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齊白石 南瓜藤蔓 鏡心
作者;齊白石 (1864~1957)
尺寸:138×34cm
材質(zhì):設(shè)色紙本
形制:鏡心
題識:借山吟館主者。
鈐 印:木人、白石翁
說明:本幅畫芯空白處可見“ 六,吉”水印。
南瓜是齊白石常畫的題材,他賦予這種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之物以一種生動的趣味。此畫中瓜藤纏繞盤桓,看似雜亂無章,實則巧妙安排,用筆蒼老勁健。南瓜以赭石畫出,復(fù)以濃墨勾寫出瓜楞,色墨融滲,筆墨趣味自然生成,其生動的形態(tài)特征恰如白石在一幅南瓜圖中所題:“瓜瓣多且甜,不怪人垂涎”。瓜葉以大筆寫成,厚重茂密,藤蔓純用篆籀之法為之,屈曲盤桓,墨色深淺層次分明,與瓜藤的干澀形成視覺上的強烈對比。
▲齊白石 南瓜藤蔓 鏡心(局部)
他屢寫南瓜有寄寓懷鄉(xiāng)憶舊之思,以熟透的碩大的南瓜來表現(xiàn)豐收的喜悅,即是白石老人質(zhì)樸善良心靈的體現(xiàn),也是老人對兒時記憶的一種追憶,因為這些景象正好是老人在星塘塢時最真切的記憶。
除卻情思寄托,在此畫的創(chuàng)作手法上,白石老人卻有探索求變的另一層意義。他在另幅同一題材作品上題稱“余自種瓜以后,畫藤能似真藤,無畫家習(xí)氣也。”白石老人善觀察物態(tài)以求其形神,這也是豐富其筆下動物和植物形態(tài)的最佳途徑。他寫藤蘿最重構(gòu)圖,枝蔓前后穿插,交疊掩映,其游走見曲折蜿蜒之致,運行流暢,線條富書法韻味。南瓜的創(chuàng)作手法一如藤蘿,只是主體換成果實及墨葉,布局之上下交疊穿插,則異曲同工矣。
▲齊白石 南瓜藤蔓 鏡心(局部)
本幅南瓜的寫法已臻熟能生巧,畫中筆走龍蛇,枝蔓交錯,亂中有序,系以葉塊金瓜,見輕重、虛實之夾雜對比關(guān)系,但他處理舉重若輕,毫不紊亂,極見自然真趣,正是“無畫家習(xí)氣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