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建國前后那段時期,我軍總參謀長一職,一直由人代理。這是怎么回事呢?
1945年中共“七大”上,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彭德懷兼任總參謀長。但他的這一兼職時間并不長,國共內(nèi)戰(zhàn)爆發(fā)后,胡宗南率部進攻陜北,彭德懷臨危受命,調(diào)任西北野戰(zhàn)軍司令員兼政委。這樣一來,彭德懷的總參謀長一職,實際上便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代任。
那時的軍委機關,包括總參謀部,機關建制和業(yè)務比較簡單,可以說是一個戰(zhàn)略統(tǒng)帥部。軍委作戰(zhàn)部部長李濤曾詼諧地說過:“我們的統(tǒng)帥部是世界第一,任何國家的統(tǒng)帥部都要給下屬部隊發(fā)軍餉、發(fā)槍炮、籌調(diào)物資、補充兵員,可我們的統(tǒng)帥部就只發(fā)一個東西——電報”。
1947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成立,葉劍英任軍委副總參謀長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但實際上葉劍英在此期間一直主持領導中央后方委員會工作,后又組織領導華北軍大,直至北平解放后任北平首任市長。也就是說,這一期間,軍委總參謀長一職實際上一直仍由周恩來代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同時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根據(jù)毛澤東的提議,華北軍區(qū)第一副司令員徐向前任總參謀長,華北軍區(qū)司令員聶榮臻任副總參謀長。出現(xiàn)的軍區(qū)司令員當副總長,軍區(qū)副司令員當總長的這一現(xiàn)象,在今天看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它體現(xiàn)了毛澤東不拘一格的用人風格。
盡管新的總參謀部的領導班子已健全,由徐向前出任建國后的首任總參謀長,但實際上,他因病一直在休養(yǎng),并未到位。這樣一來,他的總參謀長之職便由第一副總長聶榮臻代理。
1952年4月,彭德懷從抗美援朝前線被接回北京治病。在7月初的一次政治局會議上,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周恩來總理提議:彭德懷不回朝鮮前線,留在北京,以軍委副主席的身份兼任總參謀長,同時主持軍委日常工作。
但沒想到的是,彭德懷“表示不愿接受這一工作”。據(jù)《彭德懷傳》記載:彭德懷認為“當時總參謀部的工作確實繁重,自己難以勝任。原來的總參謀長徐向前同志久病不能工作,粟裕同志(1951年10月調(diào)來任副總參謀長)也有病,聶榮臻同志(代理總參謀長)的身體被拖垮了,曾有一次昏倒在地”。所以彭德懷“想推舉一個身體強健的人來頂住這個繁重的任務”。
為此,彭德懷還專門去向毛澤東匯報,表示他擔任總參謀長有些不太合適,他向毛澤東首先“推薦了高崗”,后又“推薦了鄧小平”,但毛澤東并不贊同。彭德懷深知,毛澤東決心已定,他也便不好再推辭了。
不過,最終雖決定彭德懷以軍委副主席的身份主持軍委日常工作,但總參謀長一職并未由他來兼任。這樣,聶榮臻繼續(xù)代理總參謀長一職。通常來講,代理工作一般都是短暫的、臨時性的。而聶榮臻的代總參謀長則不然,一干就是近5年,直至1954年10月,中央軍委任命粟裕為總參謀長時為止。
(帥克是作者網(wǎng)絡用名,軍史專家,將帥傳記特約作者。帥克品讀,堅持原創(chuàng),堅持客觀,堅持公正。點擊關注,與帥克一起深耕戰(zhàn)爭,品讀將帥,弘揚主旋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