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門診實錄
“朱醫(yī)生,你說腫瘤是吃得太多造成的,我思考了一下也能想通,但中醫(yī)不是一直都說因為正氣虛才會造成人體生病嗎?那不補怎么才能使正氣足呢?這不是矛盾的嗎?”病人問。
“其實并不矛盾,是因為你們一直以為多吃才能獲得健康,其實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少吃些?!蔽艺f。
“那怎么可能?不多吃點,怎么才能有抵抗力呢?”病人追問。
“如何理解少吃也能增加正氣的問題,我就來詳細地說一下?!蔽艺f。
“有”用與“無”用
我們從小都接受這樣的教育,讀書需要考更高的分數(shù),上班需要掙更多的錢,職場需要升到更高的職位,一切似乎都是可以用更多的數(shù)字來衡量,越多即越好似乎在很大的范圍內都是適用的,但在醫(yī)學上卻不盡然。比如更高的血糖指標意味著糖尿病,更高的血壓指標意味著高血壓,更高的腫瘤指標意味著惡性腫瘤,因此在醫(yī)學界更高的數(shù)字往往代表著疾病。所以凡事都是需要有一個度,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我借用老子的一句話《道德經第十一章》:“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边@一段話意義是說三十根輻條放在一個車輪上,因為中間是空的,所以才有車輪的作用。黏土做成陶器,因為中間是空的,所以才有陶器的作用。鑿開門窗蓋的房子,因為中間是空的,所以才有房子的作用。因此“有”提供了便利,而“無”才是真正的作用。
再換一句話說就是比如房子外觀門窗再精美,但如果房子里面是一坨水泥塊,那房子的作用就消失了,人是沒有辦法住進實心的屋子里的,所以房子里那空無一物的空間才是房子的真正用處。
所以標有數(shù)字的當然有意義,但沒有被標記數(shù)字的不代表沒有意義,相反沒有被標記數(shù)字的可能更“有用”。????
六腑與空間
我為什么要強調空無一物才是真正的作用?那是因為中醫(yī)對我們人體的臟腑有著這樣的歸納總結,《黃帝內經·五臟別論篇》說:“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蔽迮K即肝、心、脾、肺、腎,是貯藏精氣使之不外泄,因此滿而不能實。六腑即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是傳導食物而不貯藏,因此實而不能滿。 簡單來說就是胃腸道是傳輸食物而不是貯藏食物的,因此要保持通暢,六腑的空間才是六腑發(fā)揮作用的關鍵。
回到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大家會發(fā)現(xiàn)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使我們的六腑塞得滿滿的,本來是用來傳導食物的空間和通道,現(xiàn)在反而被食物塞滿了,六腑的作用無法被發(fā)揮。這和廚房的下水道被堵住的情況是一樣的,如果遇到廚房下水堵住了該什么辦?是不是應該關掉水龍頭,然后疏通管道,等管道通暢了再開水龍頭呢?
身體的情況也是如此,生病的時候需要把身體的污垢去除掉,然后再適量的進食食物,這個時候食物才能發(fā)揮它的作用,但腫瘤病人的情況往往是相反的。手術、化療、放療已經對人體的造成了巨大的負擔,但病人卻還在巨量的往身體里灌食物,這讓已經堵住的六腑不堪重負塞得更滿,胃腸道無法發(fā)揮正常的作用,食物得不到消化,吃再多也是惘然,所得到的結果肯定也不會理想。
中醫(yī)與腫瘤
人的抵抗力中醫(yī)被稱作“正氣”,正氣足人就不容易生病,正氣虛弱有一個比較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乏力。如同腫瘤病人剛大病初愈,手足的力氣尚未恢復,日常行動都比較吃力,略走遠一點就氣喘疲勞,這個時候當然不能做重體力的勞動,不然病沒有養(yǎng)好人就又被累病了。正確的做法是先做緩和強度低的活動,先讓他適應,然后慢慢增加運動強度,如果發(fā)現(xiàn)超負荷就立即調整,這樣正氣才能正常地恢復。而在正氣恢復的時候進食過量的補藥,過量的補充營養(yǎng)品等同于無節(jié)制地增加正氣的工作強度。其后果與病人本來的愿望是背道而馳的。
腫瘤實質上是人體上過多的垃圾積聚而成,正是因為正氣不足,人體無法及時清理垃圾,時間一久那氣血痰毒堆積就形成了腫瘤。我一直和病人說這樣一句話“你得了腫瘤是身上多一個東西,不是少一個東西,所以你不能拼命地吃,吃得越多,身上東西就越多?!彪m然這句話不是非常嚴謹,但對于勸說病人的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所以大家可以先放下對營養(yǎng)的焦慮,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到底對于我們身體那些是“有”用,那些是“無”用。
《醫(yī)說就懂的中醫(yī)智慧》
《我想問中醫(yī)——100個實用中醫(yī)小知識》
朱氏內科非遺傳人又來總結啦!
治病養(yǎng)生并非吃得越多越好,現(xiàn)實的情況反而要是當?shù)販p少點,超負荷的營養(yǎng)補充會對正氣造成更大的負擔,反而會造成人體正氣虛弱抗病能力下降。
大部分腫瘤病人是營養(yǎng)過剩造成的,不是營養(yǎng)不良形成的,所以大家在治療腫瘤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度。一日三餐是讓我們成長的基石,也是身體健康的保障,千萬不能用海量的補品來代替三餐,畢竟藥不能代替飯,這個道理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可是看看身邊的人有幾個能好好吃飯的呢?
人體有實也有虛,千萬不要一味地追求營養(yǎng)而把身體的空間都填滿,這樣身體這棟“房子”就失去了它的作用,您說對嗎?
發(fā)現(xiàn)“分享”和“贊”了嗎,覺得有用就點一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