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美食,請關注+置頂我,謝哈
好吃的人,哪兒都想去
來了,坐會,喝杯茶。
潮汕,一個被美食與非遺浸潤的寶藏之地。從鮮到極致的牛肉火鍋到“毒藥”生腌,從工夫茶到英歌舞,這里的一切都在詮釋著“講究”二字。
如何讓不愛火鍋的人愛上吃火鍋?
帶他去吃一次潮汕牛肉火鍋。
在沒有去潮汕之前我是不愛吃火鍋的,感覺就是用湯涮肉、菜,沒有炒菜、燉菜等來得鮮美可口,但當我吃完一頓潮汕牛肉火鍋,從此愛上火鍋,甚至連帶上川式火鍋、云南菌子火鍋和貴州酸湯火鍋。我堅信,不是火鍋不好吃,只是我沒有吃到正宗的火鍋。
潮汕牛肉火鍋講究現(xiàn)切現(xiàn)吃,鮮美非常。懂得欣賞牛肉火鍋的老饕,早已將牛身上不同部位的最佳涮鍋時間計算好了。
一頓吃的舒坦的牛肉火鍋,在切法、湯底、蘸料、吃法上都有講究。
比如在切法方面要順著牛的不同部分的生長紋路去切,如匙尖應該要切得如同一片完好的樹葉,為了讓牛肉保持鮮嫩,切好的肉片要刷上一層油,防止肉水分的流失。
湯底上雖然有牛腩湯底、牛尾湯底等多種選擇,但是最樸素往往最實在,燉煮幾個小時的牛骨清湯配上苦瓜、玉米、牛肉丸等,看似清淡中,實則突出新鮮食材的醇正本味。
蘸料選擇非常多樣,沙茶醬、潮汕辣椒醬、普寧豆醬、花生醬、以及香菜末、南姜末(我好愛南姜!)、香菜末、蒜泥、炸蒜末(好吃極了!)、炸黃豆等。沙茶醬是多數人的首選,在潮汕,生意火爆的牛肉火鍋店里,每家沙茶醬的制作都稍有不同,各有各的秘密做法。
下面來到最重要的——吃法,你當然可以將喜歡的食材通通下鍋,熟了就直接開吃,但想要吃到牛身上的不同部位最好的那一口,則需要注意時間的美味學問。
首先咱們在吃火鍋之前可以先喝一碗清湯暖胃,摘取一些芹菜粒放入碗中,再加入一勺沸騰的牛骨湯底,一股暖流注入胃里,清、香、鮮,實在太妥帖了?。ㄖ蟮臏滓唁踢^肉,不宜再喝)
牛的不同部位涮的時間并不相同,比如牛百葉在6、7秒左右,匙柄在7、8秒左右,雪花牛肉在8到10秒,而牛肉丸在一開始就可以放入鍋中,等煮到膨脹漂浮在湯面上(大約要10分鐘左右)才能吃(吃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被牛肉丸中的汁水燙傷,別問我是怎么知道的…)
當你吃的差不多了,湯底已經浸滿各種肉類的湯汁,變得更為濃郁時,此時是下青菜和主食的最佳時間,清新爽口,飽餐離席。
潮汕生腌,潮汕人自己的“毒藥”
內陸長大的我,一開始是吃不慣海鮮的,螃蟹只要有一點腥味就想yue,更別說生吃了,簡直在挑戰(zhàn)我的飲食基因,但是,作為美食編輯(曾經的)那時的我真的什么都會嘗試,什么都敢嘗試,主要本身就是一枚吃貨啊~
潮汕生腌絕對是最不后悔的一次嘗試。實在是太、好、吃、了!
