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全球開展關稅戰(zhàn),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用關稅戰(zhàn)來換取對美國的投資等,以此來挽回美國的經濟頹勢。
目前美國政府的債務已經突破了36.1萬億美元的原上限,如果美國經濟不能有所回暖,那么新的41.1萬億上限也很快就會被突破。
我國最近三個月連續(xù)減持美債,也是因為美國信用以及經濟能力下降而做出的決定。
美債危機的倒計時
一場靜默的金融風暴正在太平洋兩岸醞釀,中國最近一直拋售美債,累計減持2800億美元,持倉降至7563億美元創(chuàng)下16年新低。
2025年7月17日,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戰(zhàn)斗群闖入南海爭議海域,中國海警船緊急監(jiān)視并廣播警告。同一天,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石墨加征93.5%的反傾銷稅,累計關稅高達160%
而在大西洋彼岸的華盛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卻向媒體透露:中美暫停加征關稅措施可能再延長90天。一邊是軍事挑釁與貿易打壓,一邊是關稅政策的意外軟化——美國究竟在打什么算盤?
更令人警醒的是,美國國債時鐘已走到危險邊緣:36萬億美元債務壓頂,6月到期債務高達6萬億美元,穆迪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
中國持有的7500多億美元美債懸于一線,但北京手中還握著一張讓特朗普不得不低頭的“王牌”。
美國國債市場正滑向危險的臨界點,2025年5月,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降至Aa1,這是繼惠譽之后又一機構對美國財政健康亮起紅燈。
警報并非空穴來風——當前美國聯(lián)邦債務規(guī)模已突破36.2萬億美元,相當于每個美國人背負11萬美元債務。
債務雪球越滾越大,而融資成本正急劇攀升。2025年4月,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5%,創(chuàng)下1982年以來新高;10年期國債收益率單日飆升超4.5基點,一度觸及4.85%。利率飆升的背后,是全球央行加速“去美元化”的殘酷現(xiàn)實。
中國連續(xù)6個月拋售美債,持倉降至7563億美元;沙特石油人民幣結算占比達12%;俄羅斯徹底清空美債;金磚國家新開發(fā)銀行加速推進本幣貸款。
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占比已從2000年的73%跌至2024年的57.4%,離跌破50%的警戒線僅一步之遙。
更致命的是債務到期潮洶涌而至。2025年6月,美國需要兌付6萬億美元到期債務;2026年底前還將有9.3萬億債務到期。
美國財政部如同走鋼絲的雜技演員:既要維持低利率防止利息支出壓垮財政(2024年利息支出已達1.13萬億),又不得不提高利率吸引買家——這恰是美債面臨的雙重悖論。
中國的金融防御與突圍
面對美債風暴,中國悄然筑起防線。中國央行連續(xù)8個月增持黃金,6月再增7萬盎司,總量達2298噸,黃金占外匯儲備比例突破7%。這些數(shù)字背后,是7383萬盎司黃金儲備構筑的“金融護城河”。
美債持倉比例已從峰值24%降至23%,取而代之的是歐元、新興市場債券及“一帶一路”基建投資組合——外儲多元化戰(zhàn)略將美債風險牢牢鎖在單一資產類別中。
人民幣國際化按下加速鍵,2025年一季度人民幣跨境支付占比飆升至8.7%,較2020年增長近4倍;CIPS系統(tǒng)覆蓋107個國家和地區(qū),交易量突破5000億大關。
沙特石油、巴西大豆、俄羅斯天然氣相繼接受人民幣結算,30余國建立本幣清算通道,中企跨境交易成本驟降20%。
當美國在南海炫耀武力時,中國正用金融手段精準反擊。2024年單月最大拋售227億美元美債的操作,直接推高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0.8個百分點。
若清倉式減持,美國財政部融資成本將年增1.5萬億人民幣。這不是軟弱,這是高瞻遠矚,穩(wěn)中求進的大國智慧。
瑞典談判桌前的暗流
軍事博弈與金融對峙的硝煙中,中美貿易談判迎來關鍵轉折。7月23日,雙方宣布將于27日至30日在瑞典重啟高級別經貿會談,這是繼5月日內瓦會談、6月倫敦會談后的第三次磋商。
談判桌上擺著的稀土供應鏈、能源采購爭議、以及8月12日到期的關稅暫停令,都是美國無法抗衡的條件。美國國防工業(yè)87%的稀土依賴中國,特斯拉等企業(yè)因石墨關稅被加征160%而叫苦不迭。
于是美方態(tài)度出現(xiàn)微妙轉變,美國財長貝森特主動釋放“暫停加征關稅措施可能再延90天”的信號,并罕見承認:“中國的經濟應更加側重國內消費,他們自己也希望這樣做,而我們可以協(xié)助他們實現(xiàn)這一目標?!?/strong>
這種轉變背后是美國企業(yè)的痛苦呻吟:美聯(lián)儲7月16日褐皮書顯示,全美企業(yè)普遍因關稅面臨成本上升壓力。
知名杯壺品牌創(chuàng)始人訴苦,僅今年關稅就使其公司多繳4000萬美元;截至5月底美國各行業(yè)累計裁員近70萬人,同比激增80%。
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做出抉擇:對150多個中小經濟體加征10%-15%關稅以昭示“貿易鐵腕”,卻唯獨對中國網開一面,這種“選擇性強硬”暴露了美方的軟肋。
只要北京收緊中重稀土出口管制,那么美國制造業(yè)的命脈就面臨被掐斷的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shù)據(jù)板上,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的占比已從2000年的73%跌至2024年的57.4%,而人民幣資產正成為各國央行新的避險選擇。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又截然不同,當年英鎊霸權落幕歷經半個世紀,如今美元地位的動搖卻在加速。
當美國商務部長踏上赴華旅程時,他攜帶的不僅是談判文件,更是檢驗美國能否超越“美國優(yōu)先”思維的行動證明。
金融的本質從來不是數(shù)字,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當舊信用體系開始動搖,新秩序已在路上。
信息來源:
中國連續(xù)3個月減持美國國債——證券時報
挑戰(zhàn)美債地位“時不我待”,城堡經濟學家力促歐洲加大聯(lián)合發(fā)債——華爾街見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