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里詩書
《分手清單》試圖用荒誕的“分手儀式”去解構當代都市愛情的困境。這個點本頗具新穎,因為真正相愛的兩個人,在分別時必然會經歷鎮(zhèn)痛,當必須完成清單才能正式告別彼此,電影本可剖開愛情中難舍難分與相看兩厭的矛盾本質。然而遺憾的是,電影將這難舍的愛意在電影中變成了一筆注水的清單。
在看《分手清單》時,電影伊始確實讓人眼前一亮,相比于很多同質化的作品,其清單的創(chuàng)意堪稱巧妙,因為兩人在制定這個清單時,正當熱戀,所以定下來的任務,可謂都幾乎不可能完成,本意也是為彼此相守設置的保護層,但當曾經熱戀時的兩人真的走到了分別時刻,這張清單則又成為了電影構建矛盾的戲劇張力,《分手清單》的本意也正是通過雙線敘事,將任務執(zhí)行與戀愛閃回交織,試圖讓觀眾在笑淚交織中體會愛而不得的無奈與美好。
那么這么好的一個構思,為什么最后居然演變?yōu)榱艘还P冗長的流水賬?電影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過度放大了清單的作用,忽視了分手才是其構建情感共鳴的奠基。在《分手清單》里,電影其實給出了男女主人公三年的愛情長跑設定,這個足夠寬泛的時間,本可以細膩的去呈現(xiàn)兩人如何從陌生人邁入熱戀,又如何從熱戀進入了分別冰點的過程,但這些最為核心的內容卻被一帶而過了,結果,電影讓人目睹的感情如紙片般被撕碎,卻無從拼湊出裂痕的起源。
影片內核的潰敗遠比結構失衡更致命。當導演沉迷于 “清單任務” 的視覺噱頭,卻吝嗇于為馬天澤與夏沫填充真實的心理軌跡時,所有關于 “愛與成長” 的宏大命題都淪為了空洞的口號。周年紀念日的信任裂痕如何演變成兩年的情感冰封?工作壓力與溝通失效之間有著怎樣的因果鏈條?這些本該深挖的情感張力,都被處理成苦情的蒙太奇碎片。當鏡頭只能堆砌情緒,用特寫放大演員的表情,所謂的 “悲情渲染” 早已異化為廉價的矯情表演。
在一段感情都沒能講好,言之無物的境地下,電影居然還塞入了另外兩對情侶的支線,然而無論是周游與程瀟的原生家庭糾葛、還是徐夢潔與肖凱中的傳統(tǒng)愛情樣本,電影都根本無力去組織好人物的群像,使得這兩段支線游離于主線之外,即便全部刪除也無可厚非。而這種做法看似呈現(xiàn)了愛的復雜多樣,實則只是進一步稀釋了原本就單薄的主線故事。
《分手清單》的虛,在于它用華麗的設定包裹著蒼白的劇本。用荒誕解構愛情,卻讓荒誕成為了劇情的遮羞布;用清單承載成長,卻讓清單淪為了流水賬。當電影結尾,其讓人感受到的不是角色在愛情中的蛻變成長,而是注水情節(jié)帶來的疲憊感。
個人評分: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