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七月,持續(xù)的高溫讓不少人感到煩躁,而對于正處于更年期的女性來說,這種不適感可能會被放大。潮熱盜汗本就頻繁,疊加酷暑帶來的悶熱;夜晚輾轉難眠,再加上白天的疲憊乏力,情緒也跟著像過山車一樣起伏——這正是更年期抑郁的夏季典型表現。如何科學應對?本文為您深入剖析。
夏季為何更易觸發(fā)更年期抑郁
從生理角度看,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會直接影響神經遞質的平衡,比如調控情緒的5-羥色胺分泌減少,這使得她們本就比普通人群更易出現情緒低落、焦慮等問題。而夏季的悶熱氣候也會進一步加劇這種情緒性變化:高溫導致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容易引發(fā)疲勞感;日照時間延長、紫外線強烈,可能打亂生物鐘,影響褪黑素分泌,加重失眠;此外,悶熱天氣下人們更傾向于減少戶外活動,社交減少又會間接放大孤獨感和負面情緒。這些原因導致更年期女性夏季更容易出現抑郁的情況。
女性更年期抑郁的典型癥狀
患者常出現情緒低落、易怒、興趣喪失、自我否定等癥狀;伴隨潮熱盜汗、失眠、食欲紊亂等軀體不適;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認知障礙;以及社交回避、行動遲緩等行為改變。部分患者以反復頭痛、胃腸不適等“隱匿性癥狀”就診,無明確器質性病變,需結合心理評估確診。識別這些信號有助于及時干預,避免病情加重。
夏季出現更年期抑郁,科學應對是關鍵
首先,要做好基礎調節(jié)。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飲食上少辛辣、少生冷,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粗糧和深海魚,幫助穩(wěn)定神經;傍晚氣溫稍低時,適當進行快走、瑜伽等輕度運動,既能改善睡眠,又能促進內啡肽分泌,緩解低落情緒。
其次,要主動疏導情緒。多和家人朋友溝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培養(yǎng)一項興趣愛好,比如養(yǎng)花、練字、跳廣場舞,讓注意力從負面情緒中轉移出來;如果情緒持續(xù)低落超過兩周,別硬扛,及時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必要時進行專業(yè)心理干預。
在醫(yī)學干預方面,藥物治療是抑郁癥最常見的治療方式,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SSRI) 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一類抗抑郁藥,通過調節(jié)神經遞質水平緩解癥狀,但長期服用可能會引起惡心、腹瀉、頭痛等副作用。
近年來,中醫(yī)藥在治療抑郁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如在絡病理論指導下研發(fā)的創(chuàng)新藥物解郁除煩膠囊,具有化痰解郁,清熱除煩的功效,不僅可以調節(jié)抑郁癥患者的抑郁情緒,對于患者常常伴發(fā)的焦慮情緒、睡眠障礙、頭暈頭痛、口干、便秘等周身不適均有改善作用,且純中藥成分,安全無依賴性。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的一個自然階段,無需恐懼,但也不應忽視。家人和社會要多一份理解和關注,更年期女性自身也要學會接納變化,主動采取科學的方法呵護身心。愿這個夏天,每一位更年期女性都能少一些煩躁,多一份從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