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劉易博:筆名(劉一博、原名劉兆武),著名畫家,書法家,評論家,詩人,收藏家,國家一級美術師,浙江當代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工筆畫協(xié)會會員,紅旗文摘雜志社顧問,京華書畫家協(xié)會副會長,央視電視臺評委,中國慈善協(xié)會顧問,花鳥畫高研班導師等。1993年受教于中國美院,師從盧坤峰、徐家昌。早年臨習任伯年,吳昌碩,張大千,潘天壽,齊白石,李苦禪、王雪濤等名家畫作。后又研習王子武,張立辰,吳悅石,郭石夫,石齊等。在中國畫技法上有進一步的提升。其作品在繼承先前的基礎上,廣泛兼納,兼收并蓄,再以原生環(huán)境為構,讓原生,原味、原態(tài)在生而循環(huán)的自然環(huán)境中營造出品性古逸、情趣蘊藉的藝術氛圍。尤其擅長大吉,既有筆墨意境之美,又有精神上的煥發(fā)和流動。在凡俗中生成超越凡俗的藝術魅力,作品不但體現(xiàn)在題材和內(nèi)容上,同時在藝術表現(xiàn)上和語言技巧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鑒和學習。
藝術成績
在全國多次參加國家級美展,并獲獎,同時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并在人民畫報,美術報,紅旗文摘雜志等國家重點刊物岀版發(fā)行。多次出版?zhèn)€人畫集和專集。
2001年(吉祥圖)在新加坡獲銅獎。
2004年在山東名家藝術交流展展獲優(yōu)秀獎。
2011年建軍90周年獲一等獎。
2012年中央電視臺舉辦中國魂畫展獲銅獎。
2013年翰海拍賣會,作品以1萬元一平尺競拍成交。
2015年作品(密林秋月)入選“泰山之尊”全國美展,同年6月作品(山林家園)入選“翰墨齊魯”全國美展。
2015年(五德圖)入選人民畫報第十二期。
2018年作品《你情我意》入選“八荒通神”全國美展。
蘊藉典雅生古韻 筆法嫻熟墨臨風
賞畫家劉易博先生作品
文:王淑杰
古人云,“氣韻天授,常人難得”。可見“氣韻”在花鳥畫中的重要位置,畫家劉易博的聰明智慧在于他善于匯集各位大師巨匠之長,眾采百家之精華,其作品以寫為主,筆有其態(tài),墨有其趣,筆墨整合、氣韻生動且恬靜沉穩(wěn)。
一個好的花鳥畫家其作品在于人品、畫品和境界的高低。寫意畫要做到如妙入境,意境深遠讓更多的人接受
并認識其背后的魅力是很難的。劉易博深諳此理,因此,樸素自然是他作品的一大特點。都說,藝術來源于生活,畫家也不列外,生活中常見的花卉、草木、植被都是他的藝術載體。再以藝術的形式把平凡的事物以平常心表現(xiàn)出來,使得它變成精神上的不朽。
我們都知道寫意難,大寫意更難,它不但難在意境與境界上,更難在筆墨語言和技巧上。他的作品意境動人,他善于化古為我,突破傳統(tǒng)視覺局限,在“形似”到“神似”的發(fā)展過程,他的作品更加的生動自然鮮活給人以生機勃勃繁茂的藝術氣息。其實,寫意作品最忌諱的就是狂妄一味的涂抹,而他能很好的把握這個度,故而作品往往是寓豐富微妙于大氣磅薄之中,微妙處一絲不茍,放任處信手天成。
