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開國皇帝高洋的武寧陵位于磁縣磁州鎮(zhèn)的灣漳村,今已被民房環(huán)繞。這座墓已經過考古發(fā)掘,艷麗絢爛的壁畫被整體揭去送入了河北省博,墓室被回填,所以到訪原址的人并不多。但原址尚存一尊石人像,推測為墓葬遺物。
這座大墓原本是有高大封土的,據說封土直徑達150米,高30米,后來因附近的磚瓦廠燒磚取土逐漸消失。到了1958年開展農業(yè)生產時,墓室已顯露端倪,當時墓頂坍塌出現了一個大洞,洞內充滿積水。于是村民將洞口改建成了井口,將其作為水井使用,日久天長還有幾戶村民將房子建在了周圍。
直到1987年,文物部門經過勘察,認定這座早已干涸的水井是一座大墓,于是考古發(fā)掘工作開始了。墓室結構同樣為斜坡墓道單室墓,整體深10米,長52米,墓頂和墻壁均厚約2米,并且采用了五層繩紋大磚混合白灰漿砌筑。墓室為弧邊方形的單室,面積約7.5平米,四角攢尖頂。
盡管這座大墓在歷史上經過無數次盜掘,仍然出土了2200余件文物,有陶俑、陶瓷器和玉器等。最為珍貴當屬墓道兩側700平方米的壁畫了??脊虐l(fā)掘時,直接將壁畫一塊一塊揭去,裝箱運到石家莊,現藏于河北省博物院。
墓道東壁前端繪青龍,西壁前端繪白虎,后面各繪由53人組成的儀仗隊列,共106人。按照儀仗隊列不同職能分為前導、瞥衛(wèi)、文吏、儀衛(wèi)等若干個組。東、西兩壁人物在所執(zhí)儀仗和神態(tài)上基本對稱。
灣漳村大墓的壁畫是迄今發(fā)現北朝時期面積最大的壁畫,展現了北朝時期繪畫藝術的高超水平和巨大成就。而墓道口兩件高達1.42米的大型門吏俑,更成為證明墓主人身份的重要文物。
高洋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他是高歡的嫡次子,生母婁昭君。如前文所述,29歲的高澄在篡位前夕遇刺身亡后,23歲的高洋挺身而出,一面擒殺刺客,一面出臺改革措施,穩(wěn)定政局,讓群臣懾服。武定八年(550)五月,高洋逼迫孝靜帝禪位,建立大齊政權。
此后數年間,他勵精圖治,厲行改革,勸農興學,編制律令。修筑北齊長城四千里,設置邊鎮(zhèn)二十五所,屢次擊敗柔然、突厥、契丹,出擊西魏、南梁,震服四方,被突厥可汗稱為“英雄天子”。
但隨著天下穩(wěn)定,高洋的“精神病”開始發(fā)作,他縱欲酗酒,殘暴濫殺,大興土木,賞罰無度,做出的荒唐事非常多,也給野史留下了無限編纂空間。至天保十年(559),最終因飲酒過度暴斃,年僅34歲。廟號顯祖,謚號文宣,葬于武寧陵。(冀449,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寫于2024年10月23日)
本頁圖片、文字、視頻為“烏何有之鄉(xiāng)大樹上”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不得搬運或他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