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貓叔兒,用最硬的邏輯,帶你看透歷史真相【上方點擊關(guān)注】
提到信陵君竊符救趙,大多數(shù)人腦海里,立刻浮現(xiàn)一個俠肝義膽、為國不惜竊國器、殺大將的熱血青年。
可,真實的歷史真是這樣嗎?
今天,咱們就看看這樁被歌頌兩千年的“義舉”,背后藏著多少老狐貍們的權(quán)謀算計!
真相,遠(yuǎn)比演義更殘酷,也更精彩!
魏國的騎墻藝術(shù)
公元前260年,長平戰(zhàn)場,四十萬趙軍被白起包了餃子。
消息傳到大梁,魏安釐王和他手下那幫老謀深算的卿大夫們,估計嘴都要笑歪了。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亙古不變的道理!
魏國西邊是虎狼之秦,東邊是世仇韓、趙。
秦國摁著趙國往死里揍,這不就是魏國夢寐以求的局面嗎?
秦國流血流汗,趙國斷筋折骨,魏國關(guān)起門來數(shù)錢、練兵、看戲!美滋滋!
所以,當(dāng)趙國派平都君來求援,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唇亡齒寒”時,魏王眼皮都沒抬一下:“秦魏睦鄰友好,合作共贏,豈能背盟?” (此時秦魏為同盟狀態(tài))
其實,魏王的心里話是:“打!給我往死里打!最好把趙國打殘,把秦國也耗干!”
這算盤珠子,都快崩到趙國使者臉上了。
長平打完,秦國沒休整,大將王龁帶著疲憊之師又把趙國都城邯鄲圍了個水泄不通。
這一圍,就是一年半!
打仗打的是什么?是錢!是糧!是人命!秦軍再猛,也架不住這么熬。
這時候,魏國的態(tài)度開始變得曖昧了。
一方面,平原君夫人(信陵君姐姐)的信像雪花一樣飛進(jìn)魏庭,哭著喊著救命。
魏王也做足了姿態(tài):派!必須派!
于是,魏王心腹大將晉鄙,領(lǐng)著十萬精兵,浩浩蕩蕩開拔了!目的地鄴城,離邯鄲,就幾十里地!
并且,魏軍煞有介事地在鄴城修工事,挖壕溝,擺出一副要跟秦軍死磕的架勢。
可秦國使者一句話就讓魏王“慫”了:“敢救趙?我拔了邯鄲下一個就滅你魏國!”
魏王立刻“從心”,命令晉鄙:“停!就地待命!觀望!觀望懂不懂?”
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這七個字,把魏王首鼠兩端、投機取巧的嘴臉刻畫得淋漓盡致。
所以說,國際政治哪有什么真情實意?只有永恒的利益算計!
魏國試探秦趙的“煙霧彈”
光看戲不摻和,那就不是魏國的風(fēng)格。
魏王又派了個叫辛垣衍的“客將軍”,偷偷摸摸溜進(jìn)邯鄲,找到平原君和趙王,說了番“石破天驚”的話:
“秦王死磕邯鄲,不是圖你這破地方!他是想當(dāng)皇帝??!面子!懂不懂?你們趙國只要低個頭,尊秦王為帝,他面子有了,立馬退兵!多劃算!”
聽聽,這話聽著像人話嗎?
秦國死磕一年半,死傷無數(shù),就為個虛名?鬼才信這樣的說辭!
辛垣衍這話,要么是魏國高層腦子進(jìn)水,要么就是故意放的“煙霧彈”!
果然,齊國游士魯仲連一頓嘴炮輸出,把辛垣衍說得啞口無言,連說“不敢再提帝秦”。
更吊詭的是,秦將王龁聽說辛垣衍改口了,竟然退軍五十里!
很顯然,王龁的退兵,不是怕魯仲連的大道理,是嗅到了魏國態(tài)度轉(zhuǎn)變的危險信號!
國家博弈,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是刀光劍影!
事情變得焦灼了,一方面,秦軍久攻不下,疲態(tài)盡顯。
楚國被平原君和“持劍上殿”的毛遂忽悠著答應(yīng)出兵。
面對秦軍,趙國還在死扛。
魏國知道,收割的時候到了!
再不出手,桃子就被楚國摘走了!
但問題來了:秦魏此時是白紙黑字的盟友啊!
晉鄙的大軍就在鄴城,離秦軍近在咫尺。
如果魏國官方下令讓晉鄙去打秦軍,這是什么行為?
這是背后捅盟友刀子!是國際社會最不齒的“背刺”!
以后誰還敢跟魏國結(jié)盟?信譽就徹底崩了!
怎么辦?得找個“背鍋俠”!得演一出“迫不得已”!
竊符殺將:魏國的“甩鍋”大戲
于是,史上最著名的“竊符救趙”劇本即將上演了。
戲臺子搭好了,該主角登場了!
信陵君通過魏王寵妃如姬,偷出調(diào)兵的虎符。
如姬為什么愿意幫魏無忌?是報私仇?還是被愛情沖昏頭?
最大的可能,還是得到了魏王某種默許。
信陵君拿著虎符到鄴城,要接管晉鄙的十萬大軍。
老將晉鄙不是傻子,一看這架勢不合規(guī)矩,懷疑有詐。
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
晉鄙的猶豫,可能斷送了魏國精心設(shè)計的“甩鍋”計劃!
千鈞一發(fā)之際,信陵君門客朱亥,一記四十斤大鐵椎,當(dāng)場送老將軍歸西!
信陵君接管軍隊,精選八萬精兵,直撲邯鄲。
基本同時,楚國的援軍也到了。
內(nèi)外夾擊下,早已是強弩之末的秦軍大敗虧輸,邯鄲之圍遂解!
為什么說這是國家級仙人跳
魏國的目的從始至終就是想削弱秦趙,自己得利。
救趙符合其根本利益,絕非只因信陵君有個姐姐在趙國當(dāng)人質(zhì)!
魏王的布局很深,十萬大軍早早就位鄴城,修工事對峙,這就是提前做好了隨時翻臉的物理準(zhǔn)備。
辛垣衍入邯鄲放煙霧彈,是在試探秦趙底線。
坐視信陵君“竊符”,甚至可能默許如姬行動,就是在準(zhǔn)備道德和出兵借口。
晉鄙,一個位高權(quán)重、可能不太聽話的老將,成了這場政治大戲必須的犧牲品。
他的死,完美地將“國家背盟”的污點,轉(zhuǎn)化為“信陵君個人為義沖動,魏王痛失大將也是受害者”的悲情故事。
魏王的眼淚,怕是鱷魚的眼淚!
整個事件結(jié)果:趙國得救,秦國慘敗,魏國成了最大贏家!
既削弱了秦趙,又保全了國際信譽,鍋都讓信陵君背了。
雖然,信陵君個人聲望達(dá)到頂峰,但后來負(fù)氣出走。
魏王也算一石三鳥,算無遺策!
權(quán)力的游戲里,棋子的犧牲,和棋子的榮耀,都是棋手魏王的籌碼!
信陵君救趙,固然有他的俠義與勇氣,這是他個人魅力所在。
但將一場牽動天下格局、涉及十萬大軍生死、決定一國存亡的超級軍事行動,完全歸因于一個人的“義氣”和“姻親”,那就太小看戰(zhàn)國那些在權(quán)力巔峰摸爬滾打的老狐貍們了……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點個贊得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