各種蝦、蟹、貝類都可生腌,它們在醬油、白酒、芝麻油、辣椒、香菜等腌料中、在時間的醞釀中,成全極致鮮美。且不同的生腌有時會配上不同的蘸料。
一碗白粥,幾盤生腌,“打冷”的快樂,吃過的人都懂得。(打冷,可以簡單理解為去吃冷菜)
在“打冷”店,除了生腌之外,還可以點魚飯,魚飯不是飯,而是魚,這些魚通常是巴浪魚、花仙魚、烏頭魚、那哥魚等海魚,魚的好吃與否和魚的新鮮程度直接掛鉤,新鮮的海魚直接用清水沖洗干凈即可,以保留魚的原汁原味,再用粗鹽進行腌制,鍋中按比例加水加鹽燒沸,將魚擺入竹籃放入鍋中猛火煮至魚眼珠突出、魚肉有彈性即可,最后將魚籃傾斜放通風處晾涼,喜歡食材原味的可以撕下魚皮直接吃肉,想要有點滋味的,蘸點普寧豆醬也是好選擇。
魚飯
沒有一只鵝能活著走出潮汕
潮汕鹵鵝基本上用的是獅頭鵝(上圖),獅頭鵝是目前我國民間培育出的最大優(yōu)良品種鵝,也是世界上的大型鵝之一,原產于潮州市饒平縣。
獅頭鵝鵝頭價格非常昂貴,老鵝頭的價格達到上千元是很平常的,這種鵝頭需養(yǎng)殖三年及以上。
潮汕人素愛吃鵝,尤其鹵鵝,鹵鵝里偏愛獅頭鵝,潮汕人逢年過節(jié)是必要吃鹵獅頭鵝的,甚至有“無鵝不成宴”一說,鵝頭、鵝肉、鵝掌、鵝翅、鵝胗、鵝腸、鵝肝甚至鵝血,皆可鹵制。鵝的一生,在一鍋鹵水里交待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鹵鵝最重要的就是鹵料,其中常見的鹵料有越南桂皮、八角、白豆蔻、青花椒、香葉、草果、香茅等。
有句話說“有腸無肝,有肝無腸”,想要得到豐腴的鵝肝就要在飼養(yǎng)的最后階段不停地給鵝喂食,這樣的鵝肝才能又粉又嫩,入口即化;但是想要吃到干凈、脆爽的上佳鹵鵝腸,則需提前一天停止給鵝喂食,所以兩者很難同時兼得。
吃飽,食茶去~
在潮州,你永遠沒有辦法拉回一個正在喝茶的人。市場、公園、街道廊前,工夫茶隨處可見;出海捕魚、外出旅行或者相互串門,都要喝茶。不拘白天深夜,男女老幼,可以說“全民滴茶(在潮汕地區(qū),喝工夫茶稱為滴茶)”。
潮州工夫茶如今已經是國家級非遺。
潮州工夫茶是流行于潮汕地區(qū)包括潮州、汕頭、揭陽等地的一種飲茶的習俗。“工夫茶”并不是指一種茶葉或者茶類,而是指泡茶的技藝。工夫茶的泡茶技法講究,有“后火、蝦須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壺)、高沖、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撇去)、淋頂”十法,操作起來頗費工夫,故曰“工夫茶”。而在潮汕街頭,普通百姓并不過于講究泡茶的技法,往往一輪洗杯之后,經過“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兩步便可品飲,工夫茶在這些人看來,更是愿意花很長的時間來喝茶的意思。
一方茶盤,擺上三個茶杯,蓋碗里放入本地產的單叢,三五人一起喝茶聊天,即使深夜你走在潮汕街頭,也會在街邊遇到正喝茶聊天的潮汕大爺大媽,茶味由濃轉淡,人情卻逐漸增厚。
潮州工夫茶在茶葉選擇方面也是很有講究的,大多都是用半發(fā)酵的烏龍茶,很少用紅茶和綠茶沖泡,烏龍茶中多會選擇閩南的鐵觀音、閩北的大紅袍和潮州鳳凰山產的鳳凰單叢茶。
在潮州,鳳凰單叢茶隨處可見,是屬于“膠己人”(潮州話,“自己人”的意思)的茶,當地習慣按照香型將其分為黃枝香、蜜蘭香、玉桂香等;若按時間可分為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和冬茶。春茶香氣鮮爽,茶味濃郁,回甘綿長;夏茶較為粗糙,茶味清香,制作工藝講究,稍有不當,容易茶味苦澀;暑茶介于夏茶和秋茶之間,價格便宜,由于這時天氣炎熱,縮短了茶葉的生長周期,所以產生了這種茶葉;秋茶在8~9月份采摘,香氣明顯,但時間長了易丟失香氣,不建議久放;冬茶在當地又稱“雪片茶”,它指的是一季茶而非單叢的一個品種,其香氣四溢,茶條粗大,茶味醇厚。
與廣州一樣,潮汕也從不缺席涼茶。真苦啊~到現(xiàn)在還記得哈哈
在潮汕,你總會喝到一種適合你的茶。
比上班還苦的涼茶哈哈
還有哪些小吃特產?
除了以上聲名遠播的,潮汕好吃的還有很多,比如腐乳餅!太好吃了!
小小的餅里,有花生、芝麻、白酒、南乳、蒜蓉等食材,到底是哪個天才發(fā)明的??!如果你問我潮州街頭有什么小吃最值得推薦,腐、乳、餅!
看起來一般,但絕對好吃
此外潮州三寶(老香黃、老藥桔、黃皮豉,推薦!),潮汕蠔烙、潮州春卷、牛丸湯、牛雜粉絲、腸粉、杏仁茶、魚餃、魚冊、魚面、鴨母捻、甘草水果、五果湯、粿汁、各種粽子…太多了,不一一列舉了。
左滑解鎖更多相片
潮汕究竟有多少種粿?
