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耗費巨資打造的“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曾經承載著皇家海軍重振雄風的夢想,試圖讓“日不落帝國”的榮光在海上再現??扇缃?,這兩艘巨艦卻頻頻故障,維修費用高得離譜,成了財政的沉重包袱。
巨艦啟航,雄心勃勃
2000年代初,英國皇家海軍決定建造兩艘6.5萬噸級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試圖重塑其在全球海軍中的地位。
當時,英國正沉浸在恢復海上霸權的雄心中,2003年,伊麗莎白二世正式批準命名“伊麗莎白女王”號與“威爾士親王”號,項目總造價約80億美元。2007年,合約簽署,建造工作緊鑼密鼓展開,樸茨茅斯和羅塞斯造船廠成為項目核心,多個船廠分工協作,52個總段陸續(xù)運往總裝地。
可這時候,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英國經濟遭遇重創(chuàng),倫敦街頭抗議聲此起彼伏,民眾質疑政府為何在財政吃緊時仍大手筆投入軍事。議會內部爭論激烈,有人提議砍掉一艘航母,甚至兩艘全取消。2010年,新上臺的卡梅倫政府頂住壓力,決定繼續(xù)雙航母計劃,試圖通過航母展示國力,與美國、法國等國的海軍抗衡。
張召忠作為中國軍事評論家,彼時已在國內電視節(jié)目中嶄露頭角。他以海軍情報背景為基礎,分析英國航母項目的風險,指出其高昂成本可能拖累經濟,技術選擇也存在短板。他的評論通俗易懂,常常引發(fā)觀眾熱議,為英國航母的命運埋下伏筆。國際軍事格局中,航母作為大國實力的象征,英國的雄心看似合理,卻在經濟和技術上埋下隱患。
預算超支,故障頻發(fā)
2009年,“伊麗莎白女王”號開工,2011年,“威爾士親王”號緊隨其后。建造過程中,英國為節(jié)約成本,放棄核動力,選用燃氣輪機和全電推進系統(tǒng),雙艦島設計雖提升了航行穩(wěn)定性,卻增加了技術復雜性。
2014年7月4日,“伊麗莎白女王”號下水,伊麗莎白二世親自擲瓶,香檳四濺,軍樂聲響徹碼頭,媒體爭相報道這歷史性一刻。預算從最初的50億英鎊飆升至80億,工期一拖再拖,公眾的不滿情緒逐漸發(fā)酵。
2017年,“伊麗莎白女王”號服役,2019年,“威爾士親王”號也交付海軍。服役儀式上,艦員身著白色制服列隊,國旗迎風飄揚,英國官員宣稱這標志著“雙航母時代”的到來??珊镁安婚L,服役后問題接踵而至。
2020年,“伊麗莎白女王”號在英吉利海峽測試航行時,推進系統(tǒng)突發(fā)故障,艦體停滯,海面風平浪靜,維修團隊卻忙得不可開交,耗資數百萬英鎊才恢復運行。
“威爾士親王”號也好不到哪去。2020年5月,??吭跇愦拿┧管姼鄣脑撆灠l(fā)生水管破裂,生活艙天花板漏水,艦員緊急隔離管線,清理積水。
同年12月,另一起更嚴重的漏水事故發(fā)生,動力艙積水深達1米,電子設備受損,維修耗時近半年,費用高達數千萬英鎊。2022年8月,該艦在前往美加英聯合軍演途中,右舷螺旋槳軸斷裂,左舷螺旋槳也發(fā)現安裝偏差,搶修耗時半年以上,英國媒體戲稱其為“碼頭??汀?。
張召忠在2019年的一檔節(jié)目中,曾手持航母模型,分析英國航母的短距起飛與垂直降落設計。他指出,這種設計雖節(jié)省了彈射器成本,但限制了艦載機的性能和數量,F-35B戰(zhàn)機的采購也因預算不足遲遲不到位。
實際服役中,兩艘航母的艦載機數量遠低于預期,最多時僅搭載20余架F-35B和少量直升機,作戰(zhàn)能力更接近兩棲攻擊艦,而非真正的大型航母。
英國海軍的窘境還不止于此。航母的“帶刀護衛(wèi)”體系薄弱,2022年,“威爾士親王”號執(zhí)行任務時,竟需美國和其他盟友的戰(zhàn)艦、戰(zhàn)機來補齊編隊。唯一一艘綜合補給艦“維多利亞堡”號已服役30年,接近退役年限,燃料、彈藥補給捉襟見肘。
2023年,英國政府內部傳出可能出售“威爾士親王”號的消息,議會爭論激烈,海軍發(fā)言人雖公開否認,但公眾對航母項目的信心早已動搖。
張召忠的預測在網絡上引發(fā)熱議。國內社交平臺上,網友貼出英國航母拋錨的照片,配文“張將軍神了”。一則短視頻火遍網絡,博主將英國航母的故障畫面與張召忠當年的評論剪輯在一起,彈幕刷屏“太準了”。英國媒體也不得不承認,航母的高維護成本與頻繁故障,讓皇家海軍的雄心大打折扣。
2024年,“伊麗莎白女王”號計劃參加北約“堅定捍衛(wèi)者2024”演習,卻在啟程前發(fā)現嚴重機械故障,臨時由“威爾士親王”號頂替。演習中,航母編隊雖包括多國艦艇,但英國自身的護航艦出勤率低,暴露了海軍整體實力的不足。
2025年,“威爾士親王”號部署至印太地區(qū),??啃录悠聻I海灣游輪中心碼頭,試圖展示英國的全球影響力??珊叫型局校患蹻-35B因液壓故障緊急降落在印度機場,英國方面拒絕將其移入機庫,飛機暴露在露天停機坪,引發(fā)外界對技術可靠性的質疑。
財政重壓,霸權難續(xù)
2025年,英國航母的困境愈發(fā)明顯。兩艘航母的維護費用每年高達數億英鎊,維修團隊在樸茨茅斯軍港晝夜忙碌,工具箱堆滿碼頭,艦體檢查從未停歇。
F-35B艦載機數量不足,訓練計劃因預算限制一再縮水,作戰(zhàn)能力遠未達到設計目標。2023年,議會曾討論出售“威爾士親王”號,官員們圍繞預算文件爭吵不休,海軍高層雖強調航母的戰(zhàn)略價值,但財政壓力讓更多老舊軍艦面臨退役。
張召忠的預測在全球范圍內持續(xù)發(fā)酵。國內軍事論壇上,網友分享航母故障的視頻,評論區(qū)熱議英國海軍的現狀。2025年初,一場國際軍事會議上,屏幕播放英國航母的新聞畫面,主持人提及張召忠的分析,臺下掌聲不斷。社交媒體上,軍事愛好者將航母的窘境與張召忠的評論并列,感嘆其預見性。
英國航母雖偶爾參與外交任務,如2025年“威爾士親王”號的印太部署,但在實戰(zhàn)能力上始終受限。2021年,“伊麗莎白女王”號首次遠航南海,試圖展示力量,卻因護航艦不足和后勤問題備受詬病。2025年的印太部署雖規(guī)模更大,但故障頻發(fā)和艦載機短缺,讓其更多是象征性存在,難以重振英國的海上霸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