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年,荷蘭鹿特丹的街頭氛圍正被一股名為 Gabber 的硬核電子舞曲與亞文化浪潮重新洗牌。Gabber 這一從地下俱樂部走出的子文化,以剃光頭、熒光運動服、寬大工裝褲與 Nike Air Max 等顯著著裝代碼,塑造了年輕人高能量的群體面貌。
正是在這樣的文化土壤中,攝影師 Ari Versluis 與分析師 Ellie Uyttenbroek 應荷蘭電信公司召喚,開始對青少年群體進行專題影像采集,并由此萌生出「Exactitudes」的藝術企劃。
項目名稱由「exact 精準」與「attitude 態(tài)度」兩詞組合而成,既體現(xiàn)了其精準的影像風格,也暗示了服飾所傳遞的群體身份與文化態(tài)度之間的關系,試圖捕捉不同社會群體在服飾、發(fā)型、配飾等符號系統(tǒng)中如何自我定義又相互區(qū)隔。
Exactitudes 何以貫通世界
一次持續(xù)二十年的全球街頭田野調查
Exactitudes的核心實踐可概括「“觀察—甄別—邀請—拍攝」四步法:首先,項目團隊在城市街頭蹲點觀察,將具有高度一致著裝規(guī)范的人群識別為潛在研究對象;
隨后,甄選出最具代表性的 12 至 16 位個體,并邀請其穿戴街頭造型進入工作室;接著,在純白背景與統(tǒng)一姿勢下,以 3×4 或 4×4 網(wǎng)格排列進行拍攝;
最后,通過后期排版,使同一群體的成員并排呈現(xiàn),凸顯其一致性與個體差異性并存的對比美學。
這種近似自然科學標本陳列的方式,不僅為亞文化現(xiàn)象提供了一份可視化族譜,也在語義學層面探討了服飾如何形成群體身份的符號。
自 1994 年首批「Gabbers—鹿特丹」系列面世以來,Exactitudes 項目持續(xù)迭代擴展:2002 年首度出版攝影集;2004-2007 年相繼推出第二至三版,并將系列數(shù)量擴充至近 90 組;2010-2014 年迎來第四至六版,系列總數(shù)增至154,拍攝足跡遍布鹿特丹、巴黎、倫敦、米蘭、紐約、北京、里約熱內盧、卡薩布蘭卡、普拉亞等世界多元都市。
2014 年,項目一度按下暫停鍵,但在亞文化全球化與數(shù)字化浪潮影響下,于 2018 年重新啟動新一輪觀察,關注千禧后世代的社群形態(tài)。
這種跨越二十余年的長期田野調查,使 Exactitudes 不僅成為視覺藝術史上的經(jīng)典標本,也奠定了其在時尚學、人類學與文化研究中的跨學科地位。
亞文化特寫
在同質與個性之間
作為項目首拍對象,Gabber 文化的著裝代碼顯示了對速度與沖擊感的追求。當年鹿特丹地下倉庫的空氣里彌漫著汗水與重低音,Gabber 青年的身影像被拆解重組的機器:剃光頭的腦袋反射出閃爍燈光,他們裹挾著熒光夾克和寬松運動褲,腳下那雙 Nike AirMax 仿佛擁有彈簧,每一次起伏都帶著脈沖般的節(jié)奏。
Exactitudes 用白色背景和網(wǎng)格排版,把這群舞者當作一組組活體標本,用鏡頭放大他們對速度與力量的渴望,也展現(xiàn)了他們如何在極端同質化的穿搭里尋找歸屬感。
跨越到倫敦,Rockers 的鉚釘皮衣、破洞牛仔和馬丁靴,像是一部流動的朋克史詩。他們不追求華麗的剪裁,卻在縫隙與鉚釘里暗藏態(tài)度。
Exactitudes 通過統(tǒng)一的夾克款式與姿勢,對比不同臉孔與身體語言,展示了叛逆美學如何在城市摩登與文化符號間游離。
如果說Gabber的戰(zhàn)袍來自對主流的反撥,搖滾的鉚釘承載歷史情緒,那么 Punk 就是把涂鴉、安全別針、撕裂 T 恤當做態(tài)度。也就是當 Exactitudes 將朋克群體置于簡潔的網(wǎng)格中,觀者才得以在統(tǒng)一的框架里,意識到生銹別針與噴漆涂抹中所蘊含的宣言。
從文化影像志到商業(yè)手冊
Exactitudes 如何啟發(fā)設計師?
Exactitudes 所提供的,絕不僅是一組組冰冷的觀察數(shù)據(jù),更是一套解讀「群體著裝共性」與「個體差異性」并存邏輯的專業(yè)手冊。
DemnaGvasalia 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受益者。
他在 Balenciaga 的工作中,將對于街頭部族服飾的觀察轉化為解構式剪裁:長窄口袋故意留出攜帶酒瓶或滑板配件的空間,超長風衣袖口則一方面模仿 Gabber 熒光夾克的多余堆疊,另一方面又讓模特的手臂動作在鏡面與燈光下產(chǎn)生新的幾何切面,從而實現(xiàn)在高級面料中重構街頭服飾。
而從 Vetements 的解構,到 Balenciaga 的怪誕,Exactitudes 中對統(tǒng)一與差異張力的攝影呈現(xiàn),與這些品牌在秀場上對反時裝美學的演繹不謀而合:他們放大某一服裝細節(jié),如加厚帽衫領口或拼貼口袋,將最初由亞文化孕育的基因置入高級時裝的骨架中。
更為重要的是,Exactitudes 于 2018 年與 Helmut Lang 的跨界合作首次將實驗性攝影檔案植入限量膠印 T 恤,讓原本只存在于藝術語境中的部落影像成為可穿戴商品。
從檔案到衣櫥,這一操作不僅拓寬了攝影的衍生價值,也給品牌策劃提供了如何將文化資產(chǎn)符號化并商品化的范本。
也昭示著,在符號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的今天,設計師與品牌必須承擔起對文化來源與語境的尊重責任,否則所謂的「再創(chuàng)造」很容易淪為「文化挪用」。
綜觀 Gabber、Rockers、Punks 等亞文化與當代時裝秀場的對話,作為一部跨越二十余年的全球服飾影像志,Exactitudes 亦是一座常青的思想礦脈,為設計師提供了“從街頭到高定”的文化提純路徑,也為學術界帶來了服飾、身份與消費符號的可視化研究范式。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與電商普及,90年代分明的地域性亞文化在當下正逐漸趨同:在歐洲,年輕人在哥本哈根、羅馬、柏林、馬德里街頭幾乎穿著同款;中國青年亦可輕松購得世界各地的品牌服飾。
Versluis 指出,這種全球化和線上社交平臺的普及,使得時尚亞文化的地域差異進一步弱化,因此項目后期更多關注「老年」群體,以及如何通過服飾延續(xù)歷史記憶與文化認同,這一走向或許又正是當下信息高進時代所需要的一些「倒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