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身高管理,這三要素缺一不可:睡眠、運動、營養(yǎng)一個都不能少
凌晨1點,16歲的小杰(化名)還在刷手機,這是他持續(xù)3年的“夜貓子”生活。盡管父母身高均達標準,但他的身高卻比遺傳預測值矮了整整12厘米。
長沙小米熊兒童醫(yī)院魏重枝醫(yī)生分享的這個真實案例,正是當下兒童身高管理的痛點縮影——遺傳決定70%,后天30%的干預空間,正在被無數(shù)家庭忽視。
魏醫(yī)生說:兒童想做好身高管理,這三要素缺一不可:
一、營養(yǎng):讓骨骼蹭蹭長
孩子的骨骼就像在建的房子,蛋白質是“鋼筋”,鈣是“水泥”,維生素D是“粘合劑”:
早餐要吃好:一個雞蛋+一杯牛奶+一小把堅果,蛋白質和鈣一次性補夠,開啟一天生長動力。
多吃“長高菜”:魚蝦、豆制品(蛋白質),西蘭花、菠菜(維生素K),獼猴桃、橙子(維生素C)。
別踩補鈣坑:過量喝骨頭湯(其實含鈣量低,還油膩)、盲目吃保健品。
二、運動:刺激骨骼長得快
不是所有運動都能幫孩子長高,選對項目比拼命鍛煉更重要。
跳繩:每天10分鐘,分組練習,刺激骺軟骨細胞增殖;
籃球/排球:投籃、扣籃動作拉伸脊柱和四肢,每周3次效果更佳;
游泳:水的浮力減輕關節(jié)壓力,適合肥胖或關節(jié)敏感兒童。
避開“傷骨”運動:長時間騎自行車(壓迫膝蓋)、負重訓練(如舉啞鈴),可能影響骨骼發(fā)育
像跳繩、籃球這類“縱向拉伸”運動,最能刺激骨骼兩端的軟骨生長。同時,避開“傷骨”運動,例如長時間騎自行車(壓迫膝蓋)、負重訓練(如舉啞鈴)等,有研究表示,堅持中高強度運動的孩子,生長激素分泌量比久坐兒童高40%。
三、睡眠:生長激素分泌高峰
22:00–01:00與05:00–07:00是生長激素的高峰時段,孩子在這段時間保持深度睡眠,長高效果翻倍。
助眠小技巧:21:30熄燈睡覺,睡前1小時關掉電子產品(藍光會抑制生長激素),用溫水泡腳10分鐘,再輕輕按摩背部,幫孩子更快進入深睡眠。
長沙小米熊兒童醫(yī)院魏重枝醫(yī)生提醒家長: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半年沒怎么長,及時帶他去兒童生長發(fā)育科檢查。
魏醫(yī)生從事臨床診療工作30余年,于安徽省兒童醫(yī)院/安徽省醫(yī)科大學一附屬醫(yī)院兒科進修學習,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大型兒科學術會議。
她在矮小癥、增高、生長落后、早熟、肥胖、青春期發(fā)育延遲或不發(fā)育遺傳代謝性疾病等疾病上有著獨特的見解,良好的治療效果深受廣大患兒家長好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