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23年相識,到1926年相愛,魯迅和許廣平的感情始終很穩(wěn)定,但是當魯迅得知31歲的許廣平懷有身孕后,他突然變得不知所措起來。面對許廣平瘋狂捶打自己的行為,魯迅也沒有上前阻攔,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魯迅和許廣平其實是一對革命夫婦。1919年的五四運動發(fā)生后,許廣平所在的天津女子師范的全體學員也在積極響應。著名的女革命家郭隆真、鄧穎超都是這所學校的學生。
許廣平參加了女界愛國同志會,并擔任該會會刊《醒世周刊》的編輯。熱愛工作,懷有愛國之心的許廣平認真參加稿件的撰寫、修改和采訪工作。
在鄧穎超等人的帶領下,許廣平還積極參加講演活動,她洪亮的聲音傳遍天津的街頭、偏僻的農村、簡陋的農家小院。
除此之外,許廣平還積極參加“抵制日貨”的愛國運動。經(jīng)過五四運動的鍛煉,許廣平也逐漸成為一位想要為革命奉獻力量的戰(zhàn)士。
1921年,許廣平結束了在天津女子師范的學習,謀得了教書的工作??墒?,她認為自己獲取到的知識量還是太少了,為了繼續(xù)深造,她又投考到國立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習。
在這里,許廣平遇到了同樣有愛國之心和偉大抱負的魯迅。在許廣平看來,魯迅雖然身材矮小,打扮樸素,還經(jīng)常穿著一件看上去很舊的暗綠色長袍,但是他的宏偉思想是高于太多人的。
在“反抗舊社會”這個共同的思想上,許廣平和魯迅結下深厚情誼。后來又因楊蔭榆斗爭,許廣平跟魯迅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思想認知的一致,會導致戰(zhàn)斗步伐的一致和情感的接近。1925年春天,許廣平在往來的書信中對魯迅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便約上好友林卓鳳一起,來到西三條胡同二十一號(魯迅家)做客。
在后來的斗爭中,兩個人的心貼得越來越近。他們在默默地互相關心著、思念著。許廣平看到魯迅的教學和寫作緊張,再加上為支持學生的反封建專制斗爭,到處奔波,消耗掉很多時間和精力。
在前文中,我們說到許廣平有過編輯稿件的工作經(jīng)驗,而在此時,許廣平也利用自己的這份經(jīng)驗主動幫助魯迅校對稿件,想著可以替魯迅分擔一些壓力。
對于許廣平的無言付出,魯迅感動在心,他不是沒有感受到許廣平對自己的關愛,只是他心里還有個“疙瘩”沒有解決。這個“疙瘩”不是別人,她就是魯迅的發(fā)妻朱安。
魯迅跟朱安屬于有實無名的關系,魯迅對她采取敬而遠之的態(tài)度,讓她住條件比較好的房子,偶爾也會陪她一起用餐,每次買回來點心,也是想讓母親和她挑,剩下的再留給自己吃。
魯迅和她之間沒有任何感情可言,他對她只有感謝,這份感謝來自于她對母親的照顧。看到這里,也有人想問,既然沒有感情,為何不放過彼此呢?
魯迅和朱安的婚姻是封建社會下的產(chǎn)物,他們沒有選擇,這是很無奈的一件事情。魯迅是個坦然的人,他沒有跟許廣平隱瞞朱安的事,對于朱安的存在,許廣平并不在乎,因為她也很清楚魯迅和朱安之間的感情是虛無的,比起所謂的名分,許廣平更在意魯迅對她的感情。
在這之后的一年里,魯迅和許廣平因各自的工作而暫時分開,一個去了廈門,一個去了廣州。直到1927年冬天,兩人才再次相聚。
兩年后,31歲的許廣平有了魯迅的孩子,對于新生命的到來,許廣平并沒有為此感到開心,而是感到羞愧萬分。為什么呢?因為她和魯迅還沒有結婚,在封建社會,未婚先孕可是犯了大忌。不知道如何是好的許廣平只能用捶打自己肚子的方式來排解心中的焦慮。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魯迅不知所措起來,他心里很在意許廣平,但是又不知道該怎么去安撫她的情緒,他懵了,所以就沒有顧得上去阻攔許廣平。
孩子要不要生下來,魯迅也不知道,慌亂之中,魯迅給他的母親魯瑞寫了一封信,信里面的大致內容就是想問問母親對于這件事情的看法是什么,要不要留下這個孩子。
魯迅的原配朱安就是魯母介紹的,也是在魯母的要求下,魯迅才娶了朱安為妻。這些年里,魯母和朱安朝夕相處,她很喜歡朱安,但是魯迅對朱安的冷漠也被魯母看在眼里。
他們兩人之間沒有爭執(zhí),沒有交流,更沒有一絲的感情。這時候的魯母也在為自己包辦他們婚姻的錯誤做法而感到懊悔。
當魯母看完魯迅的來信后,她突然就釋然了,既然許廣平已經(jīng)有了周家的骨肉,那就讓她生下來吧,她雖然沒有見過許廣平,但是她知道,能和兒子處得來的人,自然不會差。
十個月后,海嬰在大家的期待中降生了。為了生他,許廣平還差點因難產(chǎn)丟掉性命。得知此事后,魯母特意帶上特產(chǎn)從北京趕來看望他們。見到許廣平后,魯母不斷將自己帶孩子的經(jīng)驗告訴她,還從衣服兜里掏出一個小包,里面裝著是老太太這些年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錢。
她不舍得給自己用,但都花在了海嬰身上。海嬰過生日的時候,她還托人到市場上買了一件漂亮的外套作為生日禮物。
魯母對魯迅和許廣平從事的革命工作是很支持的。她知道這些工作很危險,同時也很重要,所以,從不輕易打擾他們,但她也為他們擔心著。
1931年,老太太在報紙上看到魯迅被抓捕的消息,著急得不得了,那段時間,她經(jīng)常在夜里偷偷哭泣。不久后,魯迅寄來兩封信,說只是丟了一些東西,和海嬰在逃難中出了疹子,其他無大礙??吹叫藕?,老太太這才放下心來。
其實,許廣平和魯母見面的次數(shù)并不多,但是她絕對稱得上是很有孝心的兒媳婦,魯迅去世后,許廣平肩負起照顧、贍養(yǎng)魯母的責任。值得一提的是,寬容大度的許廣平也接過了贍養(yǎng)魯迅原配朱安的責任。許廣平理解朱安,同情朱安,她知道朱安的不幸來源于當時社會的封建制度,而她是接受過新思想的人,她要拉朱安一把。
魯迅去世后,許廣平的經(jīng)濟條件也越來越差,但她還是盡量讓大家過上舒適的生活。1938年7月以后,她得到《魯迅全集》的稿費4000多元,就從中拿出1300多元作為魯母和朱安的生活費,剩下的用來還魯迅的治療費和治喪費,所剩無幾,就作為她和海嬰的生活費。
當魯母接到這些錢后,她是很擔憂的,她知道許廣平工資微薄,還要照顧海嬰,所以魯母也曾在信里說讓她少給寄點錢,但被許廣平拒絕了,苦了誰都不能苦老人家。
魯母很心疼許廣平,她也暗暗下決心,自己一定要節(jié)衣縮食,把省下來的錢再寄回到上海去。
日子很艱難,慶幸的是全家人可以團結一致,只要有愛,就可以戰(zhàn)勝一切困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