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個網(wǎng)友發(fā)私信,他說自己是鄉(xiāng)鎮(zhèn)上的一個普通公務員,領導告訴他縣委組織部要借調(diào)人,單位想讓他去,但他家里老人病重,實在走不開,他不得不婉拒。
網(wǎng)友想知道,拒絕組織部借調(diào),以后還有機會提拔嗎?
其實,這有點多慮了。
組織部借調(diào)干部,想去的人多的是,他不去沒人會當回事。再說,也不要過于看重組織部門這次借調(diào)的機會,借調(diào)本身不等于提拔。 組織部門調(diào)你去幫忙,是讓你去幫忙干活,只不過也可以借此增加人脈,接觸新領域、學習新方法、開闊視野。但這和最終提拔,是兩碼事。
這就像單位派你去參加一個重要培訓,培訓本身很寶貴,但培訓完了是不是立刻升職?不一定。關鍵還得看培訓回來,你干得怎么樣,是不是真長了本事。
其次,組織上選人用人,最終看的是“德才兼?zhèn)洹薄?/strong>簡單說,就是既要靠得住,又能干成事。你在本單位踏踏實實,把負責的那一攤工作干得有聲有色,遇到困難能頂上去,同事們認可,領導也看在眼里,這些都是實打?qū)嵉摹安拧?。這次因為家里實在困難走不開,體現(xiàn)了你的家庭責任感,這恰恰是“德”的表現(xiàn)。組織上選拔干部,眼光是長遠的,不會因為你錯過一次借調(diào),就否定你一貫的品行和能力。你想想,領導們最看重什么?是那些關鍵時刻能扛事、日常工作中能出活、為人處事靠得住的干部。這些品質(zhì),在你本職崗位上,同樣可以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拒絕借調(diào),不等于關上了進步的大門,關鍵在于你怎么“拒”,以及拒絕之后怎么做。
怎么“拒”有講究。不能一拍桌子就說“我不去”。要主動找領導,坦誠說明家里的實際困難,表達對組織信任的感謝,也流露出對這次機會的珍惜和遺憾。讓領導理解,你不是不愿意進步,而是眼前確有難處。態(tài)度誠懇,溝通到位,領導一般都能理解。
拒絕之后怎么做更重要。不能因為心里有疙瘩就泄了氣。相反,更要打起精神,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出色。借調(diào)機會錯過了,但本職崗位就是你施展才華、證明價值的最好舞臺。把眼前的項目干出彩,把分內(nèi)的任務完成得更漂亮,主動承擔一些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這些實實在在的業(yè)績,才是你將來進步最硬的底氣。金子在哪里都會發(fā)光,在本職崗位上做出突出貢獻,光芒一樣耀眼。
所以,一次拒絕,真的不必看作是職業(yè)生涯的“致命傷”。組織的眼光是雪亮的,它最終看的,是你長期的表現(xiàn)、一貫的作風和真正的貢獻。與其為一個借調(diào)機會患得患失,不如靜下心來,把腳下的路走穩(wěn)走實。
練好內(nèi)功是根本。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提升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本事硬了,走到哪兒都立得住。
干出實績是王道。無論你在哪個崗位,把工作做出色,做出亮點,做出不可替代的價值。實實在在的成績單,勝過千言萬語。
展現(xiàn)擔當是關鍵。 遇到急難險重的任務,能主動站出來,頂上去,把事辦好。這樣的干部,哪個領導不需要、不欣賞?
機會永遠垂青有準備的人,更垂青那些在本職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的人。拒絕一次借調(diào),可能錯過了一處風景,但只要你方向明確,腳步不停,持續(xù)在屬于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結出碩果,屬于你的那份收獲,終會到來。因為組織最終需要的,永遠是那些能扛事、能成事、靠得住的實干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