作為一名專攻寫意花鳥的畫家,劉易博有自己的審美取向和藝術語言。因此,在用筆、用墨、用色上恣肆中略帶沉穩(wěn),平淡中自帶雋永。以色輔墨,以濃墨襯重彩,并強化純色的光彩。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張力。在用色上他多為原色,濃烈而不是穩(wěn)重、豁達而不草率。色墨并用,各行其道,墨為主體,色為綴飾,互不搶奪又相得益彰。
春夏的大自然,相互依托的草木植物、競相生長競相綻放,大片的芭蕉高傲的仰著頭,畫面場景豐富而微妙的神態(tài),是那么的自然怡然自適,整個畫面有植物有花卉還有畫面最下方筑巢的家禽,明明表現(xiàn)的是生機,但是渲染出來的卻是“靜”,這種“靜”猶如是一個磁場是讓人不知不覺的走入畫境,體悟到靜中有詩,靜中慧,意蘊悠長的田園詩般靜雅的格調。
一枝一葉總觀情,一花一草皆風景。在他的筆端,即使生活中的尋常物比如常見的野卉、綠植、家禽等等經(jīng)他之手被注入勃勃生機和藝術的活力。作品中的“雞”可以是健壯聳立,牡丹蓬勃綻放,以雞寓意大“吉”,雄雞高歌大吉大利,再以牡丹的富貴結合,整個畫面色彩艷麗,黑紅對比鮮明。雞冠的大紅與牡丹的紅互為襯托點染,又契合了富貴大吉的主題。
劉易博作品的可貴之處就在于既能洞察自然深處又能通聯(lián)情感深處,因此他作品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給人一種和諧統(tǒng)一,又有渾然天成的大美。他注重筆墨意蘊的抒發(fā)和刻畫,往往在闊筆涂抹之間,以點擦將筆痕墨跡的輕重和走勢自然而然的將復雜的景象化繁為簡,又牢牢地把持住了花鳥畫內(nèi)在的氣骨和神韻,于沉雄縱逸間煥發(fā)活力。作品中無論是靈動的飛禽還是詩意的植被花卉,都變得個性殊意,這都是畫家善于觀察深入生活熱愛生活的藝術追求的結果,展現(xiàn)了他將萬物化為心象以寄托情思的文人志趣。
在構圖上,他對每一幅作品的布局和立意一絲不茍,飽滿深厚而有變化。其畫風寫心寫性,墨隨性走,在型和勢上營構酣暢,真正做到了畫由心生,一花一葉的意境,一枝一叢的韻味,無不顯示出畫家即平淡又不俗的眼界。藝術的形成就是情景交融的火花,也是情景交融的互滲,因而景中有情,情景合一,讓物鏡和意境幻化產(chǎn)生嶄新的境像,有境界的作品格調自然也就高了。
多年來,劉易博總是孜孜以求,筆耕不輟,矢志不渝地為花卉傳神,為禽鳥寫魂,為了追求作品中的氣象,擺脫物象的局囿,心緒超然物界之外。因此,他每天都堅持讀書讀貼,他博采眾長吸取養(yǎng)分,那份執(zhí)著和沉靜凝練于筆墨之間,這也使得他的作品鉛華落盡,超越世俗,是追求心靈上的空明和精神境界的同時,還能讓人品味到濃濃的書卷氣息和郁郁古風,這才是他作品的高明之處。
質沿古意,繼承精粹,具古以化的境界是他的藝術追求。因此他注重作品中的詩、書、畫、印的相結合,注重作品中的意蘊的高度,這也是在高度概括性的人生感受,是一種哲理和詩情的寫照,是畫家智慧才華的整體表現(xiàn)。劉易博的作品是安適的是靜謐的也是濃烈的蒼勁渾厚的,這些都來自于他是從“寫意”到“意寫”的深層領悟,因為在他的作品中屏棄那些浮于表面的矯揉造作直指其精神歸向,將蘊含于胸的情緒化為意念,在審視自我中由意而生。覓的氣韻,也覓得自我。作品中的萬物相容相依的山野之風,那些從無到有的建立,那份從從繁到簡的取舍,那份獨守在筆墨里的孤獨,自我、守望以及對生命的熱情,都讓他筆下的圖景熠熠生輝 ,也備受人們的喜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