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尚未承諾在俄羅斯進行重大投資。不過,該公司已在俄羅斯進行SKD組裝生產(chǎn)汽車,還與受到美國制裁的俄羅斯汽車制造商合作。這種敢于冒險的精神,加上奇瑞在俄羅斯市場取得的成功,該公司可能會加大本地化力度?!?/p>
俄羅斯進一步緊逼中國汽車,美國智庫機構Rhodium Group的分析人士,對于下一家在俄羅斯建立工廠的中國車企,做了這樣的猜測。
第二家中國車企即將在俄羅斯建廠的消息,去年11月俄羅斯方面已經(jīng)有了風聲。
“不久前我們從中國出差回來,我們曾在那里去過一家大型汽車制造公司的工廠。生產(chǎn)非常先進,有1000多個機器人,車間里幾乎沒有一個人。我們與他們商定,我們爭取在我們這里的某個地方建造這樣的工廠,可能會在莫斯科郊外或者在西伯利亞。”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總裁謝爾蓋·切梅佐夫在某個活動上透露。
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這家企業(yè)來頭不小,是普京簽署命令成立的國有大型集團,也是俄羅斯的軍工巨頭,同時持有俄羅斯最大汽車企業(yè)33%的股份。
很顯然,謝爾蓋·切梅佐夫去年來中國出差,抱著很強的目的。
俄羅斯逼迫中國車企“國產(chǎn)”
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俄羅斯乘用車市場共銷售157萬輛新車,銷量增長48.4%,仍未回到俄烏戰(zhàn)爭前的水平。處于戰(zhàn)爭中的俄羅斯,仍需進一步提振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
為何盯上中國車企,除了兩國關系外,另一個原因是俄羅斯汽車市場已經(jīng)由中國汽車主導。
去年,俄羅斯汽車銷量前10名中,有8個中國品牌,中國汽車占俄羅斯市場的份額達到62%左右,2023年還是47%。其中,哈弗以12.1%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奇瑞位居第三(10%),吉利和長安分別為第4和第5名。
“我們歡迎中國汽車,但請在俄羅斯生產(chǎn)?!彪S著中國汽車的入侵,俄羅斯本土汽車企業(yè),和相關利益方終于坐不住了。
中國汽車的涌入“對國內(nèi)汽車和零部件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生存構成了真正的威脅”。俄羅斯最大車企的CEO,這樣警告政府的相關部門。
在多方勢力的緊逼下,俄羅斯對進口汽車的限制越來越嚴。
今年1月,俄羅斯對進口汽車征收的回收費用,又一次提高。根據(jù)新規(guī),除繳納15%的進口關稅外,搭載1-2升發(fā)動機的車輛需額外支付7,000多美元,大型車輛的費用約2萬美元。以奇瑞的Tiggo 7 Pro為例,其售價為2.7,78萬美元。從2025年1月起,回收費將達到標價的四分之一以上。
此外,2月6日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發(fā)表新聞稱,俄工貿(mào)部部長阿里漢諾夫公開表示,他們發(fā)現(xiàn)有三個中國品牌的卡車存在嚴重缺陷,對此他們將采取相關的措施。
輿論方面,不少俄羅斯媒體開始圍攻中國汽車,在產(chǎn)品質(zhì)量、售后服務等方面進行攻擊。
2021年中國汽車在俄羅斯的市場份額為9%,2024年飆升到62%,這樣的狂飆怎不讓人眼紅。
因俄烏戰(zhàn)爭撿了大便宜的中國汽車,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阻力。
放棄還是繼續(xù)?
放棄還是繼續(xù),這是個兩難選擇。
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中國汽車對外出口汽車641萬輛,俄羅斯以115.80萬輛出口量,位列中國整車出口國家第一,遠高于第二名墨西哥44.50萬輛、阿聯(lián)酋33.06萬輛。
目前,歐洲進一步打壓中國汽車,北美汽車市場寸步難行。俄羅斯對中國車企而言仍具巨大吸引力。
但是,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車企對俄羅斯市場投資的顧慮,一方面來自國家層面要求企業(yè),將技術和增值業(yè)務留在國內(nèi),有效利用國內(nèi)工廠的產(chǎn)能。另一方面是在俄羅斯投資,可能會面臨支持該國戰(zhàn)爭經(jīng)濟的指控,從而可能受到制裁。
目前,俄羅斯仍受到美國和歐盟諸多國家的制裁,與俄羅斯進一步合作,對于尋求全球化布局的中國車企而言,確實存在不確定因素。
另外,俄羅斯本土車企也在極力抵抗中國汽車的入侵。俄羅斯最大汽車企業(yè)AvtoVAZ,其母公司ROSTEC集團,正在為此努力。
2月初,在普京參觀AvtoVAZ汽車工廠時,AvtoVAZ的工人們向普京建議,讓國有企業(yè)采購國產(chǎn)汽車,并強制出租車隊購買拉達斯。
媒體報道稱,一位與會者表示:“最好對國有企業(yè)以及出租車服務實行規(guī)定,要求他們不使用在國外制造和在俄羅斯組裝的國外汽車,而是駕駛國產(chǎn)汽車,這些汽車的本地成分比例很高,由我們的工程師設計,采用俄羅斯零部件制造?!?/p>
對此,普京作出回應,承諾將國有企業(yè)列入國內(nèi)汽車行業(yè)的強制性客戶名單。但普京并未強制要求出租車行業(yè),其表示“國家購買自己的車輛,這是很自然的。出租車也是如此。當然,我們需要運營商和制造商之間找到平衡?!?/p>
很顯然,俄羅斯方面也力圖通過政策,扶持本地車企的發(fā)展。
目前,僅長城汽車在俄羅斯設立整車制造工廠。公開信息顯示,長城汽車正在加大對俄羅斯的投入,將產(chǎn)能從15萬輛擴大到20萬輛,并通過新建發(fā)動機工廠實現(xiàn)本地化生產(chǎn)。
長城汽車擴產(chǎn)的原因很簡單,由于銷量的猛增,其工廠的產(chǎn)能利用率在2023年達到123%。
位居銷量第三的奇瑞,去年也開始利用大眾、奔馳原有工廠生產(chǎn)線進行SKD組裝生產(chǎn)。
很顯然,本地化生產(chǎn)將是中國汽車,未來在俄羅斯市場站穩(wěn)地位的關鍵。即將在俄羅斯建廠的,是銷量第三的奇瑞,還是其他車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