫助毛主席規(guī)避風險,使全黨全國人民受益。
第三,周總理是我黨最為卓越的組織者和管理者。
1935年11月,陜北下寺灣政治局會議召開。會議最后決定毛澤東任軍委主席,周恩來任軍委副主席。
稍早前的貴州遵義會議上,周恩來力排眾議,決定支持毛澤東重回中共最高領導核心層。正是在周總理等其他同志的鼎力支持下,毛澤東結束了數年被王明、博古等人排擠打壓的局面,成為中共全面工作的實際主持者。
1945年,“七大”召開選舉了毛澤東為黨的主席,周恩來為副主席。
從遵義會議以后直至1976年毛澤東和周總理相繼逝世,周恩來不僅在各個歷史時期,各個重大事件上堅決協(xié)助支持維護毛澤東,且直接參與毛澤東決策的重要位置。
這就是周恩來與劉少奇、朱德等領導人產生直接區(qū)別的一個重要關鍵點。
梁漱溟說過:“周恩來是個絕頂聰明的人,每次毛澤東召集會議,特別是建國以后的會議,講起話來經常是海闊天空,許多不了解毛主席的人不清楚他老人家這番講話的重點。
周總理等到毛主席發(fā)言完畢后,把毛主席剛剛講的話進行一番歸納總結,再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一番補充?!?br/>因此,在我黨施行重大決策過程前,毛主席的主導地位是毫無疑問的,也說明周總理與毛主席有著高度的默契。他對于毛澤東思想的脈絡周總理十分了解,能夠準確把握毛主席心中所想。
“文革”中周總理為了貫徹毛主席的戰(zhàn)略思想,他在非常惡劣的環(huán)境下,把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重大決策付諸實施。
很難想象,當時的周總理頂住了多大的壓力。
以上三個方面原因是毛澤東離不開周恩來,周恩來同樣離不開毛澤東的重要關鍵點。
身為毛澤東的主要助手,周總理的業(yè)績和地位往往處于“隱性”。但不可否認,周總理是中國共產黨最為優(yōu)秀的“管家”,亦為毛主席制定決策時的潤滑劑和粘合劑。
他更是維護全黨團結與穩(wěn)定的重要推動者。
周總理是第一代領導集體中最早進入最高領導層的同志,每每關鍵時刻選擇并推舉毛澤東,與之親密合作。在各個歷史時期,周恩來都能跟上時代腳步。
至于毛澤東、周恩來,還有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我黨領導人,其地位和作用不能一概而論。
周恩來與毛澤東二人互相不能分開,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領導人彼此也無法替代,作用更為突出。
只是術業(yè)有專攻。在近幾百年的歷史上,或許很難出一個像周總理如此全能的領導人才了,這也是他能和毛主席親密無間配合多年的重要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