到現(xiàn)在我也不知道潮汕究竟有多少粿,知道的有紅桃粿、無米粿、甜粿、咸水粿、粿條、菜頭粿、鼠殼粿等。
咸水粿
粿的吃法也很多樣,可蒸、可煎、可炒,很多時候你去買早餐吃的粿,只需要說包紫薯的、包紅豆的、包青菜的就行了。
從祭神到日常,從溫飽到藝術,粿品從未缺席潮汕人的日常。
各種粿
那些國家級非遺
除了美食,潮汕英歌舞最近幾年也很出圈。
英歌舞,一種不光在潮汕,還在福建部分閩南語系區(qū)域流傳的傳統(tǒng)民間舞蹈。它融合了舞蹈、南拳套路、戲曲演技等元素,其歷史可追溯至明清時期,甚至可能更早。
潮汕地區(qū)普遍認為英歌舞表現(xiàn)的是《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攻打大名府”或“劫法場救宋江”的情節(jié)。舞蹈中的“頭槌”(領舞者)多扮作宋江、吳用等角色,其余舞者分列“前棚”(武將)與“后棚”(文士或雜耍),頗有講究。也有學者指出,英歌舞的隊形變化(如“長蛇陣”“雙龍出?!保┛赡茉从诠糯婈囇菥殹?/p>
潮州街頭
震撼熱鬧的英歌舞是國家級傳統(tǒng)非遺,此外還有嗎?潮繡。
潮繡始于唐代,形成風格于明、清,流傳于國內及東南亞一帶,與廣州刺繡合稱為粵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其他三個是:蜀繡、湘繡和蘇繡),潮繡一直以針法多樣(可達200多種,如象形針、錦紋針、花型針、“二針龍鱗”等)構圖飽滿、色彩濃艷(多用大紅、大綠、金黃這種富麗堂皇的色彩)以及墊高繡法而聞名,比較著名的潮繡作品有“九龍屏風”“春滿南國”等。
潮汕還有什么國家級非遺?潮州木雕。在潮州開元寺的梁柱上,那層層鏤空的龍鳳花鳥像是會呼吸,師傅們用一把刻刀就能將整塊木頭雕出五六層花紋。寓意吉祥的梅蘭菊竹和龍鳳是木雕師常選的題材,主材多用樟木,在沉(凹)雕、?。ㄍ梗┑?、圓(立體)雕、通雕(多層)和鋸通雕(單層)的不同技法中,展現(xiàn)木雕的精美功夫。
廣東潮州金漆木雕(是潮州木雕中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一個門類)與泉州木雕、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一起,被稱為“中國五大木雕”。
潮州街頭
楓溪陶瓷,也是國家級非遺。
中國有四大瓷都,其中就有潮州。
潮州制陶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楓溪在唐代已初步利用本地瓷土資源,宋元時期發(fā)展為潮州陶瓷主產區(qū),其中的青白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東南亞。至明清,楓溪成為潮州制瓷中心,并以青花、彩瓷聞名,近代獲得了“南國瓷鄉(xiāng)”的美譽。楓溪陶瓷曾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外賓。
繡一朵花要半個月,雕一塊木能磨半年,燒一窯瓷可能全廢掉,但潮汕人寧愿“工夫”白費,也不肯偷工減料,如同喝工夫茶一樣,明明大杯暢飲更痛快,偏要一小盞一小盞地“磨性子”。
潮汕還有……
潮汕的用心講究遠不止這些,潮汕古建筑也暗藏玄機。
潮汕老宅的格局都很有講究,其中有“四點金”和“駟馬拖車”之說,聽起來很霸氣吧?
所謂“四點金”指的是像四合院一樣,四角各有一間房,中間是天井,寓意著“四平八穩(wěn)”。而“駟馬拖車”,又稱“三落四從厝”。主體建筑為三進院落(前落、中落、后落),兩側設“從厝”(縱向排列的廂房),外圍再配“包厝”(環(huán)形護厝),整體形如四匹馬拉著車廂(主體院落為“車”,從厝為“馬”),是潮汕民居中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形制,一般是當地富豪或者官宦世家才用的建筑格局。
最絕的是,這些房子墻縫里可能藏著貝殼灰。這是因為智慧的古代潮汕人發(fā)現(xiàn)貝殼燒成灰砌墻,既防潮又結實,可屹立百年不倒!
此外潮州廣濟橋、汕頭小公園都是值得一看的風景。
夜晚的廣濟橋
汕頭老城
另外一個不太冷的知識,潮汕話(又稱潮汕方言、閩南方言潮汕片),是中國方言中與古代漢語發(fā)音及詞匯保留最為密切的方言之一,語音上,它與唐宋古音的高度契合,詞匯上,可以稱得上是古漢語詞匯的“活化石”,比如“目”(眼睛)“食”(吃)“鼎”(鍋)等古語,今天依舊在用。
潮汕砂鍋粥
潮汕的魔力,在于它能用一口鮮湯、一杯濃茶、一段鼓點讓你徹底淪陷。
何為“人間值得”?潮汕。
南澳島的美,我知道~
南澳島屬于汕頭市南澳縣
注:廣義上的潮汕地區(qū),是指“文化”區(qū)域,而非地理區(qū)域,包括潮州市、汕頭市、揭陽市及汕尾市(部分區(qū)域)和豐順縣。本文寫作主要集中在潮州和汕頭。
非著名食客聚集地,帶你吃遍五洲四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