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工廠東門,往左轉,再折向右邊,是一排鋪子,有士多店、理發(fā)店、服裝店,再過去,是一個小公園,水面上立著幾個亭子,左轉進一個巷子,往前走一段,看到一個祠堂,那便是南柵社區(qū)的圖書館。十多年前,我經常走這條路。
那時候我在東莞虎門南柵社區(qū)的利高文具廠打工,有一兩年時間,一周里面我總有五天去那家圖書館。晚上七點吃完飯出門,看到九點回來。這個時間段,工友都在加班,唯獨我不用去——工程部副主管知道我在參加自考,特許我不用加班。這么一來,我也不好意思去玩,那也太不象話了。
一天的學習是這樣安排的:先花十分鐘復習昨天看過的內容,剩下的時間看五十頁課本,不多看,也不少看,看完收工。晚上躺上床,再回想一下今天學過的內容。第二天復習十分鐘,這五十頁就算翻過去了。
這種方法效率極高,我報考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一共十門課,自考一年考兩次,一次最多報考四門,我一年就過了八門。剩下兩門,因為報考科目的限制,不得不分成兩次考,最后花了兩年時間拿到文憑。
現在想來,我還是有點得意的。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拿到了一個大專文憑(實際上,此后十多年,除了去一家書店應聘店員用到這張文憑,換其他工作幾乎不起任何作用),也不是證明我不笨,而是我發(fā)現我可以把握自己:一周去五天,我就去了;每次看五十頁書,我就看了;要拿到一張文憑,我就拿到了。這和凱撒說“我來了,我看見了,我征服了”差相仿佛,大人物征服世界,小人物戰(zhàn)勝自己,帶給內心的滿足感,我看也差不多。
不太記得清楚是怎么發(fā)現那家圖書館的。大概有一天,看到有人從一條小巷子出來,手上拿著幾本書。我疑心里面可能有書店,走了一段距離,卻沒有,再往前走,看見一家祠堂,走近一看,還掛著一塊牌子,寫著“南柵社區(qū)圖書館”字樣。這確實是個大驚喜。
進去是一個院子,上臺階,右邊是借書服務臺,左邊擺了幾排書架。書并不多,好書更少。但環(huán)境很好,很安靜。
雖說好書不多,但是總是有的,羅志田先生的《胡適傳——再造文明之夢》便是其中一本。后來,我一直說,這是影響我一生最大的一本書。二十年前,我在天涯發(fā)過一篇懷念胡適之先生的帖子,提到這段經歷,不想重復寫,摘錄如下。
我在走廊上看到晚上十二點(開燈會影響工友睡覺),告訴自己該休息了,明天還要上班(那時候一天要上十一個小時)。可是躺在床上,怎么都無法入眠。于是又走出門,繼續(xù)在昏黃的燈光下看下去。
我一直堅持一些價值,不愿意放棄,但是找不到多少支撐的力量??吹缴磉叾嗌偃俗呦蚣兇獾奈镔|的追求,無須酒后,也可以看到背后的空虛??赐辍逗m傳》后,我才知道原來對于這個社會,除了馬克思主義,還有別的思想可以解釋,也許更加合理,也許沒有那么危險。王怡說他在大一接觸到自由主義,然后覺得一切都有了回報,而我卻有種要哭的感覺——原來自己一直被重重包圍,處在一張鋪天蓋地的愚民網絡當中。后來我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說,自己已經二十幾歲了,才明白一些簡單的道理,想起來真的很悲哀。
適之先生讓我慢慢的平靜下來,讓我明白世界的改變需要漸進。不再絕望,也不能說更有信心,但是平靜下來了。
此后我大概每個月都會去一趟廣州或深圳買書——東莞沒有像樣的書店——記得有一次,挑了一堆書,到收銀臺才發(fā)現留的錢不夠回去的車費,趕緊放了兩本回去。買回來,便去圖書館看,那里安靜。參加自考之后,去的時候就更多了。去的多了,和圖書管理員也熟悉了。
記得有一個年輕妹子,還有一個應該結婚了,都長得挺好看。不過幾乎沒跟她們說過話,她們是本地人,說粵語,我在廣東呆了五六年,一直沒學會,只會幾句簡單罵人的話,不方便拿出來搭訕。
我經常會看到圖書館關門才走,有次看到管理員關門關得很吃力——是那種祠堂的大木門——回來的路上想想不對勁,我應該幫忙才是,于是此后我總是幫一把。還是不說話,但是彼此開始笑一笑了,算是打招呼。有時候她們臨時要出門,便找我?guī)兔粗幌隆_@種信任讓我很溫暖?,F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很溫暖。
還有一種情緒,是平靜。從圖書館往回走的路上,我的心情總是很平靜。
很多時候,我很煩躁,回想起來,感覺那時候天氣總是很悶熱,天都是昏黃的。我們這些打工的,最煩悶的還不是掙錢少,而是看不到未來。生活中沒有希望,這樣打工,能打到什么時候呢?就這樣一直打下去嗎?我后來看曹禺的《日出》,陳白露說:“太陽出來了,黑暗留在后面,但太陽不是屬于我們的,我們要睡覺了?!蹦菚r候,我們上夜班,有一天下班,我忽然想到,我們就是這樣的啊。
我們吃最差的東西,晚上十二點,就是一大桶米粉,一人一碗,連油水都沒有。我們穿最差的衣服,我最喜歡穿的,是我們的工裝,至少比地攤上那些花里胡哨但質量低劣的衣服好。我們用最差的東西,冬天我買了一床被子,黑心棉做的,蓋了沒多久,棉花全縮到四個角上,中間就是兩層薄布,好幾次把我凍醒過來。這都沒關系,只要有希望,但是沒有。
只有去看書,才會消散我的煩悶。我不知道我看那些東西有什么用,但我知道那天我沒有虛度。
從圖書館出來,天已經黑了,路邊有燈,巷子里很安靜,我懷里抱著書,慢慢往回走。走到小公園,亭子里坐這幾對情侶,竊竊私語。路過那排鋪子,人聲開始嘈雜起來,路上都是人,熱氣騰騰。我走回工廠,洗衣服、看電視、打球、逛街,一覺醒來,繼續(xù)上班,我回到自己庸常的生活,這生活不再那么難熬。
PS:前幾天寫了兩篇關于自考的文章,談及舊文《去圖書館的路上》,這兩天終于找到原稿重新發(fā)一遍。配圖是2020年重回南柵拍攝,工廠倒閉了,圖書館也沒了,又變成了祠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