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哀牢山發(fā)現(xiàn)7株冥界之花的新聞,好奇之心油然而生,冥界之花是個啥?翻閱了眾多資料后,講講這個冥界之花的“神秘之處“。
先打個預防針,今天聊的“冥界之花”,不是網(wǎng)游道具,也不是盜墓機關,而是一種真實存在、卻被人類腦洞一路開到地府去的小白花。它的大名你可能聽過—水晶蘭、夢蘭花、幽靈草,反正怎么玄乎怎么來。下面我就用大白話,帶你把這朵花的神秘外衣層層扒掉,看它到底好看在哪兒。
1 長在墳頭+全株煞白=“冥界公務員”?
先說長相。這家伙最愛蹲的地方就是陰冷潮濕、落葉堆到腳踝的深山老林。全株沒葉綠素,一身慘白,連根莖都像泡了漂白水。遠遠一看,確實像給地上長出的喪禮白蠟燭。
在古人看來,這花長在墳頭,顏色又是披麻戴孝專用色,于是乎直接發(fā)配“冥界”—“冥界之花”的外號就這么草率的誕生了。其實就是人類把對死亡的恐懼,順手貼在了花上。
2 別名“夢蘭花”:一秒切換小清新
同一個東西,換個地名立刻變網(wǎng)文女主。在有些山區(qū),它又叫“夢蘭花”。此花開花時半透明,風一吹就顫,像隨時會碎的夢。于是人們從“死亡”跳轉到“人生如夢”頻道—你看,人類雙標起來連植物都不放過。
3 民間傳說大型二創(chuàng)現(xiàn)場
(1) 地府副本導航版:“黑白無常下班打卡,手里拿的就是它,給新鬼當路燈?!薄儗偕絽^(qū)老爹酒后段子。
(2) 亡魂托夢虐心版:“白花是沒能投胎的小可憐變的,誰摘誰替它守夜。”—于是衍生出“摘花要用紅布包手”的禁忌,聽著邪乎,其實就是古人勸你別手欠。
總之一句話:所有傳說都是人類在解釋“怕死”這件大事時的腦洞補丁。
4 文學藝術家的靈感提款機
詩人最愛拿它寫孤獨—“林間白影,不飲天光”,八個字里又是寂寞又是仙氣,其實翻譯過來就是“老子在深山里蹲得都快長蘑菇了”。
插畫師更直接:枯木+月光+白花=氛圍感大片。甭管科學不科學,點贊量是真的高。
5 科學時間:它就是個“吃軟飯”的植物
我們嚴肅點,從科學的角度看,水晶蘭沒有葉綠素,不能光合作用,靠根上長出的真菌偷營養(yǎng)—本質就是植物界的“啃老族”。跟冥界沒有半毛錢關系,倒跟蘑菇是親上加親。
所以,別真把它當彼岸花 2.0,這貨連毒都沒有,最多就是有點“社恐”,你一碰它就蔫,純屬應激反應。
6 彩蛋:人類為啥偏愛和死亡掛鉤的花?
答案很簡單:我們怕死,卻又忍不住想聊死。
于是選一朵長相“喪葬風”的花,把說不出口的恐懼、思念、哲學統(tǒng)統(tǒng)往里塞。塞得多了,這花就成了文化收納箱,越傳越神。
7 游玩指南:如何正確“打卡”冥界之花
(1)地點:云南、四川、浙江海拔 800 米以上的潮濕林子,手機信號幾乎沒有。
(2)時間:每年 6-9 月,下過雨最容易撞見。
(3)規(guī)矩:?遠觀即可,別手欠去挖,它離開共生真菌分分鐘狗帶; 拍照別開閃光燈,它會“臉盲”——直接原地萎給你看。
(4)彩蛋濾鏡:把照片調成冷色調、加月光、配一句“人生如夢”,朋友圈文藝值瞬間,別忘了加上10086哈。
最后一句話總結:
冥界之花壓根不嚇人,它只是人類給自己加戲的道具。下次真遇見了,別急著跑,先拍張照—畢竟,這可是連地府都蹭不上的小眾網(wǎng)紅打卡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