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這顆職場毒瘤,讓幾千萬打工人深受其害。今年上半年,全國查處的勞務派遣違法案件就有1.2萬起,18萬勞動者的權益被踐踏。這些數(shù)字背后藏著多少家庭的心酸,而且這還和國家刺激消費的方針背道而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共同富裕。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勞務派遣和外包的“十宗罪”。
第一宗罪:工資被腰斬。某制造業(yè)招標書上明明白白寫著用工單位支付每人每月6800元,可到了工人手里只剩3200元。更狠的是快遞行業(yè),網(wǎng)點給勞務公司每人每天200元派件費,中介轉手就按120元給快遞員,光這差價就吞掉了40%。
第二宗罪:空想坑崗位。原本商場保安崗按8小時只需要20.5人,勞務公司中標后改成12小時兩班倒,硬生生砍到15人。這意味著10個人的崗位被憑空吃掉,每人每天多干4小時,算下來每個月要多付出120個小時的無償勞動。
第三宗罪:透支健康換生存。身邊很多電子廠的勞務派遣工平均每周工作68個小時,比勞動法規(guī)定的上限多28個小時。衛(wèi)健委的數(shù)據(jù)顯示,他們的職業(yè)病發(fā)病率是正式員工的3.2倍,35歲以上的派遣工中,近六成患有腰椎間盤突出、慢性胃病等慢性病。
第四宗罪:工傷就想扔垃圾。很多勞務派遣工上班時受了工傷,送到醫(yī)院,用工單位說他是勞務公司的人,勞務公司說他是自愿加班。家屬要跑幾十趟才能拿到應有的賠償,甚至有的勞務公司在你受傷之后直接停發(fā)工資,連工傷認定申請表都不肯給,除非法院強制執(zhí)行。
第五宗罪:年輕人不敢成家。有00后在銀行做了5年派遣柜員,每天點鈔辦業(yè)務和正式員工一樣忙,工資卻只有4500,連公積金都是按最低標準交。相親時,對方一聽是派遣工,連第二次見面都不愿意。像他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shù),不是不想愛,而是連房租都快交不起的日子,實在不敢給別人承諾。
第六宗罪:消費市場被掏空。一個外賣小哥每天跑14個小時單,月入8000元,里面有3000元是平臺抽成和勞務公司管理費,到手只剩5000元。除去電動車租金、電池費和飯錢,每個月存不下1000塊錢。別說買衣服下館子,連孩子的奶粉錢都得精打細算。你說消費市場怎么能不萎縮呢?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放緩,其中,餐飲服裝類消費下降12%,背后正是幾千萬派遣工的消費能力被榨干。
第七宗罪:權錢交易藏腐敗。有人拿著勞務公司的回扣,對拖欠工資、強制加班的事視而不見,助長了不良風氣。去年全國查處的勞動領域貪腐案中,67%都和勞務派遣有關。
第八宗罪:產(chǎn)業(yè)升級被卡住。汽車零部件工廠為了降成本,把生產(chǎn)線上70%的工人換成派遣工,這些工人干3個月就會被換掉,根本學不會精密設備操作,結果就是產(chǎn)品合格率下降,不得不召回汽車造成更大的損失。更要命的是,派遣工參加技能培訓的比例比正式員工要低得多。當企業(yè)需要技術提升時,連能上手的工人都找不到,只能在低端市場打轉。
第九宗罪:踐踏法律尊嚴。雖然2025年新規(guī)明確要求同工同酬,但依然有人通過故意模糊社保、年假等關鍵信息,沒有給到勞務派遣工應有的福利待遇。這種行為就是不把法律放在眼里。
第十宗罪:阻礙共同富裕。某通信公司的正式員工年終獎能拿5萬,派遣工最多發(fā)2000元的購物卡。同樣在銀行柜臺,正式員工有補充醫(yī)療保險,住院能報90%,派遣工只能報60%。這種差距直接反映在生活質量上。正式員工能貸款買房,派遣工連首付都湊不齊。所以勞務派遣拉大了行業(yè)內(nèi)的收入差距,拉高了基尼系數(shù),這和共同富裕的目標完全背道而馳。
但必須說清楚,我們不是反對所有的勞務派遣,合法合規(guī)的模式其實是雙贏的。比如德國的汽車廠通過勞務派遣,讓學生邊學邊干三年就能成長為技術員。日本規(guī)定,派遣工干滿三年必須轉正,這些都值得借鑒。2015年,人社部推出的信用評級制度就很給力,把那些克扣公司、逃避責任的勞務公司列入黑名單,讓他們再也拿不到項目。
現(xiàn)在好消息越來越多。杭州某醫(yī)院是用工單位直接發(fā)工資,派遣護士的收入提高了37%。廣東把最低工資漲到2520元,還要求勞務公司必須給工人買齊五險。上海更狠,發(fā)現(xiàn)企業(yè)違規(guī)用派遣工直接扣減稅收優(yōu)惠。這些改變都在告訴我們,只要大家一起發(fā)聲,公平就不會缺席。所以勞務公司別總想著壓榨工人省錢,員工有干勁兒,企業(yè)才能走遠。我相信遲早有一天,每一個打工人都能挺直腰桿賺錢,公平正義會像陽光一樣,照進每個車間、每個崗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