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社會,不少人陷入了“明明讀了很多書,道理懂了很多,卻過不好一生”的困境。因此,人們需要時常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驗證,確保自己的學習內(nèi)容和方法是否正確、了解自己的學習是否給自己的智慧增長和能力提升帶來實質(zhì)性的幫助。
智慧的增長可用痛苦的減少來精確衡量。
尼采的這句話可為人們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和智慧增長帶來深刻的啟示:
一、學習若已轉(zhuǎn)化為智慧與能力,可減少 “外在痛苦”
知識可以被傳授,但智慧不能被傳授。真正的學習遠不僅只是知識的積累,更為重要的是要通過深度思考和實際應用,將知識轉(zhuǎn)化為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智慧。
這種能力能有效預測風險、規(guī)避陷阱、優(yōu)化決策,從而減少因認知不足、失誤或低效帶來的現(xiàn)實挫折與損失,通過減少 “外在痛苦”,從而實現(xiàn)“痛苦的減少”。
這類外在痛苦源于 “認知局限” 或 “能力不足”、源于 “學習的未完成”,知識未轉(zhuǎn)化為對世界的理解、對自我的認知、對行動的校準。
不少人的學習缺乏實用性和聚焦性,與自身的實際需求脫節(jié)。如果學習的內(nèi)容與創(chuàng)造價值的核心目標無關,即便投入大量時間,也只是 “無效積累”。
學習應與自己的實際需求緊密結合,以解決實際問題、提升自我發(fā)展能力為導向。檢驗學習有效性的硬指標之一,就是看它是否讓你在生活中少走彎路、少碰壁、少承受本可避免的損失和麻煩。
二、智慧提升后,便能理解與消化痛苦,接納和減少 “內(nèi)在痛苦”
尼采認為,智慧(尤其是哲學性的智慧)即使不能消除外在痛苦,但能改變?nèi)藗兣c痛苦的關系。它讓人們通過理解痛苦的本質(zhì)與必然性、賦予痛苦意義、接納而非抗拒、轉(zhuǎn)化或升華痛苦等方式,減少痛苦,或接納并將痛苦轉(zhuǎn)化為成長的契機。
此時,學習的價值在于通過智慧的增長,改變對這類痛苦的 “內(nèi)在反應”,從 “被痛苦撕裂” 轉(zhuǎn)為 “與痛苦共生”,這是檢驗學習是否觸及 “生命本質(zhì)” 的深層標準、檢驗著學習是否讓你更 “通透”—— 即對生命的本質(zhì)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被表象的痛苦和二元對立思維綁架。
例如,普通人往往畏懼或逃避痛苦和煩惱,心隨境轉(zhuǎn)。而內(nèi)心強大的人或開悟者則直面痛苦和煩惱,將它們轉(zhuǎn)化為成長和精神修煉的契機,境隨心轉(zhuǎn)。
真正的學習成果,應體現(xiàn)為 “雙重的痛苦減少”:
在行動層面: 人們因更明智、更有能力而少犯錯、少碰壁、少損失(減少因“能力不足”而帶來的痛苦)。
在心智層面: 人們因更通透、更堅韌而不怕痛、不怨命、能從痛苦中激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力量(減少因“心力弱”或“覺知迷”所帶來的痛苦)。
尼采這句話提醒人們:學習的終極目標,不是為了囤積知識,而是能知行合一、成為能駕馭生命風浪、在苦難中依然能綻放力量和超越自我的